- 相關(guān)推薦
囫圇吞棗的意思
成語是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結(jié)構(gòu)緊密,一般不能任意變動詞序,抽換或增減其中的成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囫圇吞棗的意思相關(guān)內(nèi)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囫圇吞棗:把棗整個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對事物不加分析思考,不思考仔細(xì),籠統(tǒng)的接受。
基本信息
【詞目】囫圇吞棗
【拼音】hú lún tūn zǎo
【出處】宋代的朱熹《答許順之書》:“今動不動便先說個本末精初無二致,正是鶻侖(囫圇)吞棗!
【解釋】不多咀嚼,把棗子整個吞下去。比喻對只是不理解,不加分析籠統(tǒng)接受。囫圇:整個兒。
【用法】:作謂語、賓語、狀語;形容讀書不認(rèn)真
【近義詞】不求甚解、生吞活剝、走馬觀花
【反義詞】含英咀華、細(xì)嚼慢咽、融會貫通
【同韻詞】闔門卻掃、兔子不吃窩邊草、針頭線腦
成語典故
。1)
相傳,古時候有個老先生,身邊教了很多學(xué)生。一天課余時間,學(xué)生們拿出新鮮的梨子和大棗吃了起來。
這時,先生家里來了一位客人。這位客人是個醫(yī)生。他看到學(xué)生們都在不停地吃著梨子和大棗,就勸他們說:“雖然梨子有益于牙齒,但吃多了卻會傷脾;大棗是有益于脾,可是吃多了就會損壞牙齒。”聽了這位客人的話,一個愚鈍的學(xué)生想了很久才說:“那我吃梨的時候光嚼不咽下去,這樣就不能傷我的脾了;吃棗就整個兒吞下去而不嚼,也就傷不了我的牙齒了!笨腿苏f:“唉,真沒辦法,你整個兒一個囫圇吞棗呀!”
。2)
從前有個人看書的時候,總會把書中文章大聲念出來,可是他從來不動腦筋想一想書中的道理,還自以為看了很多書,懂得許多道理。
有一天,他參加朋友的聚會,大家邊吃邊聊,其中有一位客人感慨地說:“這世上很少有兩全其美的事,就拿吃水果來說,梨對牙齒很好,但是吃了傷胃;棗子能健胃,可惜吃多了會傷牙齒!贝蠹叶加X得很有道理。
這個人為了表現(xiàn)自己的聰明,就接下去說:“這很簡單嘛!吃梨子時不要吃進(jìn)果肉,就不會傷胃;吃棗子時用吞的,就不會傷牙啦!”這時桌上正好有一盤棗子,他便拿起棗子打算直接吞下去。大家怕他噎到,連忙勸他說:“千萬別吞,卡在喉嚨多危險呀!”同學(xué)們,如果讀書也像這樣囫圇吞棗下去,不用頭腦,肯定學(xué)不到東西。
于是,人們就以“囫圇吞棗”來比喻學(xué)習(xí)的時候,沒有經(jīng)過思考就直接接受。
【囫圇吞棗的意思】相關(guān)文章:
心曠神怡的意思11-07
精益求精的意思11-18
亡羊補(bǔ)牢的意思12-20
沐猴而冠的意思06-30
博愛的意思08-19
勤能補(bǔ)拙的意思07-21
嘆為觀止的意思02-03
嫦娥古詩的意思07-18
古詩村居的意思12-11
清明的古詩的意思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