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讀后感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漫話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漫話讀后感1
時斷時續(xù)中看完了洛克的《教育漫話》,雖然書的主題是紳士教育,但是書中主要談到的是關于體育保健、道德教育和智育,其中道德教育是《教育漫話》中最重要的內容。
他說:“一位紳士應具備的各種品性之中,我將德行放在首位,視之為最必須的品性!彼髢和诰邆浣】刁w魄的基礎上,必須有健全的精神發(fā)展,而這集中表現(xiàn)為必須具有完美的德行。洛克認為,德行是人生中最重要、最不可缺少的。雖然他關于德行的標準是為紳士量身打造的,而我們要培養(yǎng)的不是紳士,而是全面發(fā)展的四有新人,但同樣要求德智體的全面發(fā)展,這跟洛克的教育思想一脈相承。而他關于孩子教育過程中的細節(jié)描述,更是使我受益匪淺。
在如何誘導兒童學習中,洛克說:“當他到了能夠說話的時候,他就應該開始學習閱讀”。在教育中我也發(fā)現(xiàn),當我問及一些不愛讀課外書的同學家長時,經常會發(fā)現(xiàn)這些同學小時候沒怎么看過書,而那些熱愛讀書的同學,往往很早就在家長的指導幫助下看書,使他們養(yǎng)成了讀書的好習慣。所以,閱讀應該從小的時候開始。
漫話讀后感2
《教育漫話》這本書,給我印象較深的還有榜樣的作用,父母的榜樣作用,教師的榜樣作用,同伴的榜樣作用。在學習生活中,教師往往會在無形當中成為孩子學習的對象,尤其在幼兒園,幼兒的模仿學習能力較強,可塑性也較強,教師的榜樣作用也就更大了。作為未來的教育工作者,我們應當從現(xiàn)在起就不斷的自我提高,自我充實,讓自己成為一個有品德,有智慧,有修養(yǎng)的'人。凡事以身作則,這樣才能更好的起到教師的榜樣作用。在同伴交往中,家長應該正確的引導孩子與品行端正積極向上的孩子交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同伴的作用是巨大的。
洛克反對溺愛放縱孩子,他認為這是最大的教育失誤。當今社會,溺愛放縱孩子這一現(xiàn)象越來越多的存在著。被溺愛的孩子總是哭鬧著想要得到某樣東西或做某件事,小時侯是糖、玩具,長大后就要的更多了,這時候家長才對孩子的任性感到煩惱。還有許多家長對自己孩子的錯誤行為視而不見,聽之任之,一再的放縱孩子,等小錯變?yōu)榇箦e才想要糾正,但為時已晚。過分的溺愛孩子,會使得孩子任性妄為,使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有的孩子對于父母的教育完全不放在心上,甚至理直氣壯的和父母爭吵。過分的溺愛孩子,會使他們以自我為中心,進入社會后,人際關系往往比較差。
讀了《教育漫話》,使我對教育有了更深的認識、了解,我將繼續(xù)勤奮學習,為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而努力。
漫話讀后感3
一天,我在看書時,看見一則漫畫。第一幅畫,畫了一個金色的靴子獎杯,頒發(fā)給了一名紅色T恤的人;第二幅畫,畫了一個金色的手套,頒發(fā)給了一名穿藍色T恤的人;第三幅畫,畫了一個金色的哨子獎杯,頒發(fā)給了一名戴眼睛的人;第四幅畫,畫了一個金色的小狗,頒發(fā)給了一只從草底下冒出來的一只手。
第一幅畫我認為是一名出色的足球運動員,因為我看見獎杯下面有個足球的標志。
第二幅畫我認為是一名最佳守門員,因為只有守門員才能用手拿球。第三幅畫我認為是一名公正的裁判,因為只有裁判才會帶著哨子。第四幅畫我認為是?這個問題我想了好久都沒想出來,只好請教媽媽,媽媽說:“那是一個隱蔽的很好的狗仔隊員。”
看見上面一則漫畫,我得出一個結論:只有用勤奮和汗水,才能得到應用的回報。我想作為一個足球運動員是很辛苦的。每天都要練習踢球,踢到半夜三更才去睡覺,而我們作為小學生,雖然不用像足球運動員一樣,但是我們也要好好學習。
雖然,有時好,有時不好,但不要氣餒,一定要奮起直追,正如華羅庚所說:“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
漫話讀后感4
本周我讀完了陶秉珍編著的《昆蟲漫話》,這本書帶領我了解了身邊常見的蜜蜂、蟬、蝶、螳螂、螞蟻等昆蟲的特點和生活習性以及它們的奇妙才能。
讀完這本書我才明白我小瞧了這些看似弱小的昆蟲:春天在花叢中翩翩起舞的蛺蝶曾阻攔過奔馳的火車,盛夏在枝頭高歌的新蟬竟然毀滅了森林,遭人討厭的蚊子攜帶的瘧疾使強大的羅馬帝國衰亡……全球正在經歷的新冠肺炎也是由小小的蝙蝠引起的,原來看似弱小的昆蟲們竟然有如此大的破壞力。
弱小的昆蟲在才能方面也有神奇的表現(xiàn),人類的造紙術未發(fā)明之前胡蜂已應用朽木制造馬糞紙似的巢了;混凝土發(fā)明之前,泥蜂早已制造調制造巢;蜜蜂應用六角形的自然法則建造面積和材料最經濟的巢穴。
《昆蟲漫話》不僅帶我領略了神奇的昆蟲世界,更讓我感受到昆蟲和我們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息息相關,這是一本很值得閱讀的好書。
漫話讀后感5
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體”
這句話是很有遠見的。作者認為應把培養(yǎng)強健的體魄放在教育的首位,并對孩童的身體提出一些具體要求:兒童要多過戶外生活,接受空氣、日光和水的鍛煉;生活要有規(guī)律;飲食要清淡;睡眠要充分;藥物要少用,要多運動,等等。
我們老師和家長當然明白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僧斆媾R應該將孩子有限的時間用于運動還是學習時,絕大多數(shù)大人會選擇后者;叵胛铱鞓纷杂傻耐,對比我的學生們正在經歷的童年,在慶幸自身的同時也對現(xiàn)在的孩子產生深深的同情。城市的孩子在享受優(yōu)越的生活和學習條件的同時也丟失了童年最寶貴的自由。孩子們沒有足夠的時間也沒有充分的空間玩耍、鍛煉,長時間面對課本、電視、電腦讓他們忽略了大自然的存在,對生活環(huán)境的漠視。為什么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孩子視力近視?為什么中國兒童的身體素質不是在提高而是下降?孩童時期,身心的健康和知識的學習,到底孰輕孰重?
【漫話讀后感】相關文章:
鄭人買履讀后感03-24
最新讀后感03-25
大學讀后感03-25
兄弟讀后感04-12
《魔戒》讀后感04-12
《早》讀后感04-12
《青春》讀后感04-09
上甘嶺讀后感04-08
《春雪》讀后感04-08
哲學讀后感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