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育的十字路口》讀后感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育的十字路口》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育的十字路口》讀后感1
打開《教育的十字路口》,就是打開一扇教育之門,看到的是另一個視角的教育,看到的是一個獨特的心靈對教育的操守恒心。傾心的眷注中有哀傷、追逐、憤悶,而又充滿期待。峻緩而又別有機趣的文字中,娓娓道出一個個的教育故事,一絲絲的教育愁慮,一汩汩生命至愛的情流。清新透明,不假雕琢,內功深厚而張力宛然。無不令人為之動容、隨想,細細反芻而直抵心靈深處。
“我怎么會想到自己會成為一名對教育耐心而又細致的觀察者呢?然而,一旦進入其中,我卻因為生命,因為愛而得到了真正的力量!边@是作者心靈的獨白,也是本書的意味!督逃氖致房凇窞槲覀兇蜷_的正是作者細膩的教育觀察視野——他從生命的高度、從人文精神的視點,細致品評著教育的細節(jié),耐心反芻品出人性的力度,教育原始的淳樸,教育的本質就是生命的自由以及教育現(xiàn)狀的沉重。通過自己對教育愛的深深情懷,進行著百折不回的追索,而直截了當?shù)貒姲l(fā)生命的強度,厚重的思想?yún)s以輕盈的姿態(tài)站立在我們的視野里,讓人精神沖動而情感隨之潛流,在喜憂相伴中看教育、看學校、看師生;在流水落花中看制度、看資金、看環(huán)境;在文字靈性與生命強度中看內心、視經(jīng)驗、審靈魂。汩汩滔滔而出的心靈絮語,真摯、親切、深邃、深情,如同醇酒,稍一品咂便會讓人酣酣迷醉,與他同愁、同憂、同喜、同思教育的人性、人文。
在人們的貫性思維中,當一個事物處在十字路口時,便是一種艱難、一種痛苦,是一次需要小心翼翼的'關鍵的抉擇。然而有著獨特思維的張文質先生卻對十字路口有著獨特的情懷,渴望教育十字路口的到來,他生動地描述道:“新的教育創(chuàng)生于十字路口。沒有傍徨,就無須選擇,無須抉斷,甚至不需要有隨時承擔責任的勇氣。十字路口意味著多元、多樣,意味著選擇的自由。如果這個世界上存在著真的愛,那么必然就會有自由,因為愛意味著自由,一定也會帶來自由。”與其說這是對教育的思考,不如說這是對教育長期眷注后的祈盼,是對十字路口教育充滿愛與自由的熱忱渴望。這也是他作為一位人文學者的精神闡釋!笆致房谧C明了一種屬于每一個人的夢想,有差異、有機理和值得信賴與忠誠的對未來的肯定!彼褪沁@樣一個懷著這種教育夢想的人文學者,并且將這一夢想化為現(xiàn)實行動:以拍翅追逐于陽光下活躍的生命而踐履著、思考著、拍擊著,為之勞心勞力。
我們日?傇跁九c教室中忙碌,總是盯著孩子的未來而諄諄教導,忽視每日的當下生活,而使教育漸漸遠離人的生命所需,便有了“我們很多行為都可能意味著責任的缺席”。教育確實是“不要宏大的敘事,甚至也不要微言大義,只要細致的體會,只要用心地注視”。書中用心注視的大量細節(jié),總能讓我們的眼球為之吸引,可又時常汗顔難堪,甚至牽心扯肺。
本書有相當?shù)膬热菹袷亲髡呙鎸ι、面對書本、面對靈魂、面對生命的一切的晤對;像是自言自語,似同靈魂對話;又像是精神飄游時的獨語。言談之間既有流貫的文思,又有動人的性情,冷峻而又幽默的筆觸,讓人既忍俊不禁,又被淡淡的傷感侵襲。倘若你沒有聽過他的講座,沒有接觸過他的思想,你會不解地問:這哪是教育著作?分明就是個人生活札記。然而分享過他的教育主張,了解他的教育思想的人便能心神領會這教育的另一種表達。正如他文中言及的“在一個對教育沉思的人那里,這一切都具有教育的意味”!斑@一切”指的便是他所例舉的許多詞的畫面、場景、記憶,而“每一個詞都和我們的身體有關,每一個詞同樣能夠打動現(xiàn)在仍暫時擁有這些詞語的思索者”。因此我們在書中看到了大量的課堂細節(jié)、校園細節(jié)、人際交往細節(jié)、日常生活細節(jié)、動植物生命細節(jié)、作者自身的言談舉止細節(jié)、閱讀細節(jié),乃至一些詞語的細節(jié)。在這些細節(jié)的獨白自詠中給人展示了生命的脆弱、教育的沉甸,振臂吁呼人性、人文的教育實質,期待溫柔、耐心的生命化教育。這既表白了他的教育思想,又實踐他的教育主張——教育閱讀與教育寫作。他反對空泛的套話式論文,主張注入生命靈性與情感溫度的心靈手語,真實的細節(jié)與真實的情感傳達真切的教育思想。譬如:在《旅行者本身就是旅行》中,像是個人生活細節(jié)的繾綣,但是在作者打開心扉時沖出的又是“想到這一點,我免不了要把自己的成績歸功于大大小孝日復一日供我們上學的學校。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學校,這是令人肅然起敬的時刻。這是我們的疼痛,禮儀,節(jié)日”。這其實不是個人成長與教育關聯(lián)的牽扯,而是他深入教育實踐后的憂思獨訴。
閱讀《教育的十字路口》,其實就是與作者進行心靈晤對,不同于看一般的教育論文,可以心存一覽無余之念。此書需要讀者慢慢品嚼,就如同作者品嚼教育的細節(jié)一樣,回環(huán)曼妙的心語才能給你無窮的回味、深刻的反思和淡淡的揪心。
《教育的十字路口》讀后感2
一本近300頁的《教育的十字路口》擺在我的床邊已經(jīng)有三個多月了,每天臨睡前翻上幾頁早已成了一種習慣。這本隨筆式的散文集不但表達了作者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對我國現(xiàn)行教育體制的困惑、擔憂,體現(xiàn)出了他對一線教師的理解,而且也反映了作者作為一位學生父親的無奈,里面的不少文章引起我的強烈共鳴,有些文章我甚至讀了不止一次。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必需要首先弄清楚什么是教育,認清教育的本質,這樣才能明確自己的職能和職責,才會清楚地知道自己應該做些什么,不應該做些什么。
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向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教育研究報告說:教育是“保證人人享有他們?yōu)槌浞职l(fā)揮自己的才能和盡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運而需要的思想、判斷、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
教育就是反思與行動,愛撫與照料,對話與合作,引導與建構,促進與生長,教育就是互動與相互成全。以追求完整人性為目標的教育,以人性的不完整作為關注的起點,在這里,每一個人都以自己的獨特性而賦予了主體的價值,并因此成為責任的主體,主體意識的萌發(fā)恰似教育促進人的發(fā)展的基本點。
書中的這兩段話揭示了教育的本質,那么誰來進行教育呢?答案當然是——教師。教師的責任就是教育。由此我也想到了一個問題:我們,新時代的教師,應該怎樣教育學生呢?
教育,就是教書育人,教書育人,必先修身。其實就是要求我們每一個做教師的要加強自身修養(yǎng),提高自身素質。所以我首先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質,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和人才觀,要以身立教,為人師表,塑造良好的師德形象,對學生充滿愛心,對工作充滿責任心,對未來充滿信心,真正做到愛崗敬業(yè)。其次,要努力提高自己業(yè)務水平,不能滿足于已取得的學歷和掌握的知識,而應主動地進行知識的更新和“充電”,自覺拓寬知識領域,了解所教學科的`發(fā)展動態(tài)和各學科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將最新的、最實用的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學生。只有教師的素質提高了,才能全面進行素質教育,才會培養(yǎng)出高素質的人才。
在如今,教師不僅是“傳道、授業(yè)、解惑”的教學人員,還應該是“求是、求真、求新”的教學研究人員。因此,我以后一定要加強業(yè)務學習,多學習一些關于小學數(shù)學教學、二期課改及班主任工作的理論知識,記好筆記,認真寫心得體會。要認真?zhèn)湔n、上課,同時要反思自己的教學,對照新課改精神,明確不足,找準差距,爭取提高。要積極主動參加校內外的教研活動,一同探討研究如何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提高35分鐘的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選擇當教師就意味著奉獻與付出,要有充滿關愛、熱情大度的胸懷。要關注、尊重每一個學生,要相信、善待每一個學生,要用心聆聽每一個學生的心聲,要開啟每一個學生的智慧之門,而要做到這些,我就應該在以后的工作中從改善與學生的交往方式,改善與學生的對話方式,改善對學生的評價方式開始,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和諧、有安全感的教學環(huán)境,以寬容和欣賞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讓學生感到我們的班級、學校就像是一個溫馨的家,這樣學生就會喜歡你這位老師,既而喜歡上你的課,喜歡這所學校,成績也就一定會有所提高,也就必然會得到家長和學生的歡迎,從而步入一種良性發(fā)展的循環(huán)。由此可見,雖然一名普通教師的日常工作是平凡的、瑣碎的,但我們就像是一塊塊石頭,一同構筑起了中國教育這座大廈。
書中最讓我欣賞的,是作者提出了基礎教育中的10個人文關鍵詞:自主、互動、開放、質疑、活力、寬容、同情、愛、覺悟、生命。人文精神是當代基礎教育變革的價值背景和追求目標,這些名詞在教育改革實踐中被賦予了堅實、豐富、深刻的精神內涵。尊重生命,愛每一個學生,寬容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開放、互動的學習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樣我們的教育才會充滿活力。
至于本書中作者所表露的對我國現(xiàn)行教育體制的困惑,絕非是我們這種小人物所能改變的,我作為一名普通的小學教師,所能做的就是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兢兢業(yè)業(yè)地干好本職工作。當教師是一種經(jīng)驗的積累,一種不斷的成熟,一種不斷的進步。這是一筆無形的財富,我們只有在自己“打拼”的日子里才能感受得到這筆財富的不易。我們會在學生的成長中、進步中自然而然地體會到教師工作的樂趣,F(xiàn)在我國的教育事業(yè)正處在一個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的時期,正需要我們“為教育事業(yè)快速發(fā)展而努力工作”!
【《教育的十字路口》讀后感】相關文章:
《教育的十字路口》讀后感03-12
關于十字路口的說說2篇05-20
十字路口徘徊的朋友圈12-29
十字路口迷茫彷徨的傷感個性說說09-02
十字路口處的一匹馬閱讀題及參考答案07-02
《適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讀后感05-03
教育讀后感01-26
教育讀后感06-11
愛的教育讀后感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