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書筆記的寫法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需要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地作記錄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書筆記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書筆記的寫法,歡迎閱讀與收藏。
讀書筆記的寫法 篇1
《變身》講的是這樣一個故事:
阿純?yōu)榱司纫粋小女孩,右腦中槍,然后在醫(yī)學研究院的操控下,將罪犯的右腦片移植到了他的腦袋里。
蘇醒以后,罪犯的腦片漸漸擠掉了阿純自己腦片的主宰位置,開始改變和控制阿純的性格——準確地說,是開始表現出罪犯本人的性格特質:神經質、仇視社會、戀母情結、性格暴虐、對什么都不在乎。
前半段時間,懦弱的阿純因為了有了粗暴的罪犯的性格,變得像是“可以被女人依賴的男人”,而且對自己所在的工廠也提出了非常合理有效的建議,盡管這些建議沒有被那些只愿意混日子的同事接受,但那確實是值得被采納的建議。
但后半部分,善良的阿純逐漸被仇視社會的罪犯所吞噬,他開始表現出了罪犯的所有惡劣品行和特征,甚至于殘忍地肢解了鄰居家的狗,最后又殘暴地殺死了為取得研究數據的女醫(yī)生。
但整個過程中,阿純也一直在和罪犯的意識戰(zhàn)斗著,當他明白自己一直在,做讓世人無法原諒的事情時,他想要以阿純的身份和意識,離開這個世界,保存完整的阿純。最后,他靠自己短時間的自我意識,實現了自己的愿望。他死了,以阿純的意識。
《變身》這樣的“靈感一現”,其實還是奇幻的部分,和《分身》相似,以原本還沒有發(fā)生在人類社會中的.科學研究的后果,來展開想象和描述,揭示人性中惡意和善念的爭斗。
其實想想,我們每個人,盡管有幸沒有接觸這種高科技的手段,就自然生命體而論,我們的意識不也常常是混亂著的嗎?不止是善和惡的爭斗,很多時候還摻雜了其他的成分。我們不單純是善良的,其實還有很多其他。拿顏色來做比較,如果黑是惡,白是善,我們不光有白色,還有黑色,以及其他更多種五顏六色的意識存在。人是復雜的。
重要的是,正如東野圭吾在《變身》中所描述的那樣,我們得有勇氣,讓自己以善意的形式,留下自己的足跡。我們可以變形,但要變好的。
讀書筆記的寫法 篇2
讀書筆記一般分為摘錄、提綱、批注、心得幾種,格式及寫法并不艱深,心得筆記中的讀后感有點麻煩,但只要懂得論點、論據和論證這三要素的關系,就會輕松拿下,因為讀后感不過就是一種議論文而矣。我覺得以失敗告終,是因為你學而不用。很多應用文種只有在將來的工作實踐中才能具體應用,而讀書筆記屬日用文類,應即學即用。你猜:一定要說到頭懸梁錐刺骨和螢囊映雪了吧?再不就要說書山有路學海無涯的話?總不至于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吧?你很聰明,并且對書敬畏而疏遠。電視、卡-通書和流行歌已經瓜分了你的心田,可我還想為書開墾出一畝三分地兒。
讀書筆記,是指人們在閱讀書籍或文章時,遇到值得記錄的東西和自己的心得、體會,隨時隨地把它寫下來的一種文體。古人有條著名的讀書治學經驗,叫做讀書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這“手到”就是讀書筆記。讀完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后,應根據不同情況,寫好讀書筆記。常用的形式有:
1、摘要式讀書筆記
摘要式讀書筆記,是在讀書時把與自己學習、工作、研究的問題有關的語句、段落等按原文準確無誤地抄錄下來,讀書筆記大全《初中讀書筆記怎么寫》。摘錄原文后要注明出處,包括題目、作者、出版單位、出版日期,頁碼等,便于引用和核實。摘錄要有選擇,以是否有用作為摘錄的標準。摘錄式筆記可分為:
。1)索引讀書筆記
索引讀書筆記是只記錄文章的題目、出處的筆記。如書刊篇目名、編著者、出版年月日、藏書處。如果是書,要記冊、章、節(jié),如果是期刊,要記期號,報紙要記年月日和版面,以備日后查找方便。例如:莊照:《也談為誰立傳》,《光明日報〈史學〉》
(2)抄錄原文讀書筆記
抄錄原文讀書筆記就是照抄書刊文獻中與自己學習、研究有關的精彩語句、段落等作為日后應用的原始材料。摘抄原文要寫上分類題目,在引文后面注明出處。
2、評注式讀書筆記
評注式讀書筆記不單是摘錄,而且要把自己對讀物內容的主要觀點、材料的看法寫出來,其中自然也包括表達出筆記作者的感情。評注式筆記有時對摘錄的要點做概括的說明。評注式筆記有下列幾種:
。1)書頭批注
書頭批注,是一種最簡易的讀書筆記作法。就是在讀書的時候,把書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體會最深的'地方,用筆在字句旁邊的空白處打上個符號,或者在空白處加批注,或者是折頁、夾紙條作記號等等。這種筆記方法不但對書中的內容可以加深理解,也為日后查找提供了方便。
。2)提綱
提綱是用綱要的形式把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的論點、論據提綱摯領地敘述出來。提綱可按原文的章節(jié)、段落層次,把主要的內容扼要地寫出來。提綱讀書筆記可以采用原文的語句和自己的語言相結合的方式來寫。
。3)提要
提要和提綱不同。提綱是逐段寫出來的要點,提要是綜合全文寫出要點。提要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語言扼要地寫出讀物的內容。提要除客觀敘述讀物內容外,帶有一些評述的性質。另一種提要,是對一篇文章或一本書的內容梗概作簡要的說明。
(4)評注讀書筆記
評注讀書筆記,是讀完讀物后對它的得失加以評論,或對疑難之點加以注釋,這樣的讀書筆記叫作評注筆記。例如魯迅讀《蕙櫋雜志》中的一段:清嚴無照《蕙櫋雜志》:西湖有嚴嵩和鄂王《滿江紅》詞石刻,甚宏壯。詞即慷慨,書亦瘦勁可觀,末題華蓋大學士。后人磨去姓名,改題夏言。雖屬可筆,然亦足以懲奸矣。
案:嚴嵩篇和岳飛詞,有如是作為,后人留詞改名,有如是自欺,嚴先生以為可筆而又許其懲奸,有如是兩可。寥寥六十字,寫盡三態(tài)。
(5)補充原文讀書筆記
補充原文的讀書筆記,是在讀完原書或文章之后,感到有不滿足的地方進行補充。需要注意的是補充原文不是隨意地加以補充,而是要圍繞中心思想加以引申或發(fā)揮。
讀書筆記的寫法 篇3
一、讀書筆記種類
讀書筆記種類很多,一般分為四大類。
1、摘要式。
即將書中或文章中一些重要觀點、精彩警辟語句,有用數據和材料摘抄下來,目的是積累各種資料,為科研、教學、學習和工作作好準備?砂丛瓡蛟南到y(tǒng)摘錄;也可摘錄重要論點和段落;還可摘錄重要數字。
2、評注式。
評注式筆記不單摘錄,還要寫出自己對這些要點的看法和評價。常用方法有書頭批注。即在書中重要地方用筆打上符號或在空白處加批注、折頁作記號;也可用提綱方法把書和文章論點或主要論據扼要記敘下來;還可用摘要式綜合全文要點、記下主要內容;讀完全書或全文對得失加以評論也是一種方法。
3、心得式。
即讀后感。是讀書或讀文章后寫出的自己的認識、感想、體會和啟發(fā)。常用方法有:札記,也叫札記,是摘記要點與心得結合的產物;心得,也叫讀后感。將讀書體會、感想、收獲寫出來;綜合觀點、見解,提出自己看法并記錄下來,也是很好的讀書方法。
4、記載式。
。1)筆記本。
成冊筆記本可用來抄原文、寫提綱、記心得、寫綜述。長處是便于保存,缺點是不便分類,但可按類單獨成冊。
。2)活頁本。
可用來記各種各樣筆記。便于分類,節(jié)約紙張和日后查閱。
。3)卡片。
好處便于分類,可按目排列,便于靈活調動又節(jié)省紙張,但篇幅小,內容不宜長。
(4)剪報。
把報紙和有用資料剪下來,長文章可貼在筆記本或活頁本上,短小材料可貼在
卡片上。剪報材料可加評注,也可分類張貼,要注明出處,以便使用。
(5)全文復印。
重要讀書材料,為保持完整性,可全文復印編目分類留用
二、寫讀書筆記的方法:
讀書筆記,是指人們在閱讀書籍或文章時,遇到值得記錄的東西和自己的心得、體會,隨時隨地把它寫下來的一種文體。古人有條著名的讀書治學經驗,叫做讀書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這“手到”就是讀書筆記。讀完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后,應根據不同情況,寫好讀書筆記。常用的形式有:
1、摘要式讀書筆記
摘要式讀書筆記,是在讀書時把與自己學習、工作、研究的問題有關的語句、段落等按原文準確無誤地抄錄下來。摘錄原文后要注明出處,包括題目、作者、出版單位、出版日期,頁碼等,便于引用和核實。摘錄要有選擇,以是否有用作為摘錄的標準。摘要式筆記可分為:
。1)索引讀書筆記
索引讀書筆記是只記錄文章的題目、出處的筆記。如書刊篇目名、編著者、出版年月日、藏書處。如果是書,要記冊、章、節(jié),如果是期刊,要記期號,報紙要記年月日和版面,以備日后查找方便。例如: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
。2)抄錄原文讀書筆記
抄錄原文讀書筆記就是照抄書刊文獻中與自己學習、研究有關的精彩語句、段落等作為日后應用的原始材料。摘抄原文要寫上分類題目,在引文后面注明出處。
2、評注式讀書筆記
評注式讀書筆記不單是摘錄,而且要把自己對讀物內容的主要觀點、材料的看法寫出來,其中自然也包括表達出筆記作者的感情。評注式筆記有時對摘錄的要點做概括的說明。評注式筆記有下列幾種:
。1)書頭批注
書頭批注,是一種最簡易的讀書筆記作法。就是在讀書的時候,把書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體會最深的地方,用筆在字句旁邊的空白處打上個符號,或者在空白處加批注,或者是折頁、夾紙條作記號等等。這種筆記方法不但對書中的內容可以加深理解,也為日后查找提供了方便。
(2)提綱
提綱是用綱要的形式把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的論點、論據提綱摯領地敘述出來。提綱可按原文的章節(jié)、段落層次,把主要的內容扼要地寫出來。提綱讀書筆記可以采用原文的語句和自己的語言相結合的方式來寫。
。3)提要
提要和提綱不同。提綱是逐段寫出來的`要點,提要是綜合全文寫出要點。提要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語言扼要地寫出讀物的內容。提要除客觀敘述讀物內容外,帶有一些評述的性質。另一種提要,是對一篇文章或一本書的內容梗概作簡要的說明。
。4)評注讀書筆記
評注讀書筆記,是讀完讀物后對它的得失加以評論,或對疑難之點加以注釋,這樣的讀書筆記叫作評注筆記。
。5)補充原文讀書筆記
補充原文的讀書筆記,是在讀完原書或文章之后,感到有不滿足的地方進行補充。需要注意的是補充原文不是隨意地加以補充,而是要圍繞中心思想加以引申或發(fā)揮。
3、心得式讀書筆記
心得式讀書筆記,是在讀書之后寫出自己的認識、感想、體會和得到的啟發(fā)與收獲的一種筆記。它有如下幾種:
。1)札記
札記也叫札記,是讀書時把摘記的要點和心得結合起來寫成的。這種札記的形式是靈活多樣的?砷L可短。
。2)心得
心得筆記也叫讀后感。讀書后把自己的體會、感想、收獲寫出來。這些讀書筆記,可以寫讀書時的心得體會,也可以寫對原文的某些論點的發(fā)揮或提出批評、商榷的意見。寫這種筆記,一般是以自己的語言為主,也可適當地引用原文。
(3)綜合讀書筆記
綜合讀書筆記是讀了幾本或幾篇論述同一問題的書文后,抓住中心評論它們的觀點、見解,提出自己看法的筆記。
上述三種類型的讀書筆記,不論采用哪一種類型,目是都是為學習、工作、科學研究和寫作服務。寫讀書筆記,不僅能提高閱讀書的效率,而且能提高科學研究和寫作能力,激發(fā)了人們的探索欲。
讀書筆記的寫法 篇4
A、摘錄式。讀書時,把書報上精彩的、有意義的、富有哲理的語句、重要的片段摘抄下來。摘錄詞語,可以按人物類、景物類、狀物類、警句類等分類抄下來。摘錄詞語,可以按人類、景物類、狀物類、警句類等分類抄下來。日積月累,積少成多,聚沙成塔,寫作文需要時,就可以從“詞語倉庫”里搬出來,參考使用。
積累資料的方法人各有異。但最基本和常用的,莫過于做筆記。筆記可不拘體例。不限長短,內容龐雜,形式多樣。然而主要是這樣4種方式:
。、摘錄式。這是使用最多的一種方式,主要摘錄書籍、報刊、雜記、調查報告、文書檔案中,與自己學習鉆研內容有關的原始材料,比如你自修文科,便可摘錄有關的學習資料、重要文章、警句格言、詞語典故等。如果學理工科,就得摘錄有關文獻、重要的結論與證明、獨特的技巧,等等。這樣便可備你不時之需。
。、提要式。即看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對文中的某一觀點、事件、情節(jié)或某一章節(jié)、定理等,進行分析、歸納,用自己的話把其內容、要點寫出來。這不僅可備忘、備查,而且可訓練你的綜合、概括能力。列寧的哲學筆記,有很多就是采用的這種形式。如《黑格爾〈邏輯學〉一書摘要》,《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一書摘要》等著作。而且他對摘錄內容,還往往寫出自己的意見、批評或注釋,以及自己獨創(chuàng)的符號和評注。比如`注意'、`說得對'、`辨證的精華'等揭示性簡明字樣。明確地表明了列寧對某段論述的意見或批評。
提要應力求簡明扼要、脈絡分明,最好以某一主線展開。如,歷史可突出主要人物及其作用,重大事件及其影響,也可用列表法使其內容一目了然。
。、心得式。記下的是對某一問題思考的心得。如李贄的《史綱評要》,脂硯齋的《重評石頭記》,皆是這樣的著作。心得也可以是札記、體會。札記多為旁征博引,辯證考訂;體會多為引申闡發(fā),借題發(fā)揮。沈括的《夢溪筆談》,茅盾的《讀書札記》,馬克思的'《數學手稿》,就是用的這種方式。這是寫筆記的一種高級形式,要求有更多的個人創(chuàng)見,難度也較大。但它卻是創(chuàng)造的半成品或完善的精制短篇,一旦需要時,就可組織起來、使之成為有價值的作品。
寫這類筆記,要特別注意捕捉生活中的火花。自修理工科則應注意抓住學習研究中所碰到的難點和問題。有些重大發(fā)現,往往是由一個簡單的疑問開始,經過冥思苦想或從某一點上受到啟示的。對任何一點良好的思索,那怕是一丁點都不應放過,并把它及時記下來,很可能成為你作出成就的關鍵。
。、索引式,即寫下有關的論文題目或書名等。在學習中可能經常會碰到這種情況,看到某些東西感到十分有用,但內容卻大多,上這三種筆記法又都不易采用;蛘呤沁@個內容,你本身就有這本書,所以也不必采用上述方法,但是往往到要用這內容時,你卻忘記了或找不到了。諸如此類問題,只要搞好索引,便可順手拈來。自學成名的史學家陳垣曾說:`教學和研究要從目錄學入手',`目錄學就好像一個帳本,打開帳本,前人留給我們的歷史著作概況,可以了然'。所以,平時應把所有的資料,按照內容本身的性質搞出一個索引來,以備查用之便。
上述四種寫筆記的方法,可視各人的愛好、條件而定。至于書寫格式,記在筆記本、活頁張、卡片、紙條上均可。如果是自己的課本、書刊,那么寫在天頭、地腳、篇末、段尾都行。也可在書中作些符號或標記。總之,各種方式均有所長。但從使用價值來看,采取做資料卡片的形式更好些。做卡片請你注意幾點:
一是每張卡片最好只寫一個問題,一個事例。這樣既靈活,又不亂,便于分類整理裝訂成冊。
二是每張卡片須注明資料來源、書名、篇名、版木、卷首、頁碼等,便于查找。
讀書筆記的寫法 篇5
我回復——看一本書,寫下名字、作者,這本書的故事梗概,然后積累幾句你喜歡的句子或詞語。 下面是老師在網上摘抄的關于讀書筆記的寫法的內容—— 讀書筆記一般有三種寫法:
一種是編提綱,就是用自己的語句把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的段落大意簡明扼要地寫下來。記這種筆記,能幫助讀者理解并記住原文的主要內容,培養(yǎng)概括能力。
一種是寫體會,就是要把我們從書中獲得的啟發(fā)和感想寫下來。記這樣的筆記,能幫助我們領會書中的思想內容,提高我們的認識能力和語文水平。 一種是摘錄好句子,就是要我們在讀時,把書上一些含義深刻、描寫精彩的句子或片斷,抄在自己的本子上。這種筆記能幫助我們積累詞匯,豐富句式,增強表達能力。
那么,如何寫好讀書筆記呢 ?
1 .要選出自己最喜歡的一篇課文或一本書?梢栽谧约河∠筇貏e深刻的書或文章中去選。
2 .認真閱讀原文。讀懂原文,確定引發(fā)感想的 “ 點 ” 。在確定好讀的書或文章后,就要認真閱讀了。讀書時要能做到如下幾點:搞清作品中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知道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分清文章的主要內容和次要內容。注意抓住文章的要點。通過讀文章,弄清以上幾點后,接下來便是要確定引發(fā)感想的那個 “ 點 ” 。所謂 “ 點 ” ,便是我們感受深刻的地方。這個“點”不是讀后感的主體,而是感想的土壤,感想才是盛開的花朵。正因為如此,找準感想的“點”才顯得非常重要。那么從哪些地方尋找感想的“點”呢 ? ① 以文章的主要內容作為引發(fā)感想的 “ 點 ” 。讀了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后,對其中的主要內容有什么想法可寫出來; ② 文中的某個情節(jié),也可作為引發(fā)感想的點。文中某個情節(jié),使你深受感動,感到憤恨,感到傷心 …… 都可用來作引發(fā)感想的 “ 點 ” 。如一位同學讀了《金色的魚鉤》一文后,對老班長命令小梁吃魚這一情節(jié)印象特深,后來他以此內容寫了一篇讀后感。 ③ 文中的特別精彩的一句話。 ④ 文中含義特別深刻的一句話等,都可將之作為引發(fā)感想的點。
3 .根據找出的 “ 點 ” 進行思考和聯系實際,寫出讀后感。在所找出的引發(fā)感想的 “ 點 ” 中,如果 “ 點 ” 很多,要選擇一兩個主要的點寫,其他次要的,可一帶而過或不寫。
對于所選的點要去進行思考,對此進行判斷,這話說得對嗎 ? 他為什么要這樣講呢 ? 這樣講的意義到底在哪兒呢 ? 反過來講行不行 ?…… 如此這樣多問幾個 “為什么” ,對寫好讀后感是大為有益的。
聯想和思考,常常是密不可分的。當你讀到某些內容時。必然會聯想到身邊的事情,進而會去思考。如有一位讀《養(yǎng)花》的同學,由文中的一句“不勞動,連棵花都養(yǎng)不活”,想到“馬家軍”中的驕人成績,“她們在高原訓練時,每天跑三四十里,衣服被汗水濕透了,鞋子里都能擰出水來!本o接著,他的感想就來了,“試問,她們不付出艱苦的勞動,能取得震驚世界的好成績嗎 ? 古往今來,凡是成功者無不付出艱辛的勞動。 ” 由養(yǎng)花,想到馬家軍,又悟出成功和勞動的關系。由此可見思考和聯想是寫好讀后感的重要支柱。 需要注意的是:因為是讀后感,重點應在自己的感受和收獲上面,千萬不能抄原文代替自己的感想,或者復述課文,一定要 “ 感 ” 比讀多。引用文中的原句是為了談感想、收獲或體會。決不能引用了一大堆原句而無自己感受。寫自己的感受一定要和文章主要內容相合,否則會離題。例如《養(yǎng)花》一文是講勞動真有意思,勞動創(chuàng)造了美。可你的感想是北京的天氣不適合于養(yǎng)花。這就犯了讀和感脫節(jié)的毛病。所以寫自己的感受一定要使讀和感有機結合,水乳相融。
讀書筆記的寫法 篇6
積累資料的方法人各有異.但最基本和常用的, 莫過于做筆記.筆記可不拘體例.不限長短, 內容龐雜, 形式多樣.然而主要是這樣4 種方式:
1.摘錄式.這是使用最多的一種方式, 主要摘錄書籍、報刊、雜記、調查報告、文書檔案中, 與自己學習鉆研內容有關的原始材料, 比如你自修文科, 便可摘錄有關的學習資料、重要文章、警句格言、詞語典故等.如果學理工科, 就得摘錄有關文獻、重要的結論與證明、獨特的技巧, 等等.這樣便可備你不時之需.
。.提要式.即看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 對文中的某一觀點、事件、情節(jié)或某一章節(jié)、定理等, 進行分析、歸納, 用自己的話把其內容、要點寫出來.這不僅可備忘、備查, 而且可訓練你的綜合、概括能力.列寧的哲學筆記, 有很多就是采用的這種形式.如《黑格爾〈邏輯學〉一書摘要》, 《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一書摘要》等著作.而且他對摘錄內容, 還往往寫出自己的意見、批評或注釋, 以及自己獨創(chuàng)的符號和評注.比如`注意'、`說得對'、`辨證的精華'等揭示性簡明字樣.明確地表明了列寧對某段論述的意見或批評.
提要應力求簡明扼要、脈絡分明, 最好以某一主線展開.如, 歷史可突出主要人物及其作用, 重大事件及其影響, 也可用列表法使其內容一目了然.
。.心得式.記下的.是對某一問題思考的心得.如李贄的《史綱評要》, 脂硯齋的《重評石頭記》, 皆是這樣的著作.心得也可以是札記、體會.札記多為旁征博引, 辯證考訂;體會多為引申闡發(fā), 借題發(fā)揮.沈括的《夢溪筆談》, 茅盾的《讀書札記》, 馬克思的《數學手稿》, 就是用的這種方式.這是寫筆記的一種高級形式, 要求有更多的個人創(chuàng)見, 難度也較大.但它卻是創(chuàng)造的半成品或完善的精制短篇, 一旦需要時, 就可組織起來、使之成為有價值的作品.
寫這類筆記, 要特別注意捕捉生活中的火花.自修理工科則應注意抓住學習研究中所碰到的難點和問題.有些重大發(fā)現, 往往是由一個簡單的疑問開始, 經過冥思苦想或從某一點上受到啟示的.對任何一點良好的思索, 那怕是一丁點都不應放過, 并把它及時記下來, 很可能成為你作出成就的關鍵.
。.索引式, 即寫下有關的論文題目或書名等.在學習中可能經常會碰到這種情況, 看到某些東西感到十分有用, 但內容卻大多, 上這三種筆記法又都不易采用.或者是這個內容, 你本身就有這本書, 所以也不必采用上述方法, 但是往往到要用這內容時, 你卻忘記了或找不到了.諸如此類問題, 只要搞好索引, 便可順手拈來.自學成名的史學家陳垣曾說: `教學和研究要從目錄學入手', `目錄學就好像一個帳本, 打開帳本, 前人留給我們的歷史著作概況, 可以了然'.所以, 平時應把所有的資料, 按照內容本身的性質搞出一個索引來, 以備查用之便.
上述4 種寫筆記的方法, 可視各人的愛好、條件而定.至于書寫格式, 記在筆記本、活頁張、卡片、紙條上均可.如果是自己的課本、書刊, 那么寫在天頭、地腳、篇末、段尾都行.也可在書中作些符號或標記.總之, 各種方式均有所長.但從使用價值來看, 采取做資料卡片的形式更好些.做卡片請你注意幾點:
一是每張卡片最好只寫一個問題, 一個事例.這樣既靈活, 又不亂, 便于分類整理裝訂成冊.
二是每張卡片須注明資料來源、書名、篇名、版木、卷首、頁碼等, 便于查找.
讀書筆記的寫法 篇7
一、什么是讀書筆記?
俗話說得好,“不動筆墨不讀書”。真正的讀書要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手到。將自己在讀書時獲得的資料或感受記下來,這就是讀書筆記。
二、讀書筆記的種類
1、符號式筆記
我們讀書的時候,把書中重要的、或者有疑問的地方,用各種符號(例如直線、曲線、括弧、三角、問號??等等)勾劃出來,或在書的空白處寫上批語,這種筆記,就是符號式筆記。
符號式筆記使讀過的書上的重點問題、疑難問題一目了然,這就為提綱筆記、摘錄筆記等其它形式的筆記作好了準備。
批語可以是對書中一段內容的概括,也可以是心得體會,或者是對書中某一個問題沒有看懂所表示的疑問等。
做符號式筆記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所讀的'書必須是自己的。圖書館的或借別人的圖書,不應該亂批亂畫。
(2)每一種符號所代表的意思,自己應該固定下來,不要隨意改動。比如,用直線表示重要的內容,用“?”表示精采的句子或優(yōu)美的詞匯,用“ ”表示應當特別注意的地方,用“ ?”表示尚未弄懂的問題等,以后看書,就都要按自己的這個規(guī)定去使用這些符號。
(3)符號不能作得過多。如果整頁整頁都圍上圈,劃上線,全都成了重點,就等于沒有了重點,符號也就失去了它的意義。
(4)要清楚整齊。不要把書弄得很臟,涂劃得連原文都看不清楚了。 以讀高爾基的《海燕》為例:
海 燕
在茫茫的大海上,狂風卷著烏云。在烏云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
一會兒翅膀碰著波浪,一會兒箭一般直沖向烏云,它叫喊著——就在這鳥兒勇敢的叫喊聲里,烏云聽出了歡樂。
在這叫喊聲里——充滿著對暴風雨的渴望!在這叫喊聲里,烏云聽出了憤怒的力量,熱情的火焰和勝利的信心。?
海鷗在暴風雨來臨之前呻吟著,——呻吟著,它們在大海上飛竄,想把自己對暴風雨的恐懼掩藏到大海深處。
2、摘錄式筆記
摘錄式筆記就是把我們從書上、報上看到的一些精辟的,富有哲理的,對我們很有啟發(fā)的內容抄寫下來。這種方法看起來比較費事,其實是一種省時省力積累知識的好辦法。摘抄可以加深理解和記憶,日后查找起來,面對茫茫的書海,你就能體會到作摘錄筆記的優(yōu)點了。
作摘錄筆記時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要有選擇地抄錄。把文中對我們最有用、最有啟發(fā)的內容抄下來,每條抄錄筆記應當“少而精”!吧佟敝缸謹递^少,“精”指內容把握要點。
(2)要忠實原文。書里有段話,我們覺得挺好,想把它抄下來。抄的時候,又覺得某個詞用得別扭,干脆另換一個詞代替,這樣不行。既然是摘錄,作者怎樣寫,我們就應怎樣抄,不但詞句不能改動,就連標點符號也不能改動。一段話中,前后和中間不需要摘錄的文字,可以用省略號表示。
(3)要注明出處。每條材料都要注明是從哪本書里第幾頁抄錄的,作者是誰。如果是在報紙、雜志上抄錄的,就要把報紙、雜志的名稱、日期寫上。還要注明文章的標題和作者。這樣便于以后使用時查對。
3、剪貼式筆記
在自己訂閱的報紙、雜志上看到好的文章或者其它有用的資料及時剪下來,經過整理就是剪貼式筆記。這種方法收集材料快,也很簡便。
剪貼式筆記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進行剪貼式筆記時要按不同的內容分類?梢詼蕚鋷讉用來貼剪報的本子,或者把一個本子分成幾個部分,把語文知識、歷史知識、自然常識等內容分別貼進去。
(2)每一條剪貼的內容要注明出處、時間。即剪自哪一種雜志或報紙,哪一年哪一期等。
(3)短小的剪貼筆記也可以作為讀書卡片的內容。
4、感想式筆記
讀完一本好書或一篇好的文章,將自己的感想和體會寫出來,這種讀書筆記就是感想式筆記,也叫讀后感。
這種讀書筆記重在訓練同學們的理解和表達能力。也是我們小學生在寫作時需要用到的。如何寫感想式筆記,我們將在五六年級時候專門學習。
讀書筆記的寫法 篇8
一、摘錄式。
讀書時,把書報上精彩的、有意義的、富有哲理的語句、重要的片斷摘抄下來。摘錄時要注意,不能全抄,而要把書中的優(yōu)美詞語按人物類、景物類、狀物類、警句類等摘抄下來。日積月累,積少成多,積沙成塔,寫作文需要時,就可以從“詞語倉庫”里搬出來,參考使用。
二、體會式。
讀書之后,有自己的收獲、心得、體會或認識、感想等,再聯系自己實際寫下來,這叫讀書體會或讀后感。這種體會式的筆記,應以自己的語言為主,適當地引用原文作例證,表達自己的看法、想法,寫出真情實感來。如有位同學讀了《少年*》一文,感受最深的是*放牛,把一份草送給窮孩子的事,從中總結出*從小同情、關心窮人的好思想。聯系到“我”與小伙伴一次偷西瓜的事,損害了別人的利益,同少年*一比,心里很慚愧、內疚,這樣聯系實際合情合理,真實感人。又如李賀的《史綱評要》,脂硯齋的《重評石頭記》,皆是這樣的著作。體會也可以是札記。札記多為旁征博引,辯證考訂;體會多為引申闡發(fā),借題發(fā)揮。沈括的《夢溪筆談》,茅盾的《讀書札記》,馬克思的《數學手稿》,就是用的這種方式。這是寫筆記的一種高級形式,要求有更多的個人創(chuàng)見,難度也較大。但它卻是創(chuàng)造的半成品或完善的精制短篇,一旦需要時,就可組織起來,使之成為有價值的作品。
三、提綱式。
蓋房子要按圖紙搭好框架,框架搞好,再進行房子裝修;寫文章也一樣,要先想好文章的主要內容、層次結構,這叫做列提綱。我們讀一篇文章,要逐段地把作者隱含的'提綱找出來,記下來,弄清楚文章的主要內容和寫作思路。編提綱可以采用文中語句和自己語言相結合的方式寫,提綱的語言要簡潔扼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提綱式筆記可以幫助我們抓住中心,記住要點,理清思路,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如讀了《媽媽的“病”》一文,可按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作者的思路編列提綱:(1)媽媽犯了一種“怪”病,既不上“醫(yī)院”,也不讓人說;(2)媽媽給奶奶送年禮是一只又瘦又小的雞;(3)媽媽給外婆送年禮是四只又大又肥的雞和一大包的年禮;(4)作者抨擊少數婦女對母親和婆婆的兩種不同態(tài)度——孝敬與不孝順。這樣列提綱,對文章內容了如指掌,印象深刻。如《黑格爾(邏輯學)一書摘要》,《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一書摘要》等著作。而且他對摘錄內容,還往往寫出自己的意見、批評或注釋,以及自己獨創(chuàng)的符號和評注。比如“注意”“說得對”“辯證的精華”等提示性簡明字樣。明確地表明了列寧對某段論述的意見或批評。提要應力求簡明扼要、脈絡分明,最好以某一主線展開。如,提要可突出主要人物及其作用.重大事件及其影響。也可用列表法使其內容一目了然。
四、批注式。
在閱讀自己訂閱的報刊和購買的書籍時,為了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可邊讀邊在書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體會最深的地方,寫寫畫畫,把書中的重點詞句和重要內容用圈、點、畫等標記勾劃出來,或在空白處寫上批語、心得體會、意見,或者是折頁、夾紙條作記號等等。這是一種最簡易的筆記作法。
馬克思、列寧、*就常用這種筆記方法在書頭批注。拉法第在回憶馬克思讀書時說:“他常折迭書角、畫線、用鉛筆在頁邊上作滿記號,他不在書上寫批語,但當他發(fā)現作者有錯誤的時候,他就常常忍不住打一個問號或一個驚嘆號。”(《回憶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在讀書時常在字里行間畫著五顏六色的記號,在書的空白處,往往還有評語。*在讀《倫理學原理》一書時,全文逐字、逐句用朱墨兩種色筆圈圈點點,遇到他認為觀點正確、文字優(yōu)美的地方,就批上“此論頗精”、“此言甚合我意”,認為不對的地方就畫“×”,或批上“不通”、“荒謬”之類詞句。
五、書簽式。
平時讀書時,遇到需要背誦的內容,可以記在書簽上。把書簽夾在課本里、放在口袋里或插在房間專放書簽的袋子里,一有空就讀一讀、念一念、背一背,直到背得滾瓜爛熟,記得牢為止,再把它存放起來。這種書簽式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記憶。如此反復,腦子里積累的東西就會越來越多了。
六、卡片式。
就是用厚紙剪成大小一樣的卡片。讀書時,可按照寫人、記事、寫景、狀物分門別類地摘記下來,再按書卡分類存放。存放的位置還要按類別,編上號碼,寫出標題,以便使用時查找。卡片還有攜帶、使用方便的特點。每天拿出幾張卡片讀一讀,背一背,日積月累,腦子積累的詞匯材料就越來越豐富。寫作時,就可以從腦子的“儲蓄庫”里搬出來用,就不愁寫不好作文了。做卡片時有四點小的要求:一是每張卡片最好只寫一個問題,一個事例。這樣既靈活,又不亂,便于分類整理裝訂成冊。二是每張卡片須注明資料來源、書名、篇名、版本、卷首、頁碼等,便于查找。三是隨著學習水平的提高,應注意積累卡片向某些方面集中,使之更加系統(tǒng)化和深化。四是一定要養(yǎng)成定期整理的習慣,按性質或需要把卡片編上頁碼,分類插放。既為查找使用提供方便,又可在整理過程中使自己平時分散、零碎的知識系統(tǒng)、條理起來。
七、剪報式。
凡是遇到處理的廢報、廢書,在完全拋棄之前,可以檢查一下其中是否有適合留下的文章。不管是一句名言還是一幅圖畫,都可以剪下在粘貼在自己準備好的剪報本上,空閑時象翻相夾那樣隨意閱讀,也是一種享受呢。
八、索引式。
即寫下有關的論文題目或書名等。在陣習中可能經常會碰到這種情況;看到某些東西感到十分有用,但內容卻太多,上述三種筆記法又都不易采用.或者是這個內容,你本身就有這本書,所以也不必采用上述方法。但是往往到要用這個內容時,你卻忘記了或找不到了。諸如此類問題,只要搞好素引,便可順手拈來。自學成名的史學家陳垣曾說:“教學和研究要從目錄學入手”,“目錄學就好象一個賬本,打開賬本,前人留給我們的歷史著作概況,可以了然”。所以,平時應把所有的資料,按照內容本身的性質搞出一個索引來,以備查用之便。索引筆記只需要記錄文章的題目、出處。如書刊篇目名、編著者、出版年月日、藏書處。如果是書,要記冊、章、節(jié),如果是期刊,要記期號,報紙要記年月日和版面,以備日后查找方便。
【讀書筆記的寫法】相關文章:
報告的寫法01-14
述職報告的寫法08-08
實習鑒定寫法05-02
實習鑒定的寫法08-09
開題報告寫法07-07
調研報告的寫法12-13
應聘信的寫法09-24
個人總結的寫法05-10
文獻綜述的寫法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