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讀孟嘗君》讀書筆記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你有什么體會呢?讓我們好好寫份讀書筆記,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書筆記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孟嘗君》讀書筆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今天抄寫王安石的這首《讀孟嘗君》。
這是一篇讀后感,也是一篇議論文,王安石在讀過《孟嘗君傳》之后,并不是像別人那樣推崇和敬仰孟嘗君,相反,他不贊賞孟嘗君的一些做法。
孟嘗君姓田名文,是戰(zhàn)國時齊國公子,是齊威王田齊的孫子,齊宣王田辟疆的侄子,但他卻是個落魄的貴族,雖然后來他世襲了父親田嬰的爵位,并不是因為他的父親多么喜愛他。在他出生時,田嬰已經(jīng)有了四十多個兒子,他又是小妾所生,他出生時,他的父親就讓他的母親不要養(yǎng)活他,只因他是五月五日出生。古代的人又很迷信,認(rèn)為他和自己的父母是相克的,可能還是那時田嬰的孩子太多,如果像今天這樣每個家庭里孩子最多三個,或者是一個兩個的情況下,即使孩子和自己相克,做父親的肯定會留下孩子。孟嘗君的母親還是偷偷地把他撫養(yǎng)長大,直到成年后帶去見了田嬰,他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打動了田嬰,田嬰也才慢慢認(rèn)可了他。
孟嘗君的樂善好施和廣召賓客,聞名天下,他和當(dāng)時趙國的平原君、楚國的春申君和魏國的信陵君,都以“好養(yǎng)士”出名,被稱為“戰(zhàn)國四公子”,當(dāng)時他門下的食客就有三千多人,可見其影響和威望之大。
關(guān)于孟嘗君,我們知道的是“焚券市義”、“狡突三窟”和“雞鳴狗盜”這三個典故有關(guān),王安石在這篇文章里,主要是他的“雞鳴狗盜”之事,認(rèn)為他不是一個具有宏才大略有才干的人,他的這些雞鳴狗盜之事是讓王安石看不上眼的。
開頭三句“世皆稱孟嘗君能得士,士以故歸之,而卒賴其力以脫于虎豹之秦”,王安石道出孟嘗君廣招賢士,后來是這幫賢士幫助他逃離出秦國。當(dāng)然,對于幫他逃離的賢士,王安石是不認(rèn)可的,他感嘆道“嗟乎!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豈足以言得士”,他直接就說出了孟嘗君只不過是些雞鳴狗盜之徒的頭目,怎么能算得上賢士?可以說,王安石這樣說,和以往人們都贊同孟嘗君能逃離出秦國的機(jī)智和勇敢是相悖的。
接下來,王安石就著“雞鳴狗盜”之事,發(fā)表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不然,擅齊之強(qiáng),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雞鳴狗盜之力哉?夫雞鳴狗盜之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蓖醢彩X得孟嘗君的這些做法都只是小聰明,并不是大智慧,他也尖銳地指出孟嘗君的這種“雞鳴狗盜”之事,是真正賢士不歸附的原因。
這里來說一下“雞鳴狗盜”這個典故,孟嘗君曾在秦昭王時被囚禁于秦國,這個秦昭王就是前幾年古裝劇《羋月傳》中孫儷飾演的羋月的兒子,劇中是個聰明乖巧的孩子,也是在母親羋月的教導(dǎo)下從小知書達(dá)禮,和尋常人很不同,正好和羋殊的兒子贏蕩鮮明地對比,往下追溯,他是秦始皇贏政的曾祖父。孟嘗君當(dāng)時有被殺的危險,也是情況危急,那時的秦國的勢力強(qiáng)大,齊國根本無法抗衡。孟嘗君的食客中有個能為狗盜的人,在夜里裝扮成狗混入秦宮,偷得狐白裘,孟嘗君用來賄賂昭王的寵妃,得以被放走?墒钱(dāng)他帶著一行人逃到函谷關(guān)時,正是半夜,城門緊閉,而身后又有追兵,按照規(guī)定只有等雞鳴時才能開門放人。這時他的食客中有一個人就學(xué)雞叫,因為模仿雞叫聲太像了,結(jié)果群雞相應(yīng),終于城門被打開了,孟嘗君順利逃回齊國。
我覺得孟嘗君也是個聰明的人,他知人善任,他手下的食客關(guān)鍵時刻想出這樣的辦法救人,在王安石看來是上不了臺面的,但是我覺得總比他待在秦國等死要好,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對于同樣的一件事,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讀孟嘗君》讀書筆記】相關(guān)文章:
孟嘗君傳讀后感10-17
讀論語讀書筆記02-23
讀背影的讀書筆記07-15
竊讀記讀書筆記04-21
讀狼圖騰讀書筆記06-10
竊讀記讀書筆記02-12
《竊讀記》讀書筆記11-16
少年讀史記讀書筆記07-17
讀西游記讀書筆記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