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喷奶水中文字幕电影,日本aⅴ高清一区二区三区,欧美亚洲日本国产,欧美日韩亚洲中文字幕

<legend id="flx4p"><abbr id="flx4p"><thead id="flx4p"></thead></abbr></legend>

<mark id="flx4p"><thead id="flx4p"></thead></mark>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經(jīng)典古詩詞

      時間:2022-11-19 13:15:56 古詩詞 我要投稿

      【薦】經(jīng)典古詩詞

        在生活、工作和學(xué)習(xí)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詩了吧,古詩準確地來說應(yīng)該叫格律詩,包括律詩和絕句。古詩的類型多樣,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經(jīng)典古詩詞,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薦】經(jīng)典古詩詞

      經(jīng)典古詩詞1

        古詩原文

        孤兒生,孤子遇生,命獨當苦。

        父母在時,乘堅車,駕駟馬。

        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賈。

        南到九江,東到齊與魯。

        臘月來歸,不敢自言苦。

        頭多蟣虱,面目多塵土。

        大兄言辦飯,大嫂言視馬。

        上高堂,行取殿下堂。

        孤兒淚下如雨。

        使我朝行汲,暮得水來歸。

        手為錯,足下無菲。

        愴愴履霜,中多蒺藜。

        拔斷蒺藜腸肉中,愴欲悲。

        淚下渫渫,清涕累累。

        冬無復(fù)襦,夏無單衣。

        居生不樂,不如早去,下從地下黃泉。

        春氣動,草萌芽。

        三月蠶桑,六月收瓜。

        將是瓜車,來到還家。

        瓜車反覆。助我者少,啖瓜者多。

        愿還我蒂,兄與嫂嚴。

        獨且急歸,當興校計。

        亂曰:里中一何譊譊,愿欲寄尺書,

        將與地下父母,兄嫂難與久居。

        譯文翻譯

        孤兒啊,出生了。這個孤兒出生的偶然的際遇注定命運中當受無盡的孤苦。父母在的時候,乘坐堅實的好車,駕馭多匹寶馬。父母離世之后,哥嫂啊,讓我出門遠行做買賣。南到九江,東到齊魯,年根臘月才回來。我不敢說句“苦”。頭發(fā)臟亂,多蟣虱,臉上滿塵土,大哥指派我去做飯。大嫂指派我去看馬。一會跑上高堂,一會奔往下殿,我這個孤兒啊。淚如雨,下早上讓我去打水。晚上又背水歸來,手兒凍裂無人問,腳上無鞋誰人知悲,悲戚戚踩著寒霜大地,腳中肉里扎著蒺藜,拔斷了蒺藜還有一半長肉中,傷心悲苦淚水漣漣,凍得我清鼻涕流不盡。整個冬天穿單衣可是夏天單衣也沒有啊。這樣長久的活著沒有一絲歡樂,不如早點離開這個世界,下到地下的黃泉之間,春天的氣息又萌發(fā),草兒也萌芽,三月養(yǎng)蠶又抽桑,六月收瓜來拉著,這個瓜車將要回家,瓜車翻了啊,幫我的人少,趁機吃瓜的人多。希望你們將瓜蒂還給我,因為我的哥嫂嚴厲,獨自一人急急回家,哥哥嫂嫂會為此計較亂曰。(結(jié)尾總結(jié)句)村中怎么這么吵鬧,希望寄上一封書信帶給地下的父母爹娘啊,兄嫂難以和我長久生活。

        注釋解釋

        遇:同“偶”。

        行賈(gǔ古):出外經(jīng)商。行賈,在漢代被看作賤業(yè)。

        這句原作“面目多塵”,劉兆吉在《關(guān)于孤兒行》一文中說,句末可能脫“土”字,茲據(jù)補。

        視馬:照看騾馬。

        高堂:正屋,大廳。

        行:復(fù)。。骸叭ぁ弊值氖∥模蝗,古同“趨”,急走。

        手為錯:是說兩手皴裂如錯石(磨刀石)。一說,“錯”應(yīng)讀為“皵”(què雀),皮膚皴裂。

        菲:與“屝”通,草鞋。

        愴愴:悲傷貌。一說,倫愴應(yīng)讀為“蹌蹌”,疾走之貌。履霜:踏著冬霜。

        腸:即“腓腸”,是足脛后面的肉。

        渫渫:淚流貌。

        復(fù)襦:短夾襖。

        黃泉:猶言“地下”。這三句是說活在世上受苦,還不如早點死去,到地下去跟隨在父母身邊。

        將是瓜車:推著瓜車。將,推。是,此,這。

        反覆:同“翻覆”。

        蒂:瓜蒂。俗話“瓜把兒”。

        獨且:據(jù)王引之說,“獨”猶“將”;“且”,句中語助詞。

        校計:猶“計較”。這四句是說,我要趕快回家,希望你們將瓜蒂還給我,因為哥嫂待我刻薄,又要有一番爭吵。

        里中:猶言“家中”。譊譊:吵鬧聲。這句是說孤兒遠遠就聽到兄嫂在家中叫罵。

        將與:捎給。

        詩文賞析

        此篇通過孤兒對自己悲苦命運和內(nèi)心哀痛的訴述,真實有力地描繪了了社會的人情冷漠與人們道德觀念的扭曲,揭露了社會關(guān)懷與信任基礎(chǔ)解體前的黑暗與冷血,是一首具有強烈的人道主義感染力的優(yōu)秀詩作。

        全詩分為三部分:一、首三句孤兒慨嘆自己偶然生在世上,偏偏數(shù)他命苦!坝觥笔恰芭肌钡募俳瑁坝錾币馑贾^偶然而生。以慨嘆之語帶起全篇,一開始就引人進入充滿悲劇氣氛的情境之中。二、“父母在時”至“當興校計”,歷敘孤兒年年月月、無休無止地遭受兄嫂種種虐待,是詩的主體部分。三、“亂”詞以孤兒不堪兄嫂折磨的絕望心緒作結(jié),既貫連第二部分的敘事,又與第一部分慨嘆之詞遙為呼應(yīng)。

        其中第二部分又可分為這樣三段:

        第一段從“父母在時”至“孤兒淚下如雨”。孤兒的生活以父母去世為界線分成截然不同的兩個時期。“乘堅車,駕駟馬”,未必完全是實際情形的寫照,更可能是孤兒在留戀昔日安樂生活時產(chǎn)生的一種心理映象,但也說明了他當年在家中嬌子的地位。父母死后,他即刻淪為兄嫂不化錢雇用的奴婢仆役!澳系骄沤,東到齊與魯”,是訴說他行賈路途遙遠!邦^多蟣虱,面目多塵土”,正寫出他一路上餐風(fēng)宿露的艱辛?墒呛D月回到家中,他卻“不敢自言苦”,兄嫂的冷酷和孤兒的畏懼,由此可見。前人指出:“苦極在不敢自言!保ㄗT元春評語,《古詩歸》卷五)深中其微;丶液螅聝旱貌坏狡绦菹,兄嫂又將一大堆繁重的家務(wù)推到他身上,剛在“高堂”置辦好飯菜,又趕緊奔向“殿下堂”去照管馬匹!靶小币馑际菑(fù),“取”通趨,意謂急走。用“行取”二字將“辦飯”和“視馬”二件活連在一起,于不間斷中更顯出促迫和匆忙,如見孤兒氣喘吁吁不堪勞累之狀。孤兒生活從“乘堅車,駕駟馬”淪為“行賈”、“視馬”,今昔對照異常鮮明,這比單單狀說諸般苦事,更能激起心靈的震蕩。

        第二段從“使我朝行汲”至“下從地下黃泉”。孤兒冒寒到遠處取水,朝出暮歸。他雙手為之皴裂,腳上連雙草鞋都未穿,踩著寒霜,心中哀切。更有甚者,覆蓋在寒霜下的荊棘無情地扎進他的腿,拔去后,其刺卻折斷在脛肉中,劇痛難忍,這使孤兒更加悲哀,淚涕漣漣(“渫渫”,水流貌;“累累”,不斷)。兄嫂只把他當作供使喚的工具,從未關(guān)心過他的寒暖,他冬天沒有短夾襖御寒,夏天沒有單衣遮體。詩中“足下無菲”、“冬無復(fù)襦,夏無單衣”,三個“無”字概括了孤兒一年四季衣著襤褸不完的苦狀。他的生活毫無樂趣,因此產(chǎn)生了輕生的念頭。如果說第一段“淚下如雨”尚表現(xiàn)為一種哀感,第二段“下從地下黃泉”則已經(jīng)轉(zhuǎn)為厭生,這表明孤兒的心緒朝著更消沉的方向作了發(fā)展。

        第三段從“春氣動”至“當興校計”。陽和流布,綠草萌芽,從寒凍中蘇醒過來的大自然出現(xiàn)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然而孤兒的生活卻依然是那祥困苦,三月里他要采桑養(yǎng)蠶,六月里又要收菜摘瓜,這是言其大端。詩歌接著敘述收瓜一事,筆筆生哀。孤兒受兄嫂驅(qū)迫去收瓜是一悲;年幼體弱,不堪其勞,致使瓜車翻倒,此又一悲;路人不予相助,反而趁機白吃其瓜,此更是一悲。孤兒本當斥責(zé)路人不義之行,然身單力薄,不足與之抗衡,只好轉(zhuǎn)而苦苦哀乞于人;然而,值此社會崩潰之際,誰還跟你講仁義道德、仁義親愛,不僅不幫忙反而乘亂搶瓜,社會的冷漠與人情的淡薄可見一斑。這也是對我們當今社會的一種警示吧!作者如此周詳委折,描寫入微,極狀孤兒悲苦,嚴厲抨擊了社會與人性的黑暗面,是漢樂府成功運用細節(jié)敘述故事、刻畫人物突出的一例。

        這一段與最后的“亂”詞敘事連貫,并反映出孤兒心理的進一步變化。孤兒哀乞路人還他瓜蒂,好讓他帶回家去點數(shù),冀望因此而減輕兄嫂對自己的貴罰!蔼毲壹睔w”,是說孤兒要(“獨”即將要)趕快回家去,以便在兄嫂風(fēng)聞覆瓜之事前向他們說明事由。然而當他走近居地,已聽見兄嫂“譊譊”怒罵聲——他們已經(jīng)得知此事,不會再聽孤兒的解釋,等待他的兇毒的后果可想而知。孤兒在投訴無門的境況下,再一次想到已故的父母,想到輕生,這與前面“父母已去”和“下從地下黃泉”相互回應(yīng),同時也表現(xiàn)出孤兒覆瓜之后,其心理由僥幸到絕望的急劇轉(zhuǎn)變。

        全詩采用第一人稱講述的方式,較完整地反映出孤兒命運的線型流程。作品藝術(shù)上的這種構(gòu)思與主人公孤兒的身份正相適宜,因為孤兒的痛苦不僅表現(xiàn)在他平時干活的繁重勞累,還反映在他無人可與訴說,無人愿與交談的孤獨處境;他的痛苦也不單是來自一時一地突發(fā)的事端,在長年累月供人驅(qū)使和遇到的大量瑣碎細事中都無不伴有他哀痛的淚水。故作者選擇自述方式,通過許多生活瑣事來反映孤兒痛苦的一生,更具有真實感。

        此詩還有一個特點,講述者話題中心比較分散。一會兒寫不堪兄嫂使喚,一會兒寫他自己體貌瘦羸齷齪,衣飾不完,一會兒寫郁結(jié)心頭的悲愴怨怒,這三部分內(nèi)容依次出現(xiàn)構(gòu)成一個周期,整首詩主要就由它們回復(fù)迭現(xiàn)的變化而組成。孤兒話題中心的分散,一方面反映了他因痛苦而變得煩亂無緒的心境,另一方面,這種講述方式正是智力尚弱的未成年人談話的特點,與他的年齡恰好相合。

        作品語言淺俗質(zhì)樸,句式長短不整,押韻較為自由,具有明顯的口語型詩歌的特征。

      經(jīng)典古詩詞2

        銹針刺破紙糊窗,引透寒梅一線香。

        螻蟻也知春色好,倒拖花片上東墻。

        《梅花》譯文

        用繡花針刺破紙糊的窗戶,引入梅花的一線清香。螞蟻也知道春天的美好,倒拖著梅花的花瓣往東墻爬。

        《梅花》賞析

        宸濠翠妃的這首詩,用了敏銳的審美情趣、充滿童趣的觀察視角,細膩傳神,堪稱不可多得的詠梅佳作。

        詩人運用側(cè)面描寫,通過捅破紙窗、引透寒香,隔紙看梅,螻蟻拖花,寫出了可梅花盛開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梅花的喜愛之情。

        女子向往春色,禁不住用繡針刺破一點窗紙,卻驚奇發(fā)現(xiàn),滿園春色撲面而來,梅花香氣透過紙窗,沁人心脾。而螞蟻也似乎“聞香而動”,在春日里忙碌,倒拖梅花花片上了東墻。

        “刺破””“引透”“倒拖”幾字,恰似一個個小小細膩的片段,把春色之濃之嫵媚,以及對春的向往,表達的'淋漓盡致。

        與歷來的詠梅詩相比,這首詩,以新穎的角度,細膩的筆法,表現(xiàn)了獨特的意趣。這首詩構(gòu)思巧妙,主人公歌詠梅花,始終不從正面描寫,無論是捅破窗洞,引透寒香,還是隔紙看梅,螻蟻拖花,都在側(cè)面點染,形成一句一折,句句間隔之勢,然毫無“隔靴搔癢”之感,反覺疏而不淡,興味盎然。此詩從小處入筆,觀察細微,情思宛轉(zhuǎn),意態(tài)悠閑,這種審美情趣和作者的宮廷貴婦身份是頗為契合的。

        《梅花》鑒賞

        首句用“繡針刺破紙糊窗”,既點明了主人的女子身份,又暗示賞梅地點系在室內(nèi),前人詠梅詩句,如陸凱的“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贈范曄》)。陸游的“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卜算子·詠梅》)。何應(yīng)龍的“云繞前岡水繞村,忽驚空谷有佳人”(《見梅》)。作者都是身處戶外,直接觀物而得,而此詩別出心裁,主人捅破窗紙,隔室從孔縫窺看,所見者如何呢?這個問題,詩人并不忙于回答,而是先折一筆,“引透寒梅一線香”,使人未見其形,先聞其香。香味因從縫隙透入,所以縷縷如線,而由一也已即能得其香味,可見梅香之濃郁了。若從紙洞向外看,自可見寒梅盛開,一派生機勃勃的早春景象,但主人公對這樣常見的套路已不感興趣,她將視點集中在東墻一隅:原來,一只小小的螻蟻正拖著一片梅花往墻上爬著。

        這一“倒拖花片上東墻”的情形,本屬無情無意的自然現(xiàn)象,但經(jīng)詩人“螻蟻也知春色好”的妙筆點染,頓成一幅充滿詩意生趣的精彩畫面。梅花不僅有傲霜斗雪的品格,而且以自己開放,報道著春天的信息,因此人們詠梅,往往寄托著對春天的欣喜,所謂“試向林梢親手折,早知春意逼人來”(馮山《山路梅花》)是也。這里,詩人借螻蟻拖花之舉,曲曲傳出對梅花的喜愛,即清新生動,又含蓄有味。試思,自然界蟲蟻尚知春天之美好,梅花之可貴,那么,作為萬物之靈的人們不更應(yīng)該珍視這早春的信使嗎?

        《梅花》作者簡介

        翠妃即宸濠翠妃,朱宸濠的妃子,南昌人,《堅瓠巳集》載道:“宸濠寵甚,翠妃者,居綠英宮,宮飾綠。翠能吟善畫,尤被寵幸,尤《梅花》此作甚為濠所賞。

      經(jīng)典古詩詞3

        1、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荀子勸學(xué)》

        2、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 《呂氏春秋誠廉》

        3、精誠所加,金石為開。 ——《后漢書光武十王列傳》

        4、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 蘇 軾《晁錯論》

        6、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 屈 原《離騷》

        7、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蓋棺! 陸 游《病起》

        8、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 屈 原《卜居》

        9、若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 曹 學(xué)《蜀中廣記上川南道彭山縣》

        10、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

        11、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 ——《格言聯(lián)璧處事》

        12、不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呂 坤《呻吟語應(yīng)務(wù)》

        13、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約,而敗于奢靡。 —— 陸 游

        14、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盾髯尤逍А

        15、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队(xùn)俗遺規(guī)》

        16、堅志而勇為,謂之剛。剛,生人之德也。——《練兵實紀剛復(fù)害》

        17、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 曹 植《白馬篇》

        18、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 —— 顧炎武

        19、丈夫不報國,終為愚人! 陳恭尹《射虎射石頭》

        20、時危見臣節(jié),世亂識忠良! 鮑 照《代出自薊北門行》

      經(jīng)典古詩詞4

        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jīng)·鶴鳴》

        2、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漢樂府民歌《君子行》

        3、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漢樂府民歌《城中謠》

        4、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唐.李紳《憫農(nóng)》

        5、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煥《登鸛雀樓》

        6、人事有代謝,往事成古今——唐.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

        7、草木本無意,榮枯自有時——唐.孟浩然《江上寄山陰崔少府國輔》

        8.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唐.韓愈《調(diào)張籍》

        9、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10、物情無巨細,自適固其常——唐.杜甫《夏夜嘆》

        11、萬物興歇皆自然——唐.李白《日出行》

        12、人生七十古來稀——唐.杜甫《曲江》

        13、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唐.岑參《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14、寅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少年——唐.李白《上李邕》

        15、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唐.羅隱《蜂》

        16、爾曹身為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唐.杜甫《戲為六絕句》

        17、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宋.王安石《登飛來峰》

        18、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宋.蘇軾《題西林壁》

        19、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宋.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20、生到處知何似,應(yīng)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fù)計東西——宋.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

        21、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宋.蘇軾《水調(diào)歌頭》

        22、從來好事天生儉,自古瓜兒苦后甜——元.白樸《陽春曲、題情》

      經(jīng)典古詩詞5

        這段時間,因為要備戰(zhàn)模擬考試,班級里的氣氛變得緊張起來。仿佛做不完的作業(yè)讓許多同學(xué)都變得無精打采,像霜打了的茄子。

        今天下午的語文課上,語文老師輕快地走進教室,掃視了講臺下的我們一眼,笑容可掬地說:“把語文書收起來吧!今天,我們來一場古詩詞大賽!

        “古詩詞大賽?”同學(xué)們在座位上竊竊私語起來,教室里響起了低低的議論聲。“安靜,不要聒噪!”語文老師拍了一下桌子,同學(xué)們立刻安靜下來望著她,眼中帶著幾分期待。

        “規(guī)則就是,我在黑板上寫一個字,你們舉手說出包含這個字的古詩詞。要求是古代詩詞,也就是清朝以及之前的,民國時期以后的不算,”老師清晰地講解了規(guī)則,“現(xiàn)在按照座位排布,把我們班同學(xué)分成四組。按照順序從一到四組一次回答。在10秒鐘內(nèi),如果沒有人舉手,就算棄權(quán)!

        比賽開始了,同學(xué)們都摩拳擦掌。黑板上的字是“人”,第一組的厲旭舉手說道:“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崩蠋燑c點頭,在黑板上第一組的記分板下畫了一筆!胺凵硭楣菧啿慌,要留清白在人間!薄叭擞斜瘹g離合。”“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薄

        起初各個小組都不甘示弱,舉手發(fā)言?珊镁安婚L,很快我們的“儲備”就面臨危機,已經(jīng)開始有小組棄權(quán)了。

        輪到第四組,李沐風(fēng)說:“人間正道是滄桑!崩蠋燑c了點頭,又搖了搖頭:“這是毛主席的詩詞,也是句好詩,可惜不符合標準!苯K于,大家挖空心思也想不出什么相關(guān)的詩句了,不禁面面相覷。教室里的空氣仿佛靜止了,老師笑了笑,道:“楊家有女初長成,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

        “啊呀,還有這句……”幾位同學(xué)懊惱地嘆息著。

        在熱烈又緊張的氣氛中,一堂課也走向了尾聲。老師看看黑板上的統(tǒng)計記錄,宣布第三組拔得頭籌,又笑著問:“怎么樣,是不是書到用時方恨少?”我們都連連點頭。

        這一堂別開生面的語文課,讓我們在緊張的復(fù)習(xí)階段放松了心情,又寓教于樂,復(fù)習(xí)鞏固了我們學(xué)過的古詩詞。更重要的是,我深切體會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意義,平時多積累古詩詞,考試作文時就不會搜腸刮肚無話可說了。

      經(jīng)典古詩詞6

        1、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钋逭铡度鐗袅畛S浵と漳骸

        2、當軒對尊酒,四面芙蓉開!蹙S《臨湖亭》

        3、友人致電來,邀我游苑址。斜風(fēng)雨數(shù)點,新月柳幾枝。行到近春園,立觀荷花池。蓮花迎我至,婀娜我自癡!对L蓮》

        4、錦帶雜花鈿,羅衣垂綠川。問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蓮。遼西三千里,欲寄無因緣。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鮮。——吳均《采蓮》

        5、荷花開后西湖好,載酒來時,不用旌旗,前后紅幢綠蓋隨。畫船撐入花深處,香泛金卮,煙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歸!獨W陽修《采桑子》

        6、棹動芙蓉落,船移白鷺飛!捑V《采蓮曲》

        7、菊暗荷枯一夜霜!K軾《浣溪沙詠橘》

        8、東望鞭芙縹緲,寒光如注!獎⒊轿獭豆鹬ο愦岛嵢巳ァ

        9、菱葉縈波荷飐風(fēng),荷花深處小船通。——白居易《采蓮曲》

        10、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馈锻3睎|南形勝》

      經(jīng)典古詩詞7

        [宋]蘇軾

        故園多珍木,翠柏如蒲葦。

        幽囚無與樂,百日看不已。

        時來拾流膠?一作肪,未忍踐落子。

        當年誰所種,少長與我齒。

        仰視蒼蒼干,所閱固多矣。

        應(yīng)見李將軍,膽落溫御史。

        問淵明?或曰:東坡此詩與淵明反,此非知言也。

        蓋亦相引以造意言者,未始相非也。

        元祐五年十月十四日。

        子知神非形,何復(fù)異人天。

        豈惟三才中,所在靡不然。

        我引而高之,則為星斗懸。

        我散而卑之,寧非山與川。

        三皇雖云沒,至今在我前。

        八百要有終,彭祖非永年。

        皇皇謀一醉,發(fā)此露槿妍。

        有酒不辭醉,無酒斯飲泉。

        立善求我譽,饑人食饞涎。

        委運憂傷生,憂一作運去生亦還。

        縱浪大化中,正為化所纏。

        應(yīng)盡便須盡,寧復(fù)事此言。

      經(jīng)典古詩詞8

        我喜歡上古詩詞,緣于去年暑假——“丁零零——”上課鈴聲響了,我走進培訓(xùn)中心的教室,看到一個高個子老師在向我們招手。咦?是位新老師!

        進了教室,桌上已經(jīng)堆滿了資料。我定睛一看,嚇了一跳!上面居然是一首首很長的古詩詞,頓時,我對這個戴黑框眼鏡、穿著運動服,看上去十分陽光的陌生老師有點反感。

        “這未免太可怕了吧,我從沒背過這么長的古詩詞,這可咋辦呢!”同學(xué)們此時也議論紛紛:“。∵@么長!生詞這么多!”“讓人還活不活了!”“唉!”教室里亂得像一鍋粥。

        “安靜!安靜!”高個子老師一邊維護著紀律,一邊向我們介紹自己。當老師轉(zhuǎn)身在黑板上寫下:“《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作者辛棄疾(南宋)”時,我們還在交頭接耳。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老師開始朗誦。渾厚的男中音,抑揚頓挫,聲音還蠻好聽!老師一邊朗誦,一邊假裝呼喚馬兒,然后向前大跨幾步,騎上馬兒,拉開弓箭,飛奔起來。

        此時,我們安靜下來;秀遍g,我們好像看到了古戰(zhàn)場上塵土飛揚,戰(zhàn)馬跑得飛快,弓箭像驚雷一樣,震耳離弦。聽著老師繪聲繪色的講解,看著老師形象逼真的表演,我們對這首詞漸漸地熟悉起來。

        回到家后,我開始背誦這首詞。咦?背誦起來怎么不像以往那么難了!我好像殺敵在戰(zhàn)場,飛跑的的盧馬,離弦的弓箭……一幅幅畫面閃現(xiàn),我越背越流暢。接下來的幾次古詩詞課,我都能出色地完成背誦作業(yè),還得到了老師的表揚。

        我忍不住對這個高個子老師好奇起來,于是向媽媽打聽。媽媽告訴我:高個子老師是暑假來培訓(xùn)機構(gòu)實習(xí)的,他在美國留學(xué),成績優(yōu)秀,每學(xué)期每科考試基本都是A。他在出國前別說一般的古詩詞了,連《論語》都能倒背如流,他還經(jīng)常給美國的同學(xué)用英語講解中國的古詩詞呢!

        從此,我越來越喜歡高個子老師給我們上古詩詞課,漸漸地也喜歡上了古詩詞。

        我喜歡李白“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共銷萬古愁”的放蕩;也喜歡杜甫“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懷古幽思;更喜歡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曠達情懷。

        我喜歡《蜀道難》中“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的高峻險要;也喜歡《憶江南》中“日出江南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山川如畫;更喜歡《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雄奇壯闊。

        我喜歡《琵琶行》中的高妙琴藝,喜歡《綠腰》中的曼妙舞姿,喜歡《陋室銘》中的精神書屋……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痹里w的《滿江紅》,讓我讀懂了他的一片忠誠。面對酷刑,岳飛袒出后背,只見四個大字:“精忠報國”。面對逼供,岳飛大筆一揮,又只四個字:“天日昭昭”。最后,岳飛殞命風(fēng)波亭,卻死而無憾。

        因為喜歡,我讀懂了許多歷史人物,因為喜歡,我讀懂了古詩詞蘊含的文化。古詩詞是我們祖先們的智慧結(jié)晶,是中國文化的精髓,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在古詩詞的清香里,我枕香而臥……

      經(jīng)典古詩詞9

        1、一雁下投天盡處,萬山浮動雨來初!濉げ樯餍小兜菍氭臉恰

        2、騰云似涌煙,密雨如散絲。--晉·張協(xié)《雜詩十首》

        3、青箬笠,綠蓑衣,斜風(fēng)細雨不須歸。——張志和《漁歌子》

        4、粉蝶雙雙穿檻舞,簾卷晚天疏雨!跽稹肚迤綐贰

        5、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6、柳枝經(jīng)雨重,松色帶煙深。——唐·張謂《郡南亭子宴》

        7、風(fēng)如拔山努,雨如決河傾!巍り懹巍洞箫L(fēng)雨中作》

        8、雨急山溪漲,云迷嶺樹低。——唐·戴叔倫《宿靈巖寺》

        9、山河破碎風(fēng)飄絮,身世浮塵雨打萍!纤巍の奶煜椤哆^零丁洋》

        10、風(fēng)雨如晦,雞鳴不已!对姟む嶏L(fēng)·風(fēng)雨》

      經(jīng)典古詩詞10

        古詩原文

        相對真成泣楚囚,遂無末策到神州。

        但知繞樹如飛鵲,不解營巢似拙鳩。

        江北江南猶斷絕,秋風(fēng)秋雨敢淹留?

        低回又作荊州夢,落日孤云始欲愁。

        譯文翻譯

        與朋友們相會,我傷心地發(fā)現(xiàn),我們真的成了當年的過江諸人,以淚洗面,一個個憂心忡忡,可又想不出救國的良策。

        我就像那繞樹飛鳴的烏鵲,找不到個棲息的地方;又如同無能的鳩,沒法謀造個安定的巢穴。

        江北江南,相望不遠,也已音訊斷絕;在這秋風(fēng)秋雨中,我又怎能在吳興滯留歲月?

        傷心流連,我想找個有力的朋友避亂托身,卻只是夢想;抬起頭,眼見那天邊夕陽西墜,孤云飄浮,禁不住憂愁悱惻。

        注釋解釋

        吳興:今浙江湖州市。

        楚囚:用《左傳·成公九年》楚人鐘儀被俘事,后世以之代指囚犯或處境窘迫的人。《世說新語·言語》載:晉室南渡后,士大夫多在好天聚會新亭,周嘆息說:“風(fēng)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大家相視流淚。只有王導(dǎo)說:“當共戮力王室,克復(fù)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

        末策:下策。

        營巢:筑巢。

        拙鳩:《禽經(jīng)》:“鳩拙而安!睆埲A注說鳩即鳩,四川稱為拙鳥,不善營巢。

        羈留;逗留。

        荊州:在今湖北。這里當用漢末王粲見天下大亂,遂去荊州依托劉表事。

        創(chuàng)作背景

        曾幾是大詩人陸游的老師,他不僅寫了許多帶有江西詩派詩風(fēng)特點而又清通新巧的小詩,也寫了不少感情深沉、憂國傷時的愛國詩篇,這些都給陸游以很大的啟迪。這首詩是曾幾住在吳興時所寫,是他愛國詩篇中很有代表性的篇章。

        詩文賞析

        詩首聯(lián)用《世說新語》中過江諸人的典故,說自己今天再也沒想到會和當年過江諸人一樣,作楚囚相對,為國家淪喪而傷心,但對挽救國家命運卻拿不出什么辦法來。詩既表現(xiàn)自己對現(xiàn)狀及前景的哀怨憤慨,也因己及人,感嘆朝中大臣也都個個束手無策。詩用“真成”、“遂無”加重語氣,流露出極大的無奈。

        次聯(lián)由國事的傷感轉(zhuǎn)到自己的處境,在格調(diào)上與前保持一致。詩用了兩個比喻,一說自己像盤旋繞枝的烏鵲,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無枝可依”句意,寫自己顛沛流離,無處棲托,表示惆悵與不平。一說自己像不會筑巢的鳥兒,用鳩不會營巢的典故,自嘆無能,沒法為自己謀個安樂窩,對中原淪陷后,由于自己不善逢迎,沒人援引,從而生活困難表示不滿。兩句都用鳥的典故,為詩家忌諱,但曾幾因為用得很活,密切自己“寓居吳興”的感受,所以沒有粗疏谫劣之病。

        第三聯(lián)直承首聯(lián),寫憂國之情。過江諸人對泣新亭,嘆神州陸沉,是往事,也是眼前的實事。第一聯(lián)寫了無力挽回國家傾覆的命運,這聯(lián)直寫國家淪亡后的狀況。如今江北江南,音訊斷絕,成了兩個世界,眼前的秋風(fēng)秋雨,是何等的凄清,自己又怎能長久淹留這里呢?秋風(fēng)秋雨,既可看作實事,表現(xiàn)自己悲秋的愁悶,也可看作國家的象征,這番蕭殺的狀況,正同眼前國家面臨的局勢,怎能不使人憂慮萬分、感慨系之呢?這一聯(lián)格調(diào)輕快,在流動婉轉(zhuǎn)中包含沉重的感傷。這樣造語,顯得情深意長,是曾幾詩的特長,也是他最喜歡用的句型,如他在《發(fā)宜興》的第三聯(lián)也這樣寫:“觀山觀水都廢食,聽風(fēng)聽雨不妨眠!敝苯訉W(xué)黃庭堅名句“春風(fēng)春雨花經(jīng)眼,江北江南水拍天”(《次元明韻寄子由》)。由此可見曾幾對江西詩派的繼承關(guān)系。

        尾聯(lián)宕開一層。國事如此,家事如此,自己又漂泊落魄如此,詩人不由得徘徊低迷,心懷郁郁。想要依靠某個有權(quán)勢的人,如王粲投靠劉表一樣,獲得暫時的安定,也是夢想,他放眼遙天,只見到夕陽西下,孤云飄浮,不覺油然而生愁意。“落日孤云”在這里是寫景,也是詩人的自我寫照,他感到自己正像黃昏中飄浮的一朵云彩,不知何處是歸宿。這樣一結(jié)語意雙關(guān),余情不盡。

      經(jīng)典古詩詞11

        [宋]鄧肅

        醉中飛夢到神清,夜半高樓借水明。

        下瞰寒溪凝水晶,孺子相呼同濯纓。

        樓上天人百寶瓔,瑞色天香充棟楹。

        步云一曲語春鶯,千山洗空煙霧橫,

        酒醒簾外竹陰行,夜風(fēng)更為芭蕉生。

        愁腸起向謫仙呈,夢境憑君指顧成。

        一開后堂花柳盈,香肌可萬六出霙。

        佩玉步蓮不自輕,寒眼那能更指令。

        春蔥斜捧玉壺傾,真珠紅滴濃無聲。

        一醉花間豈易營,歸來十日寸心縈。

        蘭亭家風(fēng)類帝京,為余亦復(fù)出花城。

        柳腰隨風(fēng)萬里征,安焉不復(fù)數(shù)歸程。

        坐令鐵心宋廣平,夜揩醉眼賞梅英。

        歌燕舞趙藝更精,遏云回雪未可評。

        人間不復(fù)數(shù)娥嬴,神仙游戲肉眼驚。

        我生不顧萬鐘榮,對花有酒即蓬瀛。

        高會何須四者并,赤腳亦能寫高情。

        最恨蘇公世公卿,家聲往往九夷傾。

        風(fēng)流陣中卻寢兵,酒甌但借鄰姬擎。

        何日高堂鐘鼓鳴,如我心醉如春酲。

      經(jīng)典古詩詞12

        中國人之所以對月亮情有獨鐘,也許是因為月亮那種特殊的質(zhì)感、獨到的美麗。它是柔和的,它是清澈的,它是圓潤的,更重要的是,它是不斷變化的。

        我們想想看:在初一,古人稱為“朔”的日子里,我們幾乎看不見月亮;初二以后,細細的一點點月痕露出它的內(nèi)芽,然后逐漸豐滿圓潤;直到十五,古人稱為“望”的時候,它如同冰輪,如同瑤臺的鏡子,變得那么豐滿,那么圓潤。月亮周而復(fù)始地變化著。從“朔”,經(jīng)過“望”,再抵達“朔”,完成一個循環(huán),就是一個月。這就是中國的陰歷。月亮的這個周期,是一種循環(huán),隱喻著一種不死的精神。大家最常聽到的關(guān)于月亮的神話,就是“嫦娥奔月”——因為吃了長生不死之藥,嫦娥飛到天上,居住在月宮;在月亮上有一棵婆娑的桂樹,吳剛一斧接一斧地砍著這棵樹,樹砍而復(fù)合,合而復(fù)砍。所以,月亮代表著一種流轉(zhuǎn)循環(huán)的永恒與輪回。

        在中國的哲學(xué)里,月亮的這種變化是一個主題,甚至可以說,認識明月是中國哲學(xué)的一個命題:大地之上的天空,黑夜的月亮和白晝的太陽形成平衡,它們的形象被遠古的中國人提煉為“陰”與“陽”。中國人講究陰陽平衡,《周易》說:“一陰一陽之謂道。”世界上的一切匹配都在平衡之中,“廣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陰陽之義配日月。”太陽是什么樣子?我們每天迎著東升旭日去上班去工作,看見的一輪太陽永遠是穩(wěn)定的,熱烈的,圓滿的。它永遠給予你光和熱,給予能量,促使人們發(fā)奮進取。中國人從太陽那里學(xué)到了一種進取心。

        但是在月亮之下,我們總是在休息,在獨處,或者沉沉睡去,忽略了這一輪萬古明月。就在一片寧靜之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月亮高懸在空中,它的陰晴圓缺,有著諸多面目,和太陽的永恒形狀不一樣。在它的周期性變化里,在它的陰晴圓缺中,我們品味著時光的承轉(zhuǎn)流變,命運的悲歡離合,我們學(xué)到了平常心。

        人向太陽學(xué)會了進取,在這個世界上可以奮發(fā),可以超越;人向明月學(xué)會了沉靜,可以以一種淡泊的心情看待世間的是非坎坷,達到自己生命的一種真正的逍遙。

        人得意的時候更多是在太陽下花團錦簇、前呼后擁,而在失意的時候,才知道明月入心!罢账麕自S人腸斷,玉兔銀蟾遠不知。”月宮的玉兔銀蟾真知道人間的心事嗎?其實,只是人生有恨,在中秋月夜都被明月勾出來了而已。

        蘇東坡也有一首《中秋月》:“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zhuǎn)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币砸环N忐忑的憧憬,從暮云沉沉的時候就在企盼,云彩漸漸消歇下去,清寒之光流溢出來,終于,皎皎的月輪,仿佛潔白玉盤,在靜謐的天空緩緩轉(zhuǎn)動。面對這樣的美景,詩人的心居然有一絲隱隱的疼痛,隱隱的不甘,“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這美麗的夜晚終將會過去,相比起顛簸的人生,這種美麗是何等短暫,多么希望人生像今夜一樣“長好”。《诿髂,再見明月的時候,我已不知身在何方。為什么人人都說中秋月好?就是因為它太難得,太美麗,太短暫,而為了這一刻皎潔圓滿,人心又要經(jīng)過多少不同形態(tài)的殘缺?

      經(jīng)典古詩詞13

        1、詩按音律分,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古體詩和近體詩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從詩的音律角度來劃分的。

        (1)古體詩:包括古詩(唐以前的詩歌)、楚辭、樂府詩!案琛薄案栊小薄耙薄扒薄斑省钡裙旁婓w裁的詩歌也屬古體詩。古體詩不講對仗,押韻較自由。古體詩的發(fā)展軌跡:《詩經(jīng)》→楚辭→漢賦→漢樂府→魏晉南北朝民歌→建安詩歌→陶詩等文人五言詩→唐代的古風(fēng)、新樂府。

       。2)近體詩:與古體詩相對的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是唐代形成的一種格律體詩,分為兩種,其字數(shù)、句數(shù)、平仄、用韻等都有嚴格規(guī)定。

       、僖环N稱“絕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簡稱五絕,七言的簡稱七絕。

       、谝环N稱“律詩”,每首八句,五言的簡稱五律,七言的簡稱七律,超過八句的稱為排律(或長律)。

       。3)詞:又稱為詩余、長短句、曲子、曲子詞、樂府等。其特點:調(diào)有定格,句有定數(shù),字有定聲。字數(shù)不同可分為長調(diào)(91字以上)、中調(diào)(59~90字)、小令(58字以內(nèi))。詞有單調(diào)和雙調(diào)之分,雙調(diào)就是分兩大段,兩段的平仄、字數(shù)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單調(diào)只有一段。詞的一段叫一闋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闋、上闋、上片,第二段叫后闋、下闋、下片。

       。4)曲:又稱為詞余、樂府。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散曲興起于金,興盛于元,體式與詞相近。特點:可以在字數(shù)定格外加襯字,較多使用口語。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數(shù)(套曲)兩種。

        2、按內(nèi)容來分類: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詠物詩、悼亡詩、諷諭詩。

       。1)詩眼:“詩眼”一詞最早見于北宋。蘇軾詩云:“天工忽向背,詩眼巧增損。”詩眼是詩歌中最能開拓意旨和表現(xiàn)力最強的關(guān)鍵詞句。詩眼是理解詩歌的一把鑰匙,抓住了詩眼,明白了主旨,可以有效地幫助解題。王安石“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用“綠”字而不用“到”“過”“入”“滿”等字,是取“綠”字的色彩,增強了文章的形象性。

        (2)煉字:煉字,修辭方法之一,即根據(jù)內(nèi)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選最貼切、最富有表現(xiàn)力的字詞來表情達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當?shù)淖衷~,貼切生動地表現(xiàn)人或事物。古人作詩,常常出現(xiàn)“吟安一個字,捻斷數(shù)莖須”的意境。

       。3)意象:所謂意象,就是客觀物象經(jīng)過創(chuàng)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種藝術(shù)形象。簡單地說,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來寄托主觀情思的客觀物象。在比較文學(xué)中,意象的名詞解釋是:所謂“意象”簡單說來,可以說就是主觀的“意”和客觀的“象”的結(jié)合,也就是融入詩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賦有某種特殊含義和文學(xué)意味的具體形象。簡單地說就是借物抒情。

        (4)表現(xiàn)手法:表現(xiàn)手法從廣義上來講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辭和表達思想感情時所使用的特殊的語句組織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體地可以由點到面地來抓它的特殊表現(xiàn)方式。

        注:又因為現(xiàn)代的語文已不太注重表現(xiàn)手法與表達技巧的區(qū)分,可認為二者是統(tǒng)一的。但如果要嚴格區(qū)分表現(xiàn)手法從屬于表達技巧。托物言志、寫景抒情、敘事抒情、直抒胸臆、對比、襯托、烘托、卒章顯志、象征、想象、聯(lián)想、照應(yīng)、寓情于景、反襯、托物起興、美景襯哀情、渲染、渲染環(huán)境、虛實結(jié)合、點面結(jié)合、動靜結(jié)合、以動襯靜、伏筆照應(yīng)、設(shè)置懸念、側(cè)面描寫、正面描寫、直接抒情、間接抒情、修辭格、字詞錘煉、以小見大、句式選擇等。

        古詩文閱讀原則:

        一、抓詩眼、抓意象、明意境

        1、詩眼詩歌是語言的藝術(shù),古人寫詩特別講究“煉字”。一句詩或一首詩中最傳神的一個字、一個詞,一般是動詞、形容詞。如“悠然見南山”中的“見”字,“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等等,使詩歌生動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詩作中作者所寫之景、所示之物,這客觀的“象”與作者借景抒情的“情”、詠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結(jié)合。 古詩詞中的意象往往是約定俗成,有規(guī)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潔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鄉(xiāng)之情;“鴻雁”是傳書的信使等等。有時詩人還會創(chuàng)造一群意象,如馬致遠的《秋思》就創(chuàng)造了11個意象,用“斷腸人”這一中心意象來表達思歸懷遠的秋思。

        3、意境是文藝作品中和諧、廣闊的自然和生活圖景,滲透著作者含蓄、豐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誘發(fā)讀者想象和思索的藝術(shù)境界。優(yōu)秀的古詩詞都創(chuàng)造了具有廣闊藝術(shù)空間的意境。詩歌意境(情景)關(guān)系往往比較多的是寓情于景、觸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點有:慷慨悲壯、雄渾蒼勁、恬淡自然、雄渾壯觀、悲壯蒼涼、孤獨冷寂等等。可見,抓住這幾個關(guān)鍵處,我們就可以穿越語言屏障,迅速觸摸到詩人的心靈世界,走進詩的藝術(shù)境界,解詩答題。

        二、掌握古詩詞基本知識

        詩歌分為古體詩(又稱“古風(fēng)”)、今體詩(又稱“格律詩”)。

        三、把握不同的詩作題材

        就詩作題材內(nèi)容的不同,古詩詞可分為寫景(抒情)詩、記事(詠懷)詩、詠史(懷古)詩、詠物(言志)詩、田園(山水)詩、邊塞(征戰(zhàn))詩等等。

        詩歌鑒賞五步法:

        【第一步】先看一下詩歌是哪一類(按表現(xiàn)手法分為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按內(nèi)容分為田園詩、邊塞詩等)古詩一般選擇唐詩宋詞,以抒情詩居多,抒情詩可分寫景抒情,借古感懷,托物言志。寫景抒情詩主要把握景和情的關(guān)系;借古感懷詩,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關(guān)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諷今;托物言志詩主要領(lǐng)悟物和志的關(guān)系,借何物顯何志,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到詩詞的后半部分去找詩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達的志)。

        【第三步】看詩詞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寫了哪些意象,這些意象構(gòu)成什么畫面,這些畫面有什么特點,對詩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這實際是景情相融,就是把握意境)。

        【第四步】做到五必看:

       、俦乜搭}目(題目常常是詩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詩的內(nèi)容);

        ②必看作者(知人論世,了解作者風(fēng)格);

        ③必看注釋(可以借此了解詩歌的感情基調(diào),難懂的知識典故,有時答案也在其中);

       、鼙乜疵洌ㄖ行木、詩眼常常在此。詩歌鑒賞也常常是名句的鑒賞);

        ⑤必看題干(題干的指向性很強,必須看清要求,必須結(jié)合原詩內(nèi)容、題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闡述概念。答案必須有針對性、指向性,一定要問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給什么,這一點非常重要,可謂重中之重)。

        【第五步】看一看詩歌運用了哪些手法,這樣古詩鑒賞就很容易做了。組織成文時一般可用這樣的表達程式:這是一首什么類型的詩,詩人攝取了哪些景物組成了怎樣一幅畫卷(或通過什么形象的描寫刻畫),從中寄寓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在藝術(shù)特色上,主要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起到了怎樣的表達效果;蜻@樣表述:這首詩采用了(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xiàn)手法)技法,寫出了(意象)的(某某)特點,表現(xiàn)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經(jīng)典古詩詞14

        1、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拍痢冻啾凇

        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李白《靜夜思》

        3、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趺帷栋酌贰

        4、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元稹《菊花》

        5、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畎住抖汕G門送別》

        6、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鸥Α洞和

        7、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拍痢督洗骸

        8、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鸥Α洞和

        9、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鸥Α洞阂瓜灿辍

        10、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R己《早梅》

        11、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2、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虾迫弧哆^故人莊》

        13、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畎住对骨椤

        14、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踔疁o《登鸛雀樓》

        1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畎住鹅o夜思》

        16、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趺帷赌贰

        17、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篷纭逗埂

        18、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獜埿瘛短一ㄏ

        19、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諟Y明《飲酒·其五》

        20、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21、颯颯西風(fēng)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S巢《題菊花》

        22、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钋逭铡断娜战^句》

        23、為賦新詞強說愁。——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24、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馈锻3薄|南形勝》

        25、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恫匪阕印ぴ伱贰

        26、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拮o《題都城南莊》

        27、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畎住锻扉T山》

        28、讀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恫匪阕印ぴ伱贰

        29、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拍痢恫辞鼗础

        30、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钌屉[《贈荷花》

        31、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辖肌兜强坪蟆

        32、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張旭《桃花溪》

        33、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王維《田園樂七首·其三》

        34、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R知章《詠柳》

        35、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R致遠《天凈沙·秋思》

        36、檻菊愁煙蘭泣露。——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37、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峨x思五首·其四》

        38、柴門聞犬吠,風(fēng)雪夜歸人!獎㈤L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39、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旄洞河魏

        40、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钋逭铡段淞甏骸ご和怼

        41、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钌屉[《錦瑟》

        42、洛陽城里見秋風(fēng),欲作家書意萬重!獜埣肚锼肌

        43、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44、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fēng)滿樓。——許渾《咸陽城東樓》

        45、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拙右住稇浗显~三首》

        46、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47、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48、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钌屉[《夜雨寄北》

        49、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K軾《定風(fēng)波·三月七日》

        50、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钋逭铡度鐗袅睢こS浵と漳骸

        51、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云栽!唧浮断碌诤笊嫌莱绺呤汤伞

        52、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鸥Α督溪毑綄せāて湮濉

        53、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畎住缎葜x脁樓餞別校書叔云》

        54、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林逋《山園小梅·其一》

        55、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畎住赌狭陝e兒童入京》

        56、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畎住对孪陋氉盟氖住て湟弧

        57、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鸥Α肚锱d八首·其一》

        58、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拙右住洞罅炙绿一ā

        59、顛狂柳絮隨風(fēng)去,輕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絕句漫興九首·其五》

        60、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K軾《惠崇春江晚景》

        61、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钪畠x《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62、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二首·其一》。

        63、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杜甫《江畔獨步尋花·其六》

        64、紅藕香殘玉簟秋!钋逭铡兑患裘贰ぜt藕香殘玉簟秋》

      經(jīng)典古詩詞15

        古詩原文

        長安大雪天,鳥雀難相覓。

        其中豪貴家,搗椒泥四壁。

        到處爇紅爐,周回下羅冪。

        暖手調(diào)金絲,蘸甲斟瓊液。

        醉唱玉塵飛,困融香汁滴。

        豈知饑寒人,手腳生皴劈。

        譯文翻譯

        長安城中大雪紛紛,鳥雀迷途難以互尋。

        富貴人家并不怕冷,椒泥涂墻壁香又勻。

        朱門處處燒著紅爐,四周放下重重羅帳。

        席上奏起玄妙樂曲,玉液瓊漿斟滿杯子。

        室內(nèi)飲宴室外大雪,人人困倦汗灑滿身。

        哪知城中饑寒的人,手腳凍裂苦苦呻吟。

        注釋解釋

        難相覓:指鳥雀互相難以尋覓。

        椒:植物名,其籽實有香味,封建社會,富貴人家常以椒末和泥涂抹墻壁,取其溫暖芳香。泥:用如動詞,以泥涂抹。

        爇(ruò):燒。

        冪:冪本作“巾”字解,這里與“幕”字相同,詩人可能是為了押韻而用了“冪”字。

        金絲:泛指樂器。絲,絲弦。金,形容絲弦的貴重。

        蘸甲:古人飲宴,酒要斟滿,舉杯喝酒時,指甲能沾到酒,這里的“蘸甲”指斟滿酒。

        醉唱玉塵飛:室內(nèi)飲宴欲舞,室外大雪飛揚,一說:席上歌者吟唱大雪紛飛的景象,亦通。玉塵,指雪。

        困融:愧倦,懶散。香汗滴:指歌者舞者滴灑香汗。

        豈知:哪里知道。

        皴(cūn):皮膚因受凍而開裂。

        詩文賞析

        張孜生當唐末政治上極其腐朽的懿宗、僖宗時代。他寫過一些抨擊時政、反映社會現(xiàn)實的篇,遭到當權(quán)者的追捕,被迫改名換姓,渡淮南逃。他的詩大都散佚,僅存的就是這一首《雪詩》。

        詩分三層:頭兩句為一層,點明時間、地點、環(huán)境;中八句為一層,揭露了“豪貴家”征歌逐舞的豪奢生活;后兩句為一層,寫“饑寒人”的貧苦。

        詩以“長安”開頭,表明所寫的內(nèi)容是唐朝京都的見聞!按笱┨臁,說明季節(jié)、天氣。雪大的程度,詩人形象地用“鳥雀難相覓”來說明。大雪紛飛,迷茫一片,連鳥雀也迷失了方向,真是冰天雪地的景象。這就為后面的描寫、對比安排了特定環(huán)境。

        以下,以“其中”二字過渡,從大雪天的迷茫景象寫到大雪天“豪貴家”的享樂生活。“搗椒泥四壁”,是把花椒搗碎,與泥混合,涂抹房屋四壁。漢未央宮有椒房殿,乃皇后所居之室。這里寫“豪貴家”以椒泥房,可以想見室內(nèi)的溫暖、芳香下華麗。

        “到處爇紅爐”兩句,寫室內(nèi)的陳設(shè)。既然是“豪貴家”,他們陳設(shè)之富麗,器物之精美,自不待言,但詩中一一撇開,僅選擇了“紅爐”“羅冪”兩件設(shè)施!凹t爐”可以驅(qū)寒,“羅冪”用以擋風(fēng)。紅爐“爇(燃燒)”而“到處”,言其多也;羅冪“下”而“周回(周圍)”,言其密也。這表明室外雪再大,風(fēng)再猛,天再寒,而椒房之內(nèi),仍然春光融融一片。

        “暖手調(diào)金絲”四句,寫“豪貴家”征歌逐舞、酣飲狂歡的筵席場面:歌女們溫軟的纖手彈奏著迷人的樂曲,姬妾們斟上一杯杯瓊漿美酒。室外雪花紛飛狂舞,室內(nèi)人們也在醉歌狂舞,直至人疲身倦,歌舞仍然無休無止,一滴滴香汗從佳人們的俊臉上流淌下來。

        詩的結(jié)尾,筆鋒一轉(zhuǎn),“手腳生皴劈”,寫“饑寒人”的手腳因受凍裂開了口子。這兩句扣住大雪天“鳥雀難相覓”這一特定環(huán)境,是作者的精心安排。在這大雪飛揚、地凍天寒的日子里,“饑寒人”還在勞作不已,為生活而奔走,為生存而掙扎。這就提出了一個發(fā)人深省的社會問題!柏M知”,很有份量,不僅是責(zé)問,簡直是痛斥。作者憤怒之情,表露無遺。

        全詩采用對比的手法。詩人先寫出長安城大雪紛飛的特定環(huán)境,再通過對在這一特定環(huán)境中“豪貴家”與“饑寒人”生活的對比突出主題,使主題鮮明。這種對比,是深深植根于現(xiàn)實生活的,和詩的內(nèi)容取得了高度的和諧與統(tǒng)一。另外,詩人又采用了白居易在其諷喻詩中常常采用的篇末點題的手法。從數(shù)量上講,詩人用了三分之二以上的篇幅描寫富貴人家的宴飲,以三幅圖畫表現(xiàn)豪門貴族的糜爛生活:富家椒房圖、羅冪紅爐圖、弦歌宴飲圖。而在篇末僅僅用了二句點出富貴人家的對立面——“饑寒人”的苦況,可以想見“譏寒人”在鳥雀都“難相覓”的情況下會是怎樣的情形,而這兩句詩又賦予前八句詩以新義,指出“豪貴家”的奢侈享樂是建立在人民的貧苦的基礎(chǔ)上,“豪貴家”的嘴臉也就更加可惡可僧了。詩人的態(tài)度是明確的,他十分憎惡那些在大雪天歌舞宴飲的“豪貴家”,無情地揭露他們,詩人把自已的同情投給了那些在大雪天痛苦掙扎的“饑寒人”,吟詠他們的痛苦,為他們請命,為他們歌唱。

      【經(jīng)典古詩詞】相關(guān)文章:

      古詩詞塞下曲古詩詞鑒賞02-14

      經(jīng)典古詩詞07-28

      古詩詞04-06

      古詩詞征文:我愛古詩詞03-03

      大暑古詩詞08-24

      古詩詞鑒賞09-14

      秋分的古詩詞09-22

      立春古詩詞08-19

      勵志古詩詞09-29

      春天的古詩詞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