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冬至黑板報版面設計資料大全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黑板報吧,黑板報主要由報頭(刊頭畫)、主標題、文章、插圖、花邊、邊框、題頭畫、尾花、落款等構成。你知道什么樣的黑板報才能算得上是好的黑板報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冬至黑板報版面設計資料大全,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冬至的介紹:
冬至(Winter Solstice),是中國農歷中一個重要的節(jié)氣[1] ,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jié)日,冬至俗稱“冬節(jié)”、“長至節(jié)”、“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歷12月21日至23日之間。
冬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南緯23°26)。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陽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半球的白晝達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晝越短。如中國最南端——曾母暗沙(北緯2°33’)這天的白晝達11小時59分,?谑屑s為10小時55分,杭州市為10小時12分,北京約9小時20分,而號稱“中國最北端”的黑龍江省漠河縣(北緯52°58‘)也僅有7小時34分。冬至過后,夜空星象完全換成冬季星空,而且從今天開始“進九”。而此時南半球正值酷熱的盛夏。
比較常見的是,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俗話說:“冬至到,吃水餃!倍戏絼t是吃湯圓,當然也有例外,如在山東滕州、東平、汶上、曲阜、鄒城,冬至習慣叫做數九,流行過數九當天喝羊肉湯的習俗,寓意驅除寒冷之意。
關于冬至的起源介紹:
冬至是24節(jié)氣中最早被制訂的一個,然而多數人并不知道,冬至的起源居然是來自于一次國家層面的都城規(guī)劃。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測影,在洛邑測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為土中,這在當時有著政治意義的舉動,卻成了影響后世幾千年的節(jié)日之一。
周公到洛陽,用土圭法測得洛陽所處的地方即為“天下之中”,然后開始占卜國家社稷的吉地!渡袝ぢ逭a》記載:周公“朝至于洛師”,對洛陽周邊的幾個地方做了考察,最后確定澗水東、瀍水西、瀍水東皆“惟洛食”(都是興建宗廟社稷的好地方)。周公通過“土圭測景”選定洛邑基址的史實,被載入了古代典籍,也被后人奉為封邦建國的成法。
“土圭測景”的目的是找出“土中”(中國的中心)。這種方法的要義是“樹八尺之表,夏至日,景長尺有五寸;冬至日,景長一丈三尺五寸”(即豎起高為8尺的標桿,在夏至日觀測,中午的日影是1.5尺,冬至日中午的日影是13.5尺), “測土深,正日影,求地中,驗四時”。 用這種方法測到的就是“土中”洛陽、“洛邑”的理論位置。
依周公測影所定的天下之中,周人詳細規(guī)劃了滅商后的第一座國家都城,《逸周書·作雒》載:“乃作大邑成周于土中,……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邙山,以為天下之大湊!薄!岸ㄌ毂,依天室”,國家社稷(都城、宗廟)完成之后,周公在成周明堂制禮作樂,詳細制訂了國家禮儀制度, 據記載,周代以冬十一月為正月,以冬至為歲首過新年,也就是說,周公選取的是經土圭法測得的一年中“日影”最長的一天,為新的一年開始的日子。
由周到秦,以冬至日當作歲首一直不變。至漢代依然如此,《漢書》有云:“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也就是說,人們最初過冬至節(jié)是為了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
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huán)開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來一般春節(jié)期間的祭祖、家庭聚餐等習俗,也往往出現在冬至。冬至又被稱為“小年”,一是說明年關將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把冬至作為節(jié)日來過源于周代,盛于唐宋,并相沿至今。周歷的正月為夏歷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于如今的十一月,所以拜歲和賀冬并沒有分別。直到漢武帝采用夏歷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開。因此,也可以說專門過“冬至節(jié)”是自漢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冬至日的節(jié)氣時間:
常見日期
冬至日,一般都在公歷的12月21日或12月22日這二日。因為冬至并沒有固定于特定一日,因此和清明一樣,被稱為“活節(jié)”。
計算方法
冬至日期(東八區(qū))的計算公式:(YD+C)-L
公式解讀:Y=年數后2位,D=0.2422,L=閏年數,21世紀C=21.94,20世紀=22.60。
舉例說明:2088年冬至日期=[88×0.2422+21.94]-[88/4]=43-22=21,12月21日冬至。
例外:1918年和2021年的計算結果減1日。
關于冬至的歷史淵源:
據記載,周秦時代以冬十一月為正月,以冬至為歲首過新年!稘h書》有云:“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也就是說,人們開始過冬至節(jié)是為了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古人認為自冬至開始,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huán)開始,大吉之日。所以,后來一般春節(jié)期間的祭祖、家庭聚餐等習俗,往往選在在冬至。冬至又被稱做“小年”,一是說明年關將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把冬至作為節(jié)日來過源于漢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周歷正月為夏歷的十一月,因此,周代正月等于如今公歷的十一月,所以拜歲和賀冬并沒有分別。直到漢朝漢武帝采用夏歷后,把正月和冬至分開。也可以說單純的過“冬至節(jié)”是自漢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漢代以冬至為“冬節(jié)”,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場流行互賀的“拜冬”禮俗!逗鬂h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后省事。”所以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yè),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jié)日。魏晉六朝時,冬至稱為“亞歲”,民眾要向父母長輩拜節(jié);宋朝以后,冬至逐漸成為祭祀祖先和神靈的節(jié)慶活動。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明、清兩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宮內有百官向皇帝呈遞賀表的儀式,而且還要互相投刺祝賀,就像元旦一樣。
冬至民俗活動介紹:
冬至節(jié)亦稱冬節(jié)、交冬。它既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jié)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宮廷和民間歷來十分重視,從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動。
《周禮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于祈求與消除國中的疫疾,減少荒年與人民的饑餓與死亡!妒酚洝ば⑽浔炯o》:“其后二歲,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推歷者以本統。天子親至泰山,以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祠上帝明堂,每修封禪!
《后漢書禮儀》:“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边要挑選“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黃鐘之律”,以示慶賀。
唐宋時,以冬至和歲首并重。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jié),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祝往來,一如年節(jié)!
關于冬至的傳統飲食:
冬至是養(yǎng)生的大好時機,主要是因為“氣始于冬至”。因為從冬季開始,生命活動開始由衰轉盛,由靜轉動。此時科學養(yǎng)生有助于保證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冬至時節(jié)飲食宜多樣,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適當選用高鈣食品。
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中國北方多數地方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冬至經過數千年發(fā)展,形成了獨特的節(jié)令食文化。吃餃子成為多數中國人冬至的風俗。當然也有例外如在山東省滕州市流行冬至當天喝羊肉湯的習俗,寓意驅除寒冷之意。
冬至吃水餃
每年農歷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jié)日飯。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yī)圣”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滕州羊肉湯
冬至吃羊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羊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贊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習俗。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F山東滕州一帶,這天被稱作伏九,節(jié)前會給長輩送諸如羊肉等禮品,伏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湯,對個人對長輩對家庭都為圖個好兆頭。
江南米飯
在江南水鄉(xiāng),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
相傳,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惡多端,死于冬至這一天,死后變成疫鬼,繼續(xù)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冬至祝福語
1、冬至到,寒冷到,有事沒事抱一抱。冬至到,關懷到,工作之余跳一跳。冬至到,提醒到,身體健康最首要。冬至到,短信到,看完信息笑一笑。祝過個愉快的冬天!
2、冬至雪落,寒意脈脈。天各一方,山遙水闊。情意不減,思念如昨。真心祝愿,平安快樂。好運相伴,成功在握。
3、冬至已來到,養(yǎng)生莫忘了,陽氣消耗少,健康跑不了,閑坐勿太久,眼睛愛護好,晨練休太早,飲食重潤燥,愿您樂逍遙!
4、趕走了夏的燥熱,送走了秋的落寞,輕輕地冬至腳步近了。風了狂了,天氣寒了,可愛的你該保重身體了。短信發(fā)了,信息看了,懂事的你該回了。
5、冬至到,祝福送,好運至,煩惱跑,幸福至,憂愁跑,快樂至,傷心跑,美好至,衰傷跑,冬至到了,愿一切的好事至,一切的不快跑,冬至快樂。
6、百花開而春至,百川匯而夏至,百草黃而秋至,問候來而冬至。冬至,預示著你:機會將至好運將至成功將至幸福將至,健康快樂與你保持一致!
7、冬已到了盡頭,寒意仍繞心頭。春天好歹有了盼頭,真誠祝福送你手頭?鞓繁P在你眉頭,好運守在你肩頭。冬至到,愿幸福溫暖你的每個年頭。
8、冬至,思念的時節(jié),漫天飄飛的雪花是想你的心絮,呼嘯凜冽的北風反襯想你的熱情,寒冷將是暫時,友情永遠溫暖,祝冬至快樂!
9、時光,也許最溫暖的是冬天,因為寒冷伴隨,四季,也許最美麗的是冬天,因為有你伴隨,冬至,最幸福的是這段時光,親愛的,謝謝你有你伴隨我成長。
10、好久不見!經常會想起你,無數個冬至的祝福,那友誼,厚厚積累的愉快記憶,人間的親情,天堂的溫馨,終于帶給了我們大家。祝你冬至節(jié)快樂!
11、降溫了,花落的聲音風知道,思念的感覺心知道,變冷的溫度冬知道,我的祝福你知道,沒有華麗的詞語,只想在漸冷的冬天為你送上暖暖的祝福。
12、歲月是一份考卷,檢驗著塵世的誓言;距離是一把尺子,測量著緣分的深淺;問候是一支彩筆,描繪著情意的冷暖。冬至時節(jié),愿暖暖的問候直達你心間。
冬至作文 1
冬至,二十四節(jié)氣中最早〝誕生〞,一直穩(wěn)坐第一把交椅,大家尊稱其為〝亞歲〞。
〝黑夜〞和〝白天〞,一襲黑色燕尾服的紳士,一身白色長裙的女子,這一對華爾茲的舞伴,在四季里舞步翩翩,一路跳到了冬至。這一天,太陽公公神機妙算,直射點直射南回歸線。太陽公公喜笑顏開,一年中〝最早下班〞,月亮婆婆只好〝延時加班〞。過了冬至這道分水嶺,〝黑夜〞開始幽雅地后退,〝白天〞則踩著靈動的舞步緊緊跟隨。
冬至的到來,讓我格外的欣喜,雖然冬至是寒冷的開始,〝數九〞的第一天,讓人已有清晨簾幕卷清霜,呵手試梅裝之感,然而〝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我卻仿佛能感受到陽氣從地層下磅礴而來的氣勢,能聽到地下萬物的涌動,河流潺潺,草木新芽,春天的腳步發(fā)出鏗鏘聲響。
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huán)開始,是大吉之日。我們有〝吃了湯果大一歲〞的說法,湯果也被叫做〝圓子〞,有〝團圓〞。〝圓滿〞的美好寓意;而酒釀則是我們做番薯湯果習慣用的烹飪手法,在寧波話中酒釀也叫〝漿板〞,〝漿〞跟寧波話〝漲〞同音,取其〝財運高漲〞。〝福氣高漲〞的好彩頭。大頭菜烤年糕是舌尖上的冬至另一道美食,我們在冬至前夜烤大頭菜時會把火燒得〝烘烘相〞,寓意〝薪火相傳〞。〝日子紅火〞,而年糕則寓示著我們的生活水平能夠〝年年高〞。
梅花香自苦寒來,冬至以特有的方式,釋放著韻味,萬物將隨之熱情奔放開來,新的希望和收獲越來越近,春天近在咫尺!
冬至作文 2
冬至就要到了,說到冬至,我就有一種莫名的興奮,因為冬至可以吃到美味的餃子,我最喜歡餃子了,特別是冬至的餃子,那更是別有一番風味啊!不過我也在發(fā)愁,愁的是,冬至到了,天氣更冷了,數九寒天,那滋味可真不好受呀!
聽爸爸說,冬至是一年里白天最短的一天,也是夜晚最長的一天。按照地理課上講,冬至那一天呀,太陽跑得離北半球最遠,也就是北半球日照時間最短了。怪不得,快到冬至了,最近天氣越來越冷了,太陽公公偏心眼了,把熱量都給了南半球啦!
冬至很重要,家家戶戶都要過的,尤其北方。媽媽說,冬至以后就開始數九,三九天是最冷的,冷的會凍壞耳朵的。所以每年冬至,大人都會給孩子們包餃子吃的,吃了餃子,耳朵就不會凍壞了,真有意思!
其實,圍繞冬至,還有好多學問呢。冬至之前是大雪,冬至之后是小寒,小寒之后還有大寒呢,大寒才是最冷的時候。
小朋友們,冬至就要到了,你們有沒有吃著餃子迎接冬至的到來呢?不要忘記吃餃子哦,還有,越來越冷的天氣,要注意保暖啊!
冬至作文 3
冬至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排在第二十二位。這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最長的一夜。也是從這一天正式進入寒冬。在這里,冬至是一年中的大節(jié)日,被稱為“冬至大如一年”。在這個節(jié)氣里,很多習俗都流傳下來了。
這一天,我們都想吃餛飩沖。在民間,冬至也祭祀祖先,俗稱“制冬至”。有人要燒棉襖,把骨灰放入墳墓,俗稱“燒寒衣”。祭祀結束后,親朋好友聚在一起聚餐,俗稱“冬至酒”。有的人還要去湖頭加泥除草修墓。這個節(jié)日會很熱鬧。
冬至過后,家家戶戶都要為春節(jié)做準備。以前人們要做春年糕,寓意“年糕,年糕,一年比一年高”,象征著新的一年越來越高。當時的春年糕都是手工制作的,用槌子在石臼里往外推,泡好的米加水,磨成糊狀,再炒成粉末,最后蒸熟,這時候就變成糕花了。然后把蛋糕花放在石臼里,用粗木頭“推臼”。就這樣,一錘一錘的推搡下來。最后變成年糕。那美味的年糕和熱氣騰騰的年糕讓人垂涎欲滴。
這是冬至的傳統節(jié)氣。你們那里有什么風俗?
冬至作文 4
俗話說得好,睡覺要睡冬至夜。由于,在冬至這一天里,白天是最短的,夜晚是最長的。
冬至的習俗有包餃子。在12月22日那天,我、爺爺、奶奶、爸爸和媽媽一起在家里包餃子。我們先把手洗干凈,再把奶奶早已預備好的肉餡從冰箱里端出來。接下來,就可以開工了。我先把皮放在手里,再用竹筷夾一點肉餡,放在皮的中間,然后用手指輕輕地蘸一蘸碗里的凈水,把皮的四周一圈給潮濕一下,然后,把皮對折,用手使勁地捏緊。這樣,一個餃子就大功告成了。
“太棒了,我的小籠包完工了。它看上去似乎扎著一株洋蔥辮似的,非?蓯郏
“包好了餃子,該燒餃子吃了!”奶奶拿著鍋說。
一個個樣子像彎月一樣的餃子,都到了一個熱氣騰騰的“溫泉”里。他們有的在水里翻騰,有的在水里游泳,還有的在泡“溫泉”。一個個餃子燒好了。我、爺爺、奶奶、爸爸還有媽媽,幾個人圍成一桌,都風卷殘云地吃起來。
“哇!奶奶燒得餃子真好吃!”我驚嘆道。
冬至作文 5
放學路上,天氣是冰冷的,冷風呼呼的往臉上刮,可今天我怎么不覺得疼?心里暖烘烘的,浮現出一片景象———鍋一定已經準備好了,面料也備好了吧?碗筷肯定擺好了,就等我回家了……一定是這樣的,嗯,一定!聯想到這幅場景,我立刻加快腳步,用最快的速度趕回家中,和母親一起享受期待已久的福州冬至晚餐。
“媽,媽!我回來啦!”
“快去洗個手,我來教你做糍粑!”
我一個箭步,洗好手,沖到廚房,正如我所想,一切就緒。
我們將糯米粉用水打濕食指嵌入其中,揉搓粘稠,媽媽揉得十分完美,看著就像是大廚手里聽話的面團,而我,則是搓出半年稠半稀散的一團。
媽媽把揉好的面團搓成一長條圓柱形面團,再用手一團一團的摘下,揉成小面團,媽媽做的面團圓潤規(guī)整,頗似用模具印成的一般。而我呢?做出的小面團形狀各異,有的像鵝卵石,有的像小怪物,有的像……心里就覺著奇怪:看起來這么簡單的事兒,我怎么會做的如此艱難?而且做得這么糟糕?一陣急躁似小螞蟻爬上心頭,
媽媽用目光掃了我一眼,便看穿了我的心思。
“咳咳,咳,”媽媽假裝是大師一樣輕咳了幾聲“媽媽以前做的比你還夸張,還做出過矩形和我說不出來什么形的糍粑。但后來做多了就熟悉了。不要怕,大膽做來我教你……”
經過“老師”手把手細心的教學和開導,我漸漸掌握了做糍粑的方法,一個、兩個、三個……時間似乎變得緩慢,我做出的糍粑一個比一個好。過了許久,我們母子終于搓完了糍粑。
將圓圓的糯米丸子放進鍋中!肮竟距洁健,鍋里的糍粑緩緩向上浮起,白白嫩嫩,晶瑩剔透,這“小狐仙”在鍋里跳著舞,好不快樂。
我裝出糍粑,放在小盤子里,撒上豆粉,讓糍粑在里邊盤踅著,穿裹上金色的“外衣”,陣間屋子里都氤氳著糍粑的香味。
剛做好糍粑,將盤子放到桌上去,滿屋的香氣已經把爸爸吸引回來,神不知鬼不覺的溜到桌上,用筷子一夾,糍粑在筷子尖抖動了兩下“看著就好吃。”“啪!”媽媽用手輕輕拍了一下爸爸,爸爸羞得的連話都說不出,臉漲得通紅,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一聲不吭地快速將椅子碗筷擺好,一家人圍坐著一桌的美味佳肴,開動起來了。一家三口坐在桌前,人雖不多,但吃得開心,家里用繞著溫馨的氛圍。
爸爸筷子上抖動的糍粑香氣四溢,我嘴里粘粘糯糯的糍粑裹著我的味蕾,那股熱浪沁入我心,住進了心房,成為了我對下一個溫暖的冬至的期盼。
冬至作文 6
冬至,過小年。
母親將半桶浸濕的糯米提到村口的輾米鋪。破舊的輾米機呼哐哐地唱著老掉牙的歲月之歌,日子被一個個輾碎。成粉,成末。
擺開一只老粿箶,母親一粒粒地搓著糯米湯圓。我們一歲歲地長,一寸寸地高,一步步地——離她遠去。
湯圓脫離了母親的手心。一顆顆地跳進“蟹目”水里,慢慢脹大,直至擁擠。
她們都是母親捏出來的孩子。比個頭,比拳頭,你追我趕。
母親眼睜睜看著。
當這一鍋湯圓在煎燙中由生到熟。
母親總是喜笑顏開,有時眼里——閃著淚花。
【冬至黑板報版面設計資料】相關文章:
冬至資料12-22
2023冬至黑板報內容12-23
森林防火黑板報資料06-25
校園欺凌黑板報資料11-04
防溺水黑板報資料內容10-13
尊老愛老黑板報資料10-18
我的中國夢黑板報資料03-20
關于扶貧日的黑板報資料11-03
學雷鋒黑板報內容資料02-29
中秋節(jié)黑板報資料精選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