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學生心理健康手抄報資料
身體健康很重要,同樣的心理的健康也很重要哦!下面是小編整理一些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的手抄報資料,歡迎閱讀。
中學生心理健康手抄報資料
一、學習類問題
因學習而產生的心理問題是中學生心理問題的問題有:
(1)中學生負擔過重學習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從而導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經衰弱、記憶效果下降、思維遲緩等。
(2)厭學是目前學習活動中比較突出的問題,學習成績差的學生,達不到家長和教師的期望,常常產生厭學心理,青少年常因厭學而造成親子關系緊張,有些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對學習差的子女教育不當,要求不嚴,有的家長對子女學習失去信息,放任不管,這些做法都只會給青少年造成反感,而不能解決問題。 “國家教育委員會的一位負責同志在一次會議上說,中學生厭學的有30%,有的縣甚至高達60%”?梢姡瑓拰W是一個普遍問題。
(3)考試焦慮,特別是遇到較為重要的考試時焦慮更為嚴重,甚至出現(xiàn)焦慮泛化現(xiàn)象。
二、人際關系問題也是中學生反映較多的問題
(1)與教師的關系問題。其主要問題是教師對學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學生產生的對抗心理,以及教師的認知偏差等情況給學生造成的壓仰心理,攻擊行為等問題。中學時期,教師仍然是學生的理想目標、公正代表,他們希望得到教師的關心理解與愛。如果教師缺乏理解、耐心與愛心,不能以熱情的態(tài)度給予指導幫助,反而橫加指責,學生則會失望。更有甚者,“教師對學生缺乏尊敬,貶低其價值的不良態(tài)度使學生的心理遭到嚴重的創(chuàng)傷。學生,特別是高年級學生往往病態(tài)地感知這一切,這也是師生間發(fā)生沖突的原因”。這種情況下,學生有一種壓仰感,消極情緒產生,師生關系日趨緊張。
(2)同學間的關系問題。中學生除希望得到老師的理解與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級、同學間有被接納的歸屬感,尋求同學、朋友的理解與信任。由于同學關系不融洽,甚至關系緊張,有的同學就流露出孤獨感,想恢復與同學的關系,而又不知該怎樣去做。
(3)與父母的關系問題。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給中學生一個溫暖的歸屬港灣,專制式的家庭中父母與其子女之間不能進行正常的溝通,造成兒童孤僻、專橫性格。家庭的種種傷痕,會給中學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傷害。有研究認為,父母不和比父母一方死亡,會給兒童在心理問題上造成更大傷害,因為他們在父母那里看到了人際關系的惡劣性。
三、青春期心理問題
(1)青春期閉鎖心理。其主要表現(xiàn)是趨于關閉封鎖的外在表現(xiàn)和日益豐富、復雜的內心活動并存于同一個體,可以說封閉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個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標志。因而閉鎖心理問題主要是指處于消極情況下的心理而言的。
(2)情緒情感激蕩、表露而又內隱。青春發(fā)育期的生理劇變,必然引起中學生情感上的激蕩。這種動蕩的情感有時表露有時內隱。一個微笑可以使情緒飛揚,徹夜興奮,然而他們內心里激動、高興或苦惱、消沉而表面上似乎很平靜;他們有話有秘密想與別人傾吐,可無論碰到父母或老師卻又緘默不言,這種情況如果得不到理解,便會出現(xiàn)壓抑心理,出現(xiàn)焦慮與抑郁。
(3)早戀。中學生一般尚未成年,我們把中學生這種未成人時的戀愛稱為早戀。中學時代,正值青春發(fā)育期,而這一時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發(fā)育迅速成熟與性心理相對幼稚的矛盾。中學生由于受認識能力和個性發(fā)展的限制,特別是在教育引導不及時不得力的情況下,使得中學生的性心理的發(fā)展表現(xiàn)出相對的幼稚性,所以自認為認真的、朦朧狀態(tài)下的戀愛出現(xiàn)了,盡管這種戀愛帶有好奇和模仿成份,但卻是一個令人十分觀注的問題。
(4)易有不良習慣和沾染不良嗜好,青少年的好奇心及模仿性強,這種心理狀態(tài)使他狀態(tài)使他們很容易受別人影響,例如吸煙,中學時期常受家庭、伙伴、社會的影響,比其他時期更容易學會吸煙。他們常由于煩惱,想從吸煙中得到精神放松和樂趣,又認為吸煙可以顯出魅力,成熟,認為男青年吸煙顯得有男子漢氣概,女青少年吸煙意味著男女平等,與成人不同的是,青少年吸煙還常伴有學習成績下降或無心學習,同時沾染喝酒習慣,以及其他不良習慣等很容易走下坡。
四、挫折適應問題
中學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學習方面的、人際關系方面的、興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觀因素、社會環(huán)境因素以及個人主觀因素。面對挫折造成的困難與痛苦,中學生們的反應方式有兩類:
消極的反應與積極的反應。消極的挫折適應方式一旦習慣化、穩(wěn)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狀態(tài)即使有所改變,其行為卻仍以習慣化的適應方式如影隨形地出現(xiàn)。于是,消極的挫折適應方式也就轉化為較嚴重的、需要長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問題了
拓展: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表現(xiàn)
中學生心理健康存在的問題主要是適應問題,其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生活上不適應
很多學生從小在生活上的自理能力非常差。然而,上中學后生活上的事情一切需要自理,如需要自己到飯?zhí)么蝻,需要自己洗衣服,需要按照學校要求整理自己的床鋪,需要負責宿舍和課室的清潔等等。這些對于很多學生來說都是非常新鮮、陌生的事情。不少的學生在周記里說來到這里,需要自己洗衣服,吃飯還要自己去打,居然還要排隊,很不習慣。不少同學說自己不會洗衣服。因此有部分同學開始害怕,有的甚至要轉學,要求回家附近的`學校讀書,要回家過舒適的生活。
。、心理定位上的不適應
在中學里每個人都很優(yōu)秀,很多學生不再是班上或年級上的第一,不再是老師們重點培養(yǎng)對象,也不再是其他同學的學習榜樣,頭上光環(huán)不再,一下子從高高的地方掉了下來,心理上很難適應。所以作為教師,應該對他們進行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他們給自己重新定位,悅納自己,努力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努力向比自己優(yōu)秀的人學習,讓自己更優(yōu)秀。另外老師要多點找學生談話,讓學生知道,他(她)是受到老師的關注的,老師并沒有忽略他(她),并努力幫助他們找到自身的優(yōu)點,找回對自己的信心。
。、學習上的不適應
從小學到初中,絕大部分的學生的學習都是由老師安排好的,需要做什么練習,不需要做什么練習,那個話是需要記住,那個單詞需要畫出來等等,完全由老師指定。上了高中后,一切都要靠自覺,而且有好多時間是由學生自己去掌握的。很多學生不知道高中該怎么去學習,學習成績一下子滑了下來。因此對于高一的新生來說,更應該加強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習心理與學習方法進行指導,包括學習動機的激發(fā)與維持、高效率地學習、記憶規(guī)律、記憶策略、思維方式等。另外,引導他們如何合理安排和利用自習的時間進行預習、復習,以及如何利用課外的時間進行自學。
4、人際交往的不適應
剛升上高中,來到新的環(huán)境,面對著新的同學和老師,一張張新的陌生的面孔,這就需要學會與人交往和相處,F(xiàn)在很多的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個性都很強,只會考慮自己,不懂得為別人的利益著想,因此剛開始很經常都是彼此相互排斥,不接納其他與自己不一樣性格的人,從而很容易產生一種孤獨感,造成人際關系的緊張。因此,教師在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應該引導學生如何去與人相處,教他們學會發(fā)現(xiàn)別人身上的閃光點,學會欣賞別人,學會相互幫助,共同進步。
總之,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心理輔導在教育中必不可少。教師的職責不僅在于授予學生科學文化知識,還在于通過心理輔導,給學生以一定的幫助、指導,促進他們認識結構和情感與態(tài)度模式有所變化,能對自己的行為作出評價和選擇,解決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xiàn)的問題,從而更好地適應新環(huán)境,不斷保持與增進身心健康,使人生有統(tǒng)合與豐富的發(fā)展,邁向自我實現(xiàn)。
【中學生心理健康手抄報資料】相關文章:
心理健康手抄報的資料09-02
2015簡單心理健康手抄報資料10-05
2015小學生心理健康手抄報資料10-05
軍訓手抄報資料09-25
文明手抄報資料09-23
幸福手抄報資料09-02
童年手抄報資料09-02
少先隊手抄報及資料09-02
環(huán)保手抄報資料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