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收入過12萬須自報個稅
不繳少繳最高罰款5倍,核實難題考驗征管從明年開始,年度所得超過12萬元的納稅人,無論平時是否已經繳足了稅款,都必須向地方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昨日,國稅總局發(fā)布了《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辦法(試行)》(下稱《辦法》)。《辦法》規(guī)定了納稅人須向稅務機關自行申報的5種情形。
這是去年10月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之后,國稅總局根據修改內容而制定的具體操作細則。
自行申報5種形式
《辦法》規(guī)定,納稅人須向稅務機關進行自行申報的5種情形包括:1.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2.從中國境內兩處或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3.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4.取得應稅所得,沒有扣繳義務人的;5.國務院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
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施正文教授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辦法》出臺的一個背景是,個人所得稅一直沿用代扣代繳的方式來征收,所以少數高收入群體游離在外。
“到處演出走穴的演員、個體工商戶、通過財產轉讓所得收入以及偶然所得收入的'一些人,稅務機關都很難征收到個人所得稅!笔┱恼f,“這樣的后果是個人所得稅在調節(jié)社會分配方面起到了反作用。”
一位地方稅務局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稅務機關限于人力、物力和信息渠道等原因,很難查到這部分非工薪收入者的偷稅漏稅情況。
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所所長王雍君教授也表示:“稅制改革的中心論題就是最大限度地加強稅收的再分配功能,不能把稅收負擔加給窮人,而讓富人大量逃稅!
12萬不含國債利息等
對于12萬元以上的“年所得”概念,國稅總局表示,涵蓋了“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yè)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以及“其他所得”等11項收入。
“這12萬元也不是指所有收入,一些在個人所得稅法或者條例中規(guī)定的免稅所得是不包括在內的!眹惪偩纸忉屨f,其中包括“三險一金”,國務院部委、省級政府、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fā)的科學、教育、文化環(huán)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國債利息,政府特殊津貼,撫恤金和保險賠款等。
一位稅務專家對此表示,這表明了政策瞄準的對象是真正的高收入者。
國稅總局強調,即使是平時已經依法足額繳納了個稅,年終也必須申報。納稅時間限定于納稅年度終了后3個月內。
稅收通則法有望破解征管難題
《辦法》同時規(guī)定,未在規(guī)定期限內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依據情節(jié)處以一萬元以下的罰款。對于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的,則除了要補齊稅款和滯納金外,還要接受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50%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對于納稅人編造虛假計稅依據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并處以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可以想象,《辦法》在執(zhí)行過程中會有相當大的難度,從稅務機關的工作難度和強度來說,也是一個挑戰(zhàn)!笔┱慕淌诒硎。
目前各地稅收部門正在為明年1月1日開始的申報工作作準備。
一位稅務部門的工作人員直言,要查納稅人的真實收入情況,需要很多部門的配合,而目前信息不對稱是最大障礙。
施正文表示,這可能需要在公安、土地、工商、海關、金融等多個部門的配合下才可能得到有效證據,這既需要這些部門的合力,也需要信息平臺建設。
施正文同時表示,由于目前還缺少一部在稅收法律體系中居核心地位的稅收基本法或者是稅收通則法,讓稅務機關有時會在稅收征管和稅政執(zhí)行中碰壁。
日前,由全國人大財經委委托眾多專家起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通則法》(專家稿)已基本成型。作為起草小組成員之一的施正文透露,稅收通則法已經列入了人大的立法規(guī)劃,初稿可能在今年年底上交全國人大開始討論。
“稅收通則法能從根本上解決稅務協(xié)助問題,這將大大提高《辦法》的執(zhí)行效率。”施正文預測。
http://www.jzcjspjx.com/【2007年收入過12萬須自報個稅】相關文章:
辭退員工補償個稅03-04
中考中須注意的10個細節(jié)12-18
2017個稅新政策02-18
2017年個稅扣稅稅率表11-05
年終獎個稅怎么計算09-16
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08-30
季度獎金個稅計算方法07-29
2017工資個稅計算稅率表06-21
2017企業(yè)年金個稅扣除標準05-16
2017年個稅新政策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