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弘揚尚志精神建設美好家園征文
趙尚志,曾化名李先生、李育才,1908年10月26日出生在遼寧省朝陽縣喇嘛溝一個貧苦農(nóng)民家庭。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弘揚尚志精神建設美好家園征文,歡迎參考。
【1】弘揚尚志精神建設美好家園征文
趙尚志,遼寧朝陽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同年入黃埔軍校學習?箲(zhàn)時期,他指揮的抗日聯(lián)軍與日寇周旋在林海雪原,馳騁在松花江兩岸,創(chuàng)造了東北戰(zhàn)爭史上的奇跡,被東北的父老鄉(xiāng)親稱為“北國雄獅”。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fā)后,趙尚志到東北宣傳抗日主張,并很快地組織了一支抗日隊伍。經(jīng)過數(shù)次與日軍戰(zhàn)斗后,這支隊伍創(chuàng)立了以珠河、賓縣為中心的抗日根據(jù)地。趙尚志創(chuàng)建的東北抗日根據(jù)地不斷擴大,日軍逐漸將他視為了眼中釘、肉中刺,1934年,日軍決定對他組建的抗日游擊隊進行“圍剿”。
趙尚志帶領抗日游擊隊采用機動靈活的游擊戰(zhàn)術與日軍進行作戰(zhàn),多次跳出日軍的包圍圈,并在冰趟子對日軍進行伏擊,擊斃日軍200多名。對于趙尚志出色的軍事才能,日軍慨嘆道:“小小的滿洲國,大大的趙尚志!”隨著日軍對東北抗日根據(jù)地“圍剿”的加劇,東北抗聯(lián)逐漸陷入了困境。
1942年2月12日,趙尚志受特務劉德山誘騙,率領包括劉德山在內(nèi)的4名抗聯(lián)戰(zhàn)士去襲擊梧桐河警察分駐所。當他們快到梧桐河警察分駐所時,劉德山趁趙尚志不備,從背后向趙尚志開槍,罪惡的子彈穿透了趙尚志的腹部。身受重傷的趙尚志命令一名抗聯(lián)戰(zhàn)士帶走所有重要文件后,向事先埋伏好的日軍進行射擊,但因他失血過多,不久昏迷過去,不幸被日軍俘獲。日軍對趙尚志進行了突擊審訊,他寧死不屈、視死如歸,大義凜然地怒斥敵人:“你們離我遠點,我聞你們腥!”并怒斥偽警察說:“你們不也是中國人嗎!現(xiàn)在你們出賣了祖國,„„還有什么可問的呢。”當他聽到受傷的戰(zhàn)友痛苦呻吟時,他大聲說道:“你叫就不疼了,叫也是死,你要有骨氣。”趙尚志因傷勢過重,不久壯烈犧牲,年僅34歲。兇殘的日軍把他的頭割下運到長春,把他的軀體扔到冰冷的松花江中。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chǎn)黨為紀念趙尚志,將珠河縣改為尚志縣。毛
澤東對趙尚志給予了高度的評價:“有名的義勇軍領袖楊靖宇、趙尚志等,他們都是共產(chǎn)黨員,他們堅持抗日艱苦奮斗的戰(zhàn)績是人所共知的。
趙尚志也渴望幸福的生活,但他為了革命事業(yè),把愛深深埋在心底。他曾對戰(zhàn)友說:“不驅(qū)逐日寇就不成家!”
【2】弘揚尚志精神建設美好家園征文
趙尚志三個字,曾讓侵華日軍聞風喪膽,“小小的‘滿洲國’,大大的趙尚志”,是倭寇發(fā)出的無奈而又欽佩的感慨。 被日偽稱為最頑固的“反滿抗日”分子!
當年東北流傳一種說法,叫“南楊北趙”。“南楊”指的.是楊靖宇,“北趙”就是趙尚志,他十七歲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同年就讀黃埔軍校第四期,歷經(jīng)艱難困苦,抗日決心毫不動搖,即使最后負傷被俘,依然寧死不屈。
一位專家說,東北很多著名抗日英烈因為地下工作需要,用的都不是原名,惟有趙尚志一直用原來的名字。但很少有人知道,趙尚志也曾用過另外一個名字。據(jù)尚志市烈士紀念館館長劉莉介紹,趙尚志曾擔任1940年創(chuàng)刊的《東北紅星壁報》主筆。“向之”的主筆筆名,后來發(fā)現(xiàn)的手稿原跡證實,是在“尚志”兩字基礎上修改而來的。據(jù)劉莉館長介紹,趙尚志除了寫過報紙上這些文章詩歌之外,還曾為《白山黑水》這首抗日歌曲寫過歌詞,并寫下兩篇關于抗日戰(zhàn)爭的論文。
印象中,趙尚志應和抗日英雄楊靖宇一樣身材高大,氣宇軒昂,目前發(fā)現(xiàn)的惟一一張趙尚志將軍生前的照片,是1932年8月趙尚志擔任巴彥抗日游擊隊政委時與游擊隊指揮部成員的合影,趙尚志手拿馬鞭坐在中間前排,二十四歲的他明顯比兩邊的人矮半頭。巴彥游擊隊失敗以后,趙尚志加入抗日義勇軍孫朝楊部,后率六人赴珠河創(chuàng)建抗日游擊隊。到1934年,這支抗日武裝不斷壯大,達到數(shù)千人。后來趙尚志將軍擔任東北抗日聯(lián)軍第三軍軍長。
趙尚志嗓門很大,常常在大會上向戰(zhàn)士們講述抗日救國的道理,描繪鬼子打跑以后國家未來的模樣。1942年2月,年僅三十四歲的趙尚志在戰(zhàn)斗中,遭到混入部隊的日滿特務暗算,重傷被俘后血盡而死。隨后日寇將其遺體肢解成兩部分,身體沉入松花江,頭顱送偽滿“首都”新京(今長春)請功,而后下落不明;歷經(jīng)六十余載,在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六十周年之際,東北抗日烈士趙尚志將軍的頭顱在長春找到了。這位民族英雄的故事將要畫上一個句號,但對他的事跡的尋訪和傳頌卻不會停止……
【3】弘揚尚志精神建設美好家園征文
趙尚志于1908年10月26日出生熱河省朝陽縣(現(xiàn)遼寧省朝陽市)喇嘛店的一個農(nóng)民家庭,原籍山東齊東縣李金莊,五始祖趙學搬家熱河朝陽縣南八道村,曾祖父趙國昌有三子,宗子趙松年因無兒,過繼二弟的次子,五歲的趙振鐸為子,趙尚志就是趙振鐸的第三子。
趙尚志的父親是清末秀才,在家鄉(xiāng)教私塾,幼年的趙尚志因此受到良好的教育。1917年初,他的父親因參與打死幾個搶掠百姓、強奸民女的官兵而受到官兵的追捕后,被迫背井離鄉(xiāng),外逃避難。趙尚志于1919年隨母舉家來到哈爾濱投奔其父,后經(jīng)同鄉(xiāng)介紹,父親在資本家呂家大柜當賬房先生。年僅11歲的趙尚志從此走上社會謀生。1920年因家境貧困不能繼續(xù)讀書。曾在一白俄家當雜役,后在銀匠鋪當學徒,擺地攤賣面粉、燒餅等。1923年(十五歲)在華俄道勝銀行哈市分行道里支行當信差。
1925年趙尚志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同年冬季進入黃埔軍校第四期學習。1926年“中山艦事件”之后回東北從事革命活動,先后在東北最大城市哈爾濱領導組織學生運動,在雙城從事建黨工作,在長春市開辟黨的工作。同年10月中共長春支部正式成立,趙尚志在中共長春支部負責共產(chǎn)黨的長春通訊站工作。11月,他利用國共合作的時機,與國民黨員一道成立了國民黨吉林省黨部,并擔任常務委員兼青年部長。不久,趙尚志的活動被日本特務機關發(fā)現(xiàn)并告密。1927年3月2日,趙尚志被奉天軍閥駐長春憲兵逮捕并關進了長春第一監(jiān)獄,后被押至南京。由于他始終堅持說自己是國民黨員,沒有暴露共產(chǎn)黨員的身份,所以同年5月20日被釋放出獄。出獄后,趙尚志又被黨組織派回東北工作。1930年秋,趙尚志到達沈陽后被分派在中共滿洲省委做團的工作。1931年4月,趙尚志第二次被捕入獄,嚴守黨的秘密,堅貞不屈。九一八事變后,經(jīng)黨中央和滿洲省委營救出獄。
1932年初,中共滿洲省委任命趙尚志為省委軍委書記。同年6月,東北大部分國土被日軍占領。趙尚志決定盡快成立一支反滿抗日武裝,以武裝斗爭直接反抗日本帝國主義。在他的一再要求下,中共滿洲省委同意趙尚志離開哈爾濱,秘密前往巴彥縣到張甲洲領導的巴彥游擊隊工作;钣诺内w尚志到了巴彥后,幫助張甲洲整頓了隊伍,培養(yǎng)了一批抗日骨干。1932年11月,根據(jù)滿洲省委指示,巴彥游擊隊被編為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三十六軍江北獨立師,張甲洲任師長,趙尚志任政治部主任。這支抗日隊伍在張甲洲、趙尚志等的領導下,深入敵后,開展游擊戰(zhàn)爭,曾攻占過巴彥縣城,打下過康金井火車站,進行過西征,橫掃過北大荒。后在一次戰(zhàn)斗中,部隊內(nèi)部有人擅自繳了兩個鄂倫春族牧民的獵槍,此事頓時激起數(shù)百名鄂倫春族牧民的圍攻,趙尚志只好率領一部分戰(zhàn)士臨危奔走。不久,部隊又遭到日本關東軍的包圍合擊,在接二連三的沉重打擊之下,這支剛剛建立不久的抗日武裝被打散。
趙尚志后來在給朋友的書信中寫到:“風打麥波千層浪,雁送征人一段愁,披靡無數(shù),被屏逐于千里之外。”盡管因為此事導致他被開除黨籍,但考慮到他的革命經(jīng)歷和多年對敵斗爭的表現(xiàn),大部分省委委員仍然主張讓他擔任群眾工作,不久后他即被任命為工會主席。
【小學生弘揚尚志精神建設美好家園征文】相關文章:
建設美好家鄉(xiāng)的征文01-24
弘揚五四精神宣傳標語04-27
關于學習雷鋒精神征文范文11-29
弘揚民族精神主題黑板報圖片11-11
小學生法制征文01-21
小學生讀書征文300字01-22
精神文明建設自查報告范文03-15
小學生法制教育征文范文01-25
小學生交通安全征文范文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