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楊教學設計及說明
【教學要求】
1.使學生認識白楊的特點,教育學生學習建設者那種熱愛邊疆、扎根邊疆的志向和不畏艱難困苦的精神。
2.學習本課借物喻人的寫法,引導學生正確地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3.指導學生自學生字、新詞,完成課后習題。
【教學重點】學習借物寫人的表達方法,能正確地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領會父親對孩子講述的那段話。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具準備】
幻燈片或掛圖一幅、朗讀錄音。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初讀課文,概括主要內容,自學生字新詞,給課文分段。
【教學過程】
1.揭示課題。
。ò鍟喊讞睿
2.導語。
3.教師范讀課文,學生了解主要內容。 (抓中心)
。1)教師范讀。讓學生思考: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討論明確:課文講的是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親,帶著自己年幼的兒女前去新疆,在旅途中看到白楊引起了議論的`事。
4.學生自由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1)劃:邊讀課文邊劃生字、生詞及易錯的熟字。
(2)查:理解生字新詞。
。3)講:學生互相交流學習體會。 (音、形、義各有側重,教師作重點指導)
戈:用部首查字法查“戈”部,理解“戈壁”的意思。
撫:注意讀準字音,在字典中取準“撫”的義項,理解“撫摸”的意思。
介:用部首查字法查“人”部。
清晰:聯(lián)系課文理解詞義,是指在大戈壁天和地的界限不分明?膳e出反義詞 (清晰—模糊),近義詞 (清晰—清楚,分明)。
渾黃一體:全是黃色,分不清界限。指導學生在想象中體會。
表白:對人解釋,說明自己的意思。
(對于生字新詞的處理,還要在講讀時指導學生結合語言環(huán)境加深理解。)
5.學生默讀課文,分段歸納段意。 (抓思路)
。1)提出要求:默讀課文,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小組討論,然后交流。 (教師可提示:課文從哪兒到哪兒是寫父親和孩子們議論白楊樹的。)
。2)討論明確:課文按記敘內容的不同,可分三段。
第一段 (從開頭到“……從窗口飛快地閃過一個高大挺秀的身影”),寫大戈壁和鐵路沿線的白楊樹。第二段 (從“一位旅客正望著……”到“……孩子們現(xiàn)在還不能理解”),寫父親與孩子們議論白楊樹。第三段 (從他們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到最后),寫孩子們將和爸爸一樣地在邊疆扎根。
6.作業(yè):
。1)寫出下面詞語的反義詞和近義詞:
清晰軟弱動搖
。2)根據(jù)課后習題1的提示,認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講讀課文,解詞析句,完成課后習題,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ㄒ唬┙沂菊n題,交待學習任務。
1.板書課題。
2.導言。
3.概括主要內容及寫作順序。(從整體入手)
。ǘ┲v讀課文(從整體到部分)
。壑v讀第一段] (從整體到部分)
1.看圖、聽讀、思考:大戈壁什么樣?白楊樹什么樣?
2.默讀思考:課文中怎樣描寫大戈壁?怎樣描寫鐵路沿線的白楊樹?(劃出主要詞句)
3.讀后討論。 (通過解詞析句理解、體會)
。1)課文中怎樣寫大戈壁?請你結合畫面用恰當?shù)脑~語概括大戈壁什么樣?作者要寫白楊,為什么開篇寫這荒涼的大戈壁?
。2)課文怎樣描寫鐵路沿線的白楊樹?“高大挺秀”的“秀”字怎么講?表達作者怎樣的情感?
4.教師小結。
。壑v讀第二段]
1.學生自由讀,思考:父親和孩子們是怎樣議論白楊樹的?
2.讀后討論交流。
。1)這里的“一位旅客”指誰?這里的“衛(wèi)士”指什么?為什么不用“一位旅客正望著戈壁灘上的白楊出神”呢?
。2)請三名同學分角色朗讀對話。思考:誰說的話是主要的?兄妹對白楊有什么看法?爸爸是怎樣介紹白楊樹的?
(3)教師讀父親的話后提問:“表白”怎么講?為什么說他在表白自己的心愿?
3.劃出句中的關聯(lián)詞語,并按要求造句。
4.教師小結。
。壑v讀第三段]
1.教師引讀后,提問:此時此刻爸爸又陷入了沉思,他看到了什么?會想些什么呢?
2.教師小結。
3.學生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ㄈ┛偨Y全文。(又回到整體)師生借助板書共同總結。
【白楊教學設計及說明】相關文章:
《白楊禮贊》的教學設計12-25
《白楊》教學設計15篇12-18
《白楊禮贊》的教學設計范文04-23
《貓》教學設計及反思10篇03-30
拼音教學設計04-05
《早》教學設計04-04
氓教學設計04-04
牧童教學設計04-02
《乘法》教學設計04-01
必備教學設計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