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內角和》教學設計范文(通用3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角形的內角和》教學設計范文(通用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三角形的內角和》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四年級下冊第78~79頁的例4和“練一練”,練習十二第10~1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比較、歸納等活動,發(fā)現(xiàn)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0,并能應用這一知識求三角形中一個未知角的度數。
2、使學生經歷探索和發(fā)現(xiàn)三角形內角和等于1800的過程,進一步增強自主探索的意識,積累類比、歸納等活動經驗,發(fā)展空間觀念。
3、使學生在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形成互助合作的學習氛圍,培養(yǎng)大膽猜想、敢于質疑、勇于實踐的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
讓學生經歷“三角形內角和等于180°”這一知識的形成、發(fā)展和應用的全過程。
教學難點:
探究和驗證“三角形內角和等于180°”。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三角板一副、量角器;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信封里裝三角形紙片若干。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產生疑問。
1、理解內角和含義。
2、故事激趣。
提問:三兄弟圍繞什么問題在爭吵?你有什么看法?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提出猜想。
。1)計算三角板的內角和。
(2)提出猜想。
提問:通過剛才的計算,你能得出什么結論?有同學懷疑嗎?
指出:“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0”只是根據這兩個特殊三角形得到的一個猜想。
引導:需用更多的三角形驗證。
2、進行驗證。
。1)驗證教師提供的三角形。
測量:任意三角形的內角和。
、傩〗M合作:用量角器量出信封里不同三角形的內角和。
、诮涣鳒y量結果。
③提問:根據測量結果,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拼一拼:把一個三角形的三個角拼在一起。
①思考:除了量,還可以用什么方法驗證呢?
、谕篮献鳎簢L試把三個內角拼成一個平角。
、鄯答伈煌钠捶。
、芴釂枺杭热蝗切蔚娜齻內角能拼成一個平角,你能得出什么結論?有懷疑嗎?
解釋誤差問題。
。2)驗證學生自己畫的三角形。
學生任意畫一個三角形,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驗證。
交流:自己畫的三角形驗證出來內角和是1800 嗎?有誰驗證出來不是1800 的嗎?
提問:你又能得到什么結論?還有懷疑嗎?
3、得出結論。
指出:三角形有無窮多,課上得到的還只是一個猜想。隨著驗證的深入,能越來越確定這個猜想是對的。
說明:科學家們已經經過嚴格的論證,證明了所有三角形的內角和確實都是1800。
解決爭吵:學生用三角形內角和的知識勸解三兄弟。
三、鞏固應用,深刻感悟。
1、算一算: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數。
2、拼一拼:用兩塊相同的三角尺拼成一個三角形。
思考:拼成的三角形內角和是多少?
3、畫一畫:
。1)你能畫出一個有兩個銳角的三角形嗎?
。2)你能畫出一個有兩個直角的三角形嗎?
。3)你能畫出一個有兩個鈍角的三角形嗎?
四、全課總結,課后延伸。
1、學生自主總結一節(jié)課的收獲。
2、介紹帕斯卡。
3、用三角形拼成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引發(fā)新的問題。
《三角形的內角和》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比較、歸納,發(fā)現(xiàn)“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2、讓學生學會根據“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這一知識求三角形中一個未知角的度數。
3、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索的意識,鍛煉動手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探索三角形內角和是180°。
教學難點:
探索三角形內角和是180°。
教學準備:
三角板,量角器、點子圖、自制的三種三角形紙片等。
教學過程:
一、交流展示
老師取一塊三角板,讓學生分別說說這三個角的度數,再加一加,分別得到這樣的2個算式:90°+60°+30°=180°,90°+45°+45°=180°
看了這2個算式你有什么猜想?
。ㄈ切蔚娜齻角加起來等于180度)
二、自主探索
1、畫、量:在點子圖上,分別畫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畫好后分別量出各個角的度數,再把三個角的度數相加。
老師注意巡視和指導。交流各自加得的結果,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
2、折、拼:學生用自己事先剪好的圖形,折一折。
指名介紹折的方法:比如折的是一個銳角三角形,可以先把它上面的一個角折下,頂點和下面的邊重合,再分別把左邊、右邊的角往里折,三個角的頂點要重合。發(fā)現(xiàn):三個角會正好在一直線上,說明它們合起來是一個平角,也就是180度。
繼續(xù)用該方法折鈍角三角形,得到同樣的結果。
直角三角形的折法有不同嗎?
通過交流使學生明白:除了用剛才的方法之外,直角三角形還可以用更簡便的方法折;可以直角不動,而把兩個銳角折下,正好能拼成一個直角;兩個直角的度數和也是180度。
3、撕、拼:可能有個別學生對折的方法感到有困難。那么還可以用撕的方法。 在撕之前要分別在三個角上標好角1、角2和角3。然后撕下三個角,把三個角的一條邊、頂點重合,也能清楚地看到三個角合起來就是一個平角——180度。
小結:我們可以用多種方法,得到同樣的結果: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三、精講點拔
三角形中,角1=75°,角2=39°,角3=()°
算一算,量一量,結果相同嗎?
四、運用提升
。、算出下面每個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數。
在交流的時候可以分別學生說說怎么算才更方便。比如第1題,可先算40加60等于100,再用180減100等于80 °。第2題則先算180減110等于70,再用70減55更方便。第3題是直角三角形,可不用180去減,而用90減55更好。
指出:在計算的時候,我們可根據具體的數據選擇更佳的算法。
2、一塊三角尺的內角和是180°,用兩塊完全一樣的三角尺拼成一個三角形,這個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
可先猜想:兩個三角形拼在一起,會不會它的內角和變成180×2=360 °呢?為什么?
然后再分別算一算圖上的這三個三角形的內角和。得出結論:三角形不論大小,它的內角和都是180°。
3、用一張正方形紙折一折,填一填。
4、說理:一個直角三角形中最多有幾個直角?為什么?
一個鈍角三角形中最多有幾個直角?為什么?
五、達標作業(yè)
補充習題相關作業(yè)
板書設計
《三角形的內角和》教學設計3
一、教材依據
蘇教版四年級數學第八冊第28~29頁
二、教學方法及思路
數學學習的價值在于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本節(jié)課力圖帶領學生進入這樣一個學習過程:利用故事的形式,讓學生產生疑問,三角形的內角和是不是180°?接著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法通過剪或折,得到三角形的三個內角都能湊成一個平角,得出三角形內角和是180°這一規(guī)律。通過課件的進一步演示,讓學生對結論的形成過程有更系統(tǒng)更清晰的整理,較好的突破了這節(jié)課的重、難點部分。在練習設計方面,通過算一算,量一量,選一選,拼一拼,折一折,說一說等多種方式,提高學生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讓學生通過量、剪、拼、擺、折等活動,主動探究推導出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能力目標: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增強探索的意識,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習的信心。
3、情感目標:讓學生體會幾何圖形內在的結構美,并充分體會到學習數學的快樂。
四、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五、教學難點
驗證所有三角形的內角之和都是180°。
六、教學設備
量角器、正方形紙、剪刀、各類三角形(也包括等邊、等腰)、實物投影、多媒體課件
七、教學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師談話:我們已經認識了三角形,你知道哪些關于三角形的知識?
讓學生對了解的有關三角形的知識暢所欲言。
2、師談話:我們在討論三角形知識的時候,三角形中的三個好朋友卻吵了起來,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嗎?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教師放課件。
課件內容說明:一個大的直角三角形說:“我的個頭大,我的`內角和一定比你們大!币粋鈍角三角形說:“我有一個鈍角,我的內角和才是最大的)一個小的銳角三角形很委屈的樣子說“是這樣嗎?”,(它們在爭論誰的內角和大。)
3、 到底誰說的對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有關三角形內角和的知識。
(板書課題:三角形內角和)
設計意圖:一方面借助電教媒體,利用兒童喜聞樂見的故事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另一方面,通過故事中的認知沖突,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ǘ┳灾魈骄浚l(fā)現(xiàn)規(guī)律
1、認識什么是三角形的內角和三角形的內角和。
談話:我們通常所說的三角尺的角是三角尺的內角,你知道什么是三角形的內角和嗎?
通過學生討論,得出三角形的內角和就是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度數和。
2、探究三角形內角和的特點。
、僮寣W生想一想、說一說怎樣才能知道三角形的內角和?
學生會想到量一量每個三角形的內角,再相加的方法來得到三角形的內角和。(如果學生想到別的方法,只要合理的,教師就給予肯定,并鼓勵他們對自己想到的方法進行驗證。)
、谛〗M合作。
通過小組合作后交流,匯報。(教師同時板書出幾個小組匯報的結果)讓學生們發(fā)現(xiàn)每個三角形的內角和都在180°左右。
引導學生推測出三角形的內角和可能都是180°。
3、 驗證推測。
讓學生動腦筋想一想,怎樣才能驗證自己的推想是否正確,學生可能會想到用折拼或剪拼的方法來看一看三角形的三個角和起來是不是180°,也就是說三角形的三個角能不能拼成一個平角。
。ㄐ〗M合作驗證,教師參與其中。)
4、全班交流,共同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當學生匯報用折拼或剪拼的方法的時候,教師在電腦中根據學生的匯報,分別演示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的折拼和剪拼的過程。
在學生交流、教師課件演示的過程中,師生共同總結出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教師同時板書(三角形內角和等于180°。)
5、師談話:三個三角形討論的問題現(xiàn)在能解決了嗎?你現(xiàn)在想對這三個三角形說點什么嗎?(讓學生暢所欲言,對得出的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做系統(tǒng)的整理。)
。墼O計意圖:先提出疑問,再通過學生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方式,一方面調動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通過課件的演示,在學生的充分感知的基礎上發(fā)現(xiàn)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三)鞏固練習,拓展應用
根據發(fā)現(xiàn)的三角形的新知識來解決問題。
1、教學“試一試”
出示“試一試”:三角形中,∠1=75°,∠2=39°,∠3=( )?
學生試做,指名板演。學生可能有下面兩種算法:
、佟3=180°—75°—39°=66°
、凇3=180°—(75°+39)°=66°
評議板演,教師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再讓學生用量角器量一量教科書中的∠3。提問:與算出的結果相同嗎?
2、 “想想做做”第1題
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并說說解題方法。
3、“想想做做”第2題
提問:為什么兩個三角形拼成一個三角形后,內角和還是180度?
4、“想想做做”第3題
生動手折折看,填空。
提問:三角形的內角和與三角形的大小有關系嗎?三角形越大,內角和也越大嗎?
5、“想想做做”第6題
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設計意圖:當學生獲得“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的知識信息后,讓學生通過算一算、量一量、拼一拼和折一折,鞏固學生對三角形的內角和的認識。]
引導學生說出:首先要看三個內角的和是不是180°,其次看每個內角的度數是否符合這類三角形的特征。
[設計意圖:開放題的設計,給學生廣闊的思維空間,學生綜合運用已學知識解決問題。]
(五)課堂作業(yè)
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和第5題。
(六)課堂總結
問: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數學知識?這些知識你是怎樣獲得的?你還有什么疑問?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式的回顧,引導學生對本課學習知識和學習方法進行總結。]
。ㄆ撸┌鍟O計
三角形內角和等于180°
、佟3=180°—75°—39°=66°
②∠3=180°—(75°+39)°=66°
【《三角形的內角和》教學設計范文(通用3篇)】相關文章:
《三角形內角和》教學設計(通用6篇)07-20
多邊形的內角和教學設計02-19
三角形的面積優(yōu)秀教學設計范文(通用6篇)05-11
《牛和鵝》教學設計范文(通用5篇)04-07
《狼和小羊》教學設計通用15篇04-08
《樹和喜鵲》 優(yōu)質教學設計范文03-14
8和9的教學設計09-11
小學數學《三角形的特性》教學設計06-26
小柳樹和小棗樹教學設計范文04-11
《牛和鵝》 教學設計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