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教學設計范文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背影》教學設計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材分析
《背影》寫的是家庭遭遇變故的情況下,父親送別遠行的兒子時的一番情景,表現(xiàn)了父親雖然屢經掙扎仍不免破產的可悲境遇,以及由此而生的`感傷情緒,所寫是普通的生活感受,用的文字也不多,可是卻很感動人,具有強烈的藝術效果。原因何在呢?
作者善于捕捉特定情境中的最富有表現(xiàn)力的形象特征來刻畫人物、抒寫感情。作者對父親的背影既有直接描寫,也有間接描寫。就直接描寫而言:先作外貌描寫,寫衣貌,然后用特寫鏡頭精細地描寫父親爬月臺的動作;而作者自己的感情變化有力地烘托出背影,是間接描寫。作者選擇了父親穿過鐵道去給他買橘子時的“背影”這個形象特征,加以集中地具體地描繪,從而充分地表達出了當時父子之間那種骨肉至情,獲得了感人的藝術效果。
本文貯滿溫厚、樸實、自然的真情美。學習本文,一定要進行品讀,小聲或不出聲地讀,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細細品味文章字里行間蘊藏的思想情感。
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的語文學習習慣較好,聽說讀寫思查與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較強,有一定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雖然大多數(shù)是“留守學生”但他們的感情細膩而豐富。因學校多次開展與“感恩”有關的活動,大多數(shù)同學能用自己的良好表現(xiàn)和較好的成績,回報關愛過自己的親人、老師、同學、朋友等。盡管如此,但很多學生的家庭并沒有經歷過“禍不單行”的日子(如:文中作者的祖母死了,父親也失業(yè)了),很難站在作者和作者父親的角度來理解文中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這將成為本節(jié)課學生認知形成最主要的障礙點。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掌握生字詞的音、形、義;
(2)整體把握文章的內容,理清行文的思路;
(3)學習作者巧妙的構思。
2、過程與方法:
理解關鍵語句所表達的特殊感情。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父子之間濃濃的親情,凈化自己的心靈。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激發(fā)學生理解父母,感恩父母,熱愛父母的思想感情;
2、理解關鍵語句的含義和作用。
【《背影》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背影》教學設計01-19
《背影》的教學設計12-26
《背影》教學設計06-16
背影教學設計02-24
朱自清《背影》教學設計01-31
《背影》教學設計范文04-04
有關背影教學設計01-05
背影教學設計范文12-23
《背影》的教學設計范文04-09
初中《背影》教學設計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