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程、時間與速度教學設計
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64~65頁“路程、時間與速度”。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讓學生結合具體情境,理解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為此,教材安排了一個情境:比一比兩輛車誰跑得快一些?從而讓學生歸納出路程、時間與速度三個數(shù)量,進而歸納出速度=路程÷時間,再結合試一試兩題,讓學生得出:路程=速度×時間,時間=路程÷速度,進一步理解路程、速度、時間三者之間的關系。因此,理解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是速度的單位。學習了這節(jié)課,學生可以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并且可以合理地安排時間,提高效率。
學生狀況分析:
對于這節(jié)課,學生已經(jīng)對速度有一定的認識,這節(jié)課主要是結合實際情境,讓學生理解速度與路程、時間的關系。學生對于有關速度的問題都想知道。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已經(jīng)適應合作學習。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境中,理解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
2、根據(jù)路程、時間與速度的關系,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
3、樹立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的思想。
教學重、難點:
理解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方法:談話法;情境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談話導入
1、師:同學們,你們都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嗎?比賽的結果是怎樣的?(驕傲的小兔輸了,勤勞的小烏龜贏了),自從那次比賽之后,小白兔很不服氣,它們決定還要再比賽一次,請看《新龜兔賽跑》---課件出示比賽的情境圖。
2、電腦出示《新龜兔賽跑》的情境,讓學生猜誰會取勝呢?
接著出示條件:
小兔說:“我2時行駛了120千米”,小烏龜說:“我3時行駛了210千米!钡降啄妮v車跑得快呢?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討論,如何解答?
二、探索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
1、學生思考:要想知道誰跑得快,要比較什么?你有什么辦法?
2、小組交流,明確:
要想知道誰跑得快,就要看看同一時間里誰跑得遠,誰就快。這個同一時間在這里就是1小時,那么小白兔開的`卡車1小時跑了120÷2=60(千米)而小烏龜開得小汽車1小時跑了210÷3=70(千米)60千米<70千米,因此,小烏龜跑得快。
3、教師引導學生了解單位時間即為:
1時、1分、1秒。在單位時間內(nèi)所行駛的路程叫做速度。
本題中,卡車的速度是60千米/時,而汽車的速度為70千米/時。因此,面包車的速度快。
4、讓學生根據(jù)這一情境學生試著表述速度、路程、時間三者之間的關系?
速度=路程÷時間
5、看一看、想一想,比一比,誰的速度快?
出示生活中常見的數(shù)據(jù),拓展學生對日常生活中速度的認識,也可以把學生課前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交流。引導學生關注速度。例如人步行的速度大約為4千米/時;飛機飛行的速度大約為12千米/分;聲音傳播的速度大約為340米/妙;光傳播的速度為30萬千米/秒.
三、鞏固練習
1、完成“試一試”第一題。甲地到乙地有140千米,汽車梅小時行駛70千米,從甲地到乙地需多少時?
讓學生看圖,根據(jù)情境解答。140÷70=2(時)----路程÷速度=時間
2、完成“試一試”第2題。丁丁從學校到少年宮每分走60米,用了10分鐘 ,從學校到少年宮的 路程是多少米?
60×10=600(米)--------速度×時間=路程
三個算式結合具體情境去體會、思考、交流、匯報。
3、判斷題:請你用手勢“ √ ”或“ × ”表示。
一列火車行駛的速度為 110 千米/時“ 110 千米/時”表示這列火車每時行 110 千米。( )
速度÷時間=路程。( )
飛機飛行的速度為 12 千米/分,汽車行駛的速度為 80 千米/時,汽車的速度比飛機快。( )
【路程、時間與速度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認識時間教學設計04-09
《認識時間》教學設計07-27
分類與整理教學設計04-08
《燃燒與滅火》教學設計03-04
質數(shù)與合數(shù)教學設計03-02
《我與地壇 》教學設計03-31
《紙船與風箏》教學設計03-28
《敬業(yè)與樂業(yè)》教學設計10-31
《位置與方向》教學設計09-22
《數(shù)字與編碼》教學設計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