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呼蘭河傳有感14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呼蘭河傳有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呼蘭河傳有感 篇1
《呼蘭河傳》是一名已經(jīng)逝去的現(xiàn)代女作家蕭紅寫的書。蕭紅在那個戰(zhàn)亂紛飛的年代里,寫下了《生死場》《跋涉》《呼蘭河傳》等巨著。她對童年的美好回憶,也就寫在了《呼蘭河傳》這本書中。
著名作家茅盾評價這本書,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由此可見,蕭紅那抒情詩般的意境,無不令人心曠神怡。從這本書中,我體會到了蕭紅童年生活的豐富、快樂。令我感受最深的,還是蕭紅小時候與祖父在園子里栽花拔草的情景。蕭紅的祖父是一個慈愛、和藹可親的老人。蕭紅出生時,她的祖父就已經(jīng)六十多歲了。蕭紅還是一個頑皮的孩子,與一般的女孩有著明顯的性格差異。她總會在一家子里鬧出什么小笑話來,無不使人哈哈大笑。想到蕭紅童年時候的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樣子,我就不禁羨慕起來,可是又一想,蕭紅小時候那么自在,可是長大后就不一樣了!這個年僅30歲就離開人世的偉大作家,實在令人惋惜。當看到《呼蘭河傳》中蕭紅在祖父的菜園子里鬧騰的場面,我就想起了我。想起我小時候,在姥姥家菜地里的趣事……那時,我4歲了。媽媽帶我去姥姥家玩。我看著姥姥家門前的一片菜地,心里不禁疑惑起來:咦,為什么這塊菜地里種的都是雜草呢?又細想了一下,嗯!也許是姥姥和姥爺太忙了,來不及除雜草,所以就耽誤了。我轉了轉眼珠,又想起了一個點子:我為何不自己拔掉這些沒用的雜草呢?一想到拔完后媽媽她們就會獎勵我的情景,我不禁偷偷笑起來。一到中午吃完飯,大家都午睡了,我假裝乖巧地躺在媽媽身邊。
不一會兒,媽媽就睡著了,我便跑向菜地,拿了一把鐮刀,開始鏟除雜草。因為我還小,所以干了不到半個小時,就沒有力氣了。其實我也沒除多少雜草,就只除了一小排而已。這時,姥爺睡不著,便打算出門逛逛。我看見姥爺,就像看見了什么似的,馬上沖過去,趾高氣揚地告訴他:“哈哈,姥爺,我?guī)湍惆瘟穗s草呢!”姥爺看見我不睡覺在外面不知道干什么,也很好奇,便答應我去看看。本以為姥爺會夸獎我,誰知道姥爺看到后失聲尖叫:“天!你個傻孩子干了些什么啊?那是韭菜,不是雜草!”我一聽,嚇了一跳。還好姥姥比較寬容,無奈地說:“唉,算了吧,小孩子不懂事,有這個勤勞的心就不錯了!”說完,便開始教我認識蔬菜。但是我并不想學,看到外面飛來了一只很大的白蝴蝶,趁姥姥不注意,就偷偷跑到菜園子里去捉蝴蝶,還瞎鬧。
被媽媽追回來后,我還是屢教不改,又偷偷跑到別處去了……現(xiàn)在想一想,小時候的我和小時候的蕭紅沒什么兩樣嘛!《呼蘭河傳》,一個美麗的童年生活,影響了幾代人的美好回憶。閉上眼睛,靜聽童年的風聲,蕭紅,為我們譜寫了一曲動人的童年樂章……
讀呼蘭河傳有感 篇2
讀完了《呼蘭河傳》這本書,我的心情久久都沉浸在那一片灰色的畫面中!!
灰色的色彩、平靜的敘述,生活在呼蘭河小城的人們,每天的生活都是在重復的,一年四季沒有新鮮事物,最大的新聞也不過是誰家在“跳大神”,誰家的牲畜悶死在大泥坑里。那個六七米深的大泥坑,無論在晴天還是下雨天,人們都會遭受災難。大家說拆墻的有、說種樹的有,但從來沒有一個人想過把大泥坑填平。多么愚昧的人民啊!他們的腦海里就是順應天意,人是不能違抗天命的。我真替他們感到悲哀!
文章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團圓媳婦,這么一個美麗可愛的小姑娘,她才十二歲,本該是一個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年齡,可她被賣給了一戶人家做了童養(yǎng)媳。她在那個家里連一個小動物都不如,經(jīng)常受到她婆婆的打罵,沒過多久就死了。她是被萬惡的封建社會害死的。王大姑娘的死、胡家媳婦的死,在那個社會里就像是司空見慣的。對一個生命的離去,他們的態(tài)度非常冷漠,反而覺得她們是自作自受,是沒有辦法可以挽救的。這就是封建社會對女人的不平等。
作者的童年生活是快樂的,但也是寂寞的、灰色的。她的活動地就是后院那個荒涼的大花園。她沒有地方可以去,沒有玩具可以玩,只有她的祖父、后院的玫瑰花、櫻桃樹,給她的童年帶來了一點溫暖和愛。和她比起來,我們的童年是多么的豐富多彩啊!我們可以自由的玩耍,沒有煩惱、沒有紛爭,我們的童年是幸福的!我為我生長在新中國這個大家庭而感到幸運。!
讀呼蘭河傳有感 篇3
我有幸讀到了蕭紅的《呼蘭河傳》,也認清了封建社會如同一把無形卻很致命的刀。這本書沒有敘述完整的故事,只是將小城里發(fā)生的種種,如涓涓小溪般娓娓道來。
蕭紅說過“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邊的累贅又是笨重的!”小團圓媳婦可以說是這本書里的悲劇,讓很多讀者意難平。就因為團圓媳婦走路像風、太大方,老胡家人就對她“一天打八頓,罵三場”,如此的暴行竟然還被冠以“規(guī)矩出一個好人來”,這樣荒謬的理由卻被呼蘭河人普遍認同。后來啊,團圓媳婦解脫了,再也不用見到這些“無意識的殺人團”了…
呼蘭河的人順著“幾千年傳下來的習慣而思索而生活”,但馮嘴歪子不一樣,他地位低,但他敢于為了追求幸福反抗,面對人們的奚落謾罵時他樂觀,在他妻子去世留下兩個孩子后,他并沒有就此放棄,每天努力掙錢養(yǎng)活兩個孩子。他有一種頑強的“生”的力量,是呼蘭河人比不了的,獨一無二的。
蕭紅她不僅在諷刺封建迷信,她還把記憶留在童年里,童年里又留著關于祖父的痕跡。
讀呼蘭河傳有感 篇4
本文的作者蕭紅是一位生活艱苦的女作家,她從小父母就對2非常冷漠,祖母對她也不好,只有祖父對她非常關心,所以本文寫祖父的地方最多。本書的特點就是層次清楚,分工明確。每個章節(jié)的意思大概是這樣的:第一章總寫呼蘭河這個小鎮(zhèn);第二章寫呼蘭河小鎮(zhèn)中人們閑暇的生活;第三章寫了祖母對“我”的冷漠直到她去逝為止;第四章寫了祖母去逝后,“我”和祖父的自由、愉快的生活;第五章寫了團圓媳婦命苦而短暫的人生及婆婆的迷信和對她的折磨;第六章寫了“我”有一個性情古怪的有二伯;最后一章寫了馮歪嘴子一家清貧的生活。
本書的重點人物祖父是一位性格和藹、待人非常親切的人。作者之所以喜歡他是因為在全家人中只有祖父對她好。祖父喜歡“我”,“我”也同樣喜歡祖父,祖父和“我”的“地盤”一個不大不小的園子,它是一個十分美麗的地方:里面有許多菜、花草和許多可愛的小昆蟲們。在作者眼中,祖父的園子是一個充滿快樂和自由的樂園。
在書中,寫人和事的地方很多,作者卻又不盯著一個寫,故事多而不辟,而且累及的人物神態(tài)動作表情都用作者那一支神奇的筆寫得透澈明了。
我愛看這本書,更愛書中調皮可愛的作者和和藹可親的祖父。
讀呼蘭河傳有感 篇5
從《呼蘭河傳》里,我認識了一個可愛,快樂的蕭紅和呼蘭鎮(zhèn)上一群純真的村民們在這里上演著許多有趣,悲傷的事。雖然蕭紅已逝世但她這本書會被人們世世代代傳代下去,她開心的童年也珍藏在我們心中,揮之不去。
蕭紅以輕快的筆觸,敘述了在呼蘭鎮(zhèn)上發(fā)生的事。
蕭紅出生在一個名叫“呼蘭鎮(zhèn)”的村子里因父母早逝,一直在祖父祖母家住著。她特別不喜歡祖母,因為祖母用小針扎她的手。與之相反的是她特別喜歡祖父,她經(jīng)常在祖父的園子里與祖父一起種花,度過了許多美好的時光。但有一個女孩與她恰恰相反,她著這一頭烏黑頭發(fā),一雙水靈靈的眼睛,但就是這么一個美麗的女孩,12歲就被拉去當童養(yǎng)媳,整天受人指使,最后跳大神還讓村民們用開水幫她洗澡,不幸燙死。還有一個特別奇怪的人——有二伯他跟人說起話來結結巴巴,跟狗說起話來那叫一個“談天說地”。
蕭紅為自己的理想奮斗著,用自己的心血譜寫了這篇巨著。
在這次倫敦奧運會上,我國選手為了祖國的榮譽而戰(zhàn),如林丹接住了每一球。
不正是這樣嗎?一個人為了自己的目標而奮斗,而流淚,而努力,終究會換來成功。只要你肯努力,肯積極向上,也一定會造就屬于你的“新時代”!
讀呼蘭河傳有感 篇6
一副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涼的歌謠,一個觸動人心的故事,這是我讀《呼蘭河傳》的最初印象。
《呼蘭河傳》是民國四大才女之一的中國著名女作家蕭紅的一部回憶性長篇小說,講述了呼蘭城的小團圓媳婦、二伯、馮歪嘴子等人的遭遇,表現(xiàn)了呼蘭小城人們精神上的愚昧和麻木。
我讀完《呼蘭河傳》,尤為書中三個不同的生活悲劇而唏噓。天真活潑的小團圓媳婦被迷信陋習活活折磨死了,孤苦無依的有二伯遭受欺凌,貧困的磨官馮歪嘴子的不幸。我深切體會到了他們的悲慘生活,對那些弱小者充滿了同情,但我也同樣在思考,是什么原因導致了他們遭遇如此的命運?他們?yōu)楹尾灰宰约旱呐Χ淖兠\?那是因為那個時代是如此灰暗,那時人們的思想是如此落后。
相比之下,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是多么幸福的。時代在不斷進步,我們的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思想也越來越現(xiàn)代。我們有父母的呵護,有老師的關愛,衣食住行都不用擔憂,每天只管好好上學。但有時候我們還覺得生活對自己不公,還經(jīng)常使性子發(fā)脾氣。與小說中小團圓媳婦等人的遭遇相比,我們的所謂不如意實在不算什么,我們應該為生長在這個時代而慶幸。
讀了《呼蘭河傳》之后,更加激發(fā)起我對現(xiàn)在生活的熱愛,更加觸發(fā)我要珍惜現(xiàn)在的美好生活。
讀呼蘭河傳有感 篇7
與其說《呼蘭河傳》是一部小說,不如說它是一篇自傳。書中那零零碎碎,并無干系的一則則故事,我仿佛看見了那個自由與痛苦并存的女孩;看見了那塊喧囂熱鬧卻又貧瘠愚昧的土地。蕭紅文字的魅力正在于此,沒有大肆的鋪張渲染,但卻一點一滴在讀者心中勾勒水土、描繪人情。
蕭紅的命運注定是自由不羈卻又坎坷多舛的。她的孩童時代是孤獨的.也是自由的。祖父是她唯一的“玩伴”,是唯一一個愛蕭紅,帶給她溫暖的人!他一手建造的小后園,成了蕭紅童年時的游樂場。那里沒有糾紛,沒有爭吵,樂趣卻藏在每顆草,每朵花中。那兒的春天,蕭紅拔白菜,摘黃瓜,采倭瓜花心,追蜻蜓,溜蚱蜢,賞蝴蝶,好不快活;夏天的傍晚時分,五六歲孩童的臉上全然不見了白白凈凈,唯見“關公上身”,滿臉通紅,年逾古稀的老人也成了“金須老者”,這全是晚霞,哦不,是“火燒云”變的戲法;秋天,那充滿樂趣的后園,就要封閉一陣子了,園中的花草,黃的黃,敗的敗,他們都倦了,園子也倦了,顯得異常凄涼;冬天,大雪冰封了呼蘭河,儲藏室成了蕭紅那時唯一的樂趣,一冬天下來已經(jīng)被翻了個“底朝天”,在這白茫茫的世界中,這似乎顯得彌足珍貴。
走出這片自由自在的樂土,《呼蘭河傳》展現(xiàn)更多的則是貧瘠的土地,愚昧的人性。
他們情愿為一個云游道士的破戲法,拿出200吊錢,也不愿花個一二十吊錢請個大夫。小團圓媳婦,便是在那封建社會中的受害者。她婆婆為使她“聽話”便對她施暴,手段殘忍至極,更使用各種迷信手段,將小團圓媳婦折磨致死。在那種社會中被迫害的人數(shù)不勝數(shù),或許他們都和小團圓媳婦一樣,成了封建,封建的犧牲品。
那里的人是孤寂的。他們不會放過任何一個看熱鬧的機會,絕對抓住呆板枯燥的生活中任何一個精彩瞬間,即使很少。就連大泥坑淹死了一頭牲畜,也必然會引起一群人的圍觀,
生活中的繁瑣小事也會引起一場唇齒間的戰(zhàn)爭。人們似乎永遠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一切都是如此的平靜安寧。
蕭紅以記敘文的清晰條理,抒情文的濃厚意境,以及嫻熟的寫作技巧,穩(wěn)重而輕盈的文筆,鑄成了其巔峰之作。蕭紅的一生很短暫,也被很多人詬病。但是我覺得“文品即人品”,通過文字,從書中我看到了一個純粹的、善良的卻又很可憐的姑娘。
讀呼蘭河傳有感 篇8
看完了《呼蘭河傳》這本書,我留下了無限的思考!逗籼m河傳》講了蕭紅小時候和祖父的故事,這本書的語言并不華麗,但樸素的語言,平凡的人和事同樣動人。
蕭紅的童年是歡樂的,因為有了一個疼愛她的祖父。祖父帶著他在菜園里,摘黃瓜、澆水,給她點燈籠,讓蕭紅玩得不亦樂乎。讓我難以忘懷的還是祖父給蕭紅點燈籠了,蕭紅在房間中翻箱倒柜,找出了一個陳舊的、落滿灰塵的燈籠,祖父細心地把燈籠擦拭干凈,點上蠟燭,給蕭紅玩,直到壞了為止,但祖父依然笑瞇瞇的。這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可是祖父卻有著驚人的耐心和寬容。首先,蕭紅翻箱倒柜,家里必須翻得七零八落的,一般家長見了都要大罵。其次,蕭紅找到了一個破舊的燈籠,一般的家長必須沒有耐心擦干凈,點上蠟燭給孩子玩。更重要的是蕭紅把燈籠打壞了,祖父沒有把她臭罵一頓,居然還笑瞇瞇的。正因為有了這樣一位慈祥的祖父,蕭紅才有了一個歡樂的童年。
蕭紅的童年是歡樂的,因為有了一個不平凡的村子。這個村子里有一個作惡多端的大泥坑,這泥坑經(jīng)常弄翻馬車,淹死人、牲畜,還阻擋了許多人的前進道路。有了這個泥坑,村里里頓時熱鬧非凡,翻了馬車抬馬車,人掉下去了救人,擋住了人從旁邊的墻上頭爬過去。沒有一個人覺得累,更沒有一個人要把這個“無惡不作”的泥坑填平。我想,假如填平了這個坑,村子就恢復了冷清,變得寂寞,大家沒事可干,失去了抬車的樂趣。當然了,這個泥坑也給村里人帶來了“福利”,當牲畜淹死的時候,許多人都去搶豬肉吃,殺豬的撿了回去,就會以半價賣出去。在艱苦的鄉(xiāng)村生活中,處處閃耀著人性的真、善、美的光輝。
蕭紅的童年是歡樂的,因為有了許多人陪她玩耍。馮歪嘴子啊,她們家的廚師啊,都是她的“尋樂工具”,團圓媳婦僅有十幾歲,她很樂意陪著蕭紅玩,樂此不疲,但她最終命運多舛。
我們再也體驗不到蕭紅的童年生活了,但書中字里行間流露的人性的至純至美,仍然使我的內心暖暖的。
讀了《呼蘭河傳》,讀了一個凄美的故事,讀出了童年的珍貴。
讀呼蘭河傳有感 篇9
《呼蘭河傳》的作者是蕭紅。著名作家茅盾稱這本書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碑斪x完這本書時,我才深刻的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
在這本書中,蕭紅向我們講述了呼蘭河的風土人情,她的童年時光,以及她對呼蘭河的愛和對當時封建社會制度的很都躍然紙上,使讀者無不為之動容。 最悲慘的就是小團圓媳婦的遭遇。年僅12歲的小團圓媳婦被老婆婆烙腳心,吊在扇子上被抽打·····結果小團圓媳婦被打怕了,得了一種怪病,老婆婆找了個土房子:用熱水燙三次,整個身子浸泡在滾燙的熱水中?蓱z的小團圓媳婦,在熱水中極力掙扎著,可那些迷信而又無情還是把她摁在水中,三次都是如此,小團圓媳婦暈了過去。就這樣,小團圓媳婦被折騰死了。 有悲就有喜,作者把她小時候和祖父學詩寫成了“一顆顆笑豆”,讓人一“吃”,就忍不住哈哈大笑,蕭紅小時候真可愛真好玩,讓人禁不住想到了自己的童年,那么無憂無慮。
讀呼蘭河傳有感 篇10
今天暑假,作業(yè)很快就寫完了,在百無聊賴之際,我從書架上隨意拿了一本書叫《呼蘭河傳》。
本文的主人公蕭紅,其實就是一個平常的女孩子,但她因為生在舊社會,經(jīng)常吃不飽穿不暖,受盡了苦頭。人的一生,童年是最幸福、最快樂的時光,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都是屬于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就像是在蜜罐里長大的一樣,但是相比之下,蕭紅童年受的罪,簡直比我們苦一千倍、一萬倍,她連一段最溫馨的、最美好的童年回憶都沒有,她只有在祖父的園子里與祖父相處在一起時幼小的心靈才能得到一點安慰。現(xiàn)在有些我們的同齡人,住在農(nóng)村,生活環(huán)境不好,于是就整天抱怨這、抱怨那,可是你們在仔細想想,你們的童年至少還有爸爸媽媽的陪伴與關心啊!可是蕭紅呢?她什么都沒有,除了她的祖父,沒有人會關心她的死活,沒有人會關心她是不是冷了,是不是餓了,就連爸爸媽媽也是這樣,你們有想過這對她的心靈是有多么大的傷害嗎?所以,正在童年時期的朋友們,別在抱怨了,珍惜你們現(xiàn)在的童年時光,你一定會過一個活在歡聲笑語里的童年。
記得,在前一段時間,放學后,我想讓媽媽帶我去買一雙好看的平底鞋,媽媽說:“你先穿穿涼鞋,等天冷了再買。”于是我就耍起了我的小脾氣來了,說道:“你這人怎么這么摳呢?你自己就可以買好多衣服鞋子,就不給我買!碑攱寢屨f話時,我立馬用手堵住耳朵說:“不聽、不聽、不聽……!钡,講完這幾句話后,我就后悔了,我又想到蕭紅,想到了她的悲慘命運,于是,我沉思了一會兒,開口說道:“媽媽,要不然平底鞋我等到秋天再買吧。”媽媽說:“這才對嘛,這樣才是個懂事的孩子。”
我通過這本書,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要抱怨自己的生活,只要你有家人的陪伴,有別人的關懷,心中就有光明,你就會成為一個幸?鞓返娜恕
讀呼蘭河傳有感 篇11
【呼蘭河傳】是蕭紅的一篇名著,茅盾等一些作家都夸她寫得好,其中茅盾有一句話贊揚了蕭紅的作品,如一篇敘事詩,一篇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
其中,語文書上的第19課【我和祖父的園子】介紹了蕭紅作品的一篇課文,可以感受到蕭紅小時候的頑皮,可愛,與天真。舉例子,例1;祖父帶一定大草帽,我就戴一頂小草帽。例2;祖父栽種小白菜的時候,我就會跟在后面把小白菜種子踢飛。例3;我玩膩了就把祖父澆水的東西搶過來,朝天空里一撒大聲喊;""下雨了,下雨了.""例4;蕭紅玩累了就在房子下找個陰涼的地方,不要枕頭,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臉上就睡著了。
回想起來,有個天真,可愛,調皮的女孩在你的面前做出這樣搗蛋的事情,你會不會罵她,祖父并沒有罵她,并且是站在旁邊看著蕭紅瞎鬧。
聽說,蕭紅原名叫張海迪,在這個世上除了丈夫也就只有她的祖父最愛蕭紅了。
可惜的是,蕭紅才只有31歲就離開了人世。但【呼蘭河轉】卻遠近聞名,留傳到今世,真了不起。
蕭紅從長大了以后,祖父就離開了蕭紅,離開了人世,從此就過著苦日子。 【 呼蘭河傳】是一本好書,建議大家讀。書是我們的朋友,我們應該愛護它們 。
讀呼蘭河傳有感 篇12
讀了蕭紅的呼蘭河傳,我心中深有感受。她用童年的視角,譜寫了一方水土的風情人情,一部凄婉的歌謠。
這本書讓人讀著讀著,就不由自主得沉浸在那歡樂的時光中?茨切τ男∨,玩累了,就在屋子底下隨便找個陰涼的地方睡著了,不用枕頭,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臉上就睡著了……著名作家矛盾稱這本書是“一篇敘事,一副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
眾所周知,每個人的童年都是美好的,可它也是短暫的。小蕭紅也正式如此。當她出生不久后,母親就死了,祖父成了她唯一的快樂,當蕭紅出生時祖父都六十幾歲了。5、6歲時祖父都將近七十了。十八九歲時祖父早就走了。雖然祖父走的早,但也在小蕭紅的心中留下了許多美好。祖父有個大園子,里面種著許多菜有著許多昆蟲。祖父一天都在園子里,小蕭紅也跟著祖父在園子里到處玩耍,自由自在的……
總之,這時一本難得的好書,它是美麗的,更是令人辛酸的,幽怨的,苦不堪言。
《呼蘭河傳》就是一個悲喜交加的詩。
讀呼蘭河傳有感 篇13
今天,我閱讀了蕭紅的一本作品《呼蘭河傳》,著名作家茅盾曾這樣評價:“《呼蘭河傳》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在小說里,蕭紅打破了以人物為中心的傳統(tǒng)小說模式,以散文手法寫下兒時的難忘記憶。在書里,蕭紅為整個小城的人情風俗做了傳,為自己的家鄉(xiāng)、自己的童年留下了不朽的痕跡。
慢慢地,書中那灰色的色彩、平靜的敘述、黯淡的畫面仿佛把我引進了20世紀初的小城呼蘭河,這個小城并不繁華,春夏秋冬不停地循環(huán)著。在這個小村莊里,到處都顯得那么荒涼:灰色的天空、灰色的畫面、灰色的人生,整個村莊仿佛都在一片黑暗之中,不見天日。在這里,隨處都可看見一樁樁慘劇,而這些慘劇哪些不是因為人們的無知和愚昧而產(chǎn)生的呢?一個個畫面,一個個悲劇無不時的在出現(xiàn)這著。
東二道街上有一個大泥坑,五六尺深。不下雨那泥漿像粥一樣,下了雨,這泥坑就變成河了。它淹死過小豬,悶死過小狗小貓,許多動物都葬送在它身上。一次,一位農(nóng)夫駕著馬車經(jīng)過這個泥坑。不料,馬車居然反倒了,那車夫從泥坑里費了不小勁才爬出來,那車夫身上全是泥巴,像是山里的小毛孩。而這馬呢!十之八九是必死無疑的了。有些好心人看見了前去幫忙,而還有些人呢,則在那邊看熱鬧,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最后馬得救,但是第二天卻有人說馬被淹死了,因為怕這大水坑失去了威嚴,所以胡亂造謠。這真是太愚昧了!
蕭紅在文章中一直寫到“我家的院子是很荒涼的”,這就是為里面的人物打下伏筆。文章中的團圓媳婦是一個美麗可愛的小姑娘,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而她卻被早早地賣到了人家做童養(yǎng)媳。一個人孤單的生活在這陌生的環(huán)境里,盡心盡力地做事,可是動不動地就要遭受婆婆的打罵。在別人眼里,這只是為了團圓媳婦跟懂事聽話。沒多久她就匆匆地走了,悄無聲息。而她的家人也很心酸,但是他們心酸的不是她的死,而是因為自己折本了。與其說團圓媳婦是被嚇死的,還不如說是被封建思想給害死的。在這舊時代,不知道還有多少像團圓媳婦這樣的女人在受到迫害!王大姑娘的死,胡家媳婦的死……這一個個的悲劇在你不知情的情況下就發(fā)生了。我認為:男女是平等的,自己的未來應該由自己來掌握,而不是讓別人支配的,相信用自己的雙手開創(chuàng)的未來會更加美好。
然而蕭紅她把自己的童年寫那樣美好、快樂,但其實也是寂寞的。她的活動也就是祖父的那座菜園子,跟祖父一起玩耍,一起干活,幾乎沒有變化。這讓我想到了我們的童年。我們的童年是幸福的,走到哪,哪里就是一片歡笑,充滿了童真與童趣。而作者蕭紅呢?雖然在祖父的園子里很快樂,但是卻也很寂寞。所以她要通過這篇回憶性的散文《呼蘭河傳》來重溫自己小時候的那些開心的事,用她那輕盈的手筆寫下了故鄉(xiāng)的種種事跡。
《呼蘭河傳》讀完了,而我的心卻還停留在那灰色的世界中,久久不能回歸。
讀呼蘭河傳有感 篇14
暑假里,老師讓我們讀一本課外書,我想起了課本中《祖父的園子》這篇課文,它的作者是蕭紅。于是,我便買了一本蕭紅的《呼蘭河傳》,興致勃勃地讀了起來。
這本書寫的是蕭紅小時候的故事。蕭紅的故鄉(xiāng)在呼蘭河城,那里生活著一群自私冷漠、迷信愚昧的人們。小說用灰色的筆調描繪出了潰敗的呼蘭河城?催@本書時,時而令我爆發(fā)出大笑,時而讓我感到難過,時而令我沉思。
呼蘭河城生活著形形色色的人。他們有的無知,有的性格古怪。小說中的一處令我憤怒,說的是團圓媳婦是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姑娘,卻被賣給一戶人家做童養(yǎng)媳。她剛來時溫柔,善良?善牌艆s打她、罵她,甚至自己丟了一件東西也要把她抓過來打一頓。在這樣的折磨下,一個健康活潑的姑娘就在惋惜中死掉了。死時她的婆婆竟在為她治病時花掉的錢感到惋惜?吹竭@,我不禁攥緊了拳頭。
在蕭紅短暫凄涼的一生里,她的祖父大概是她的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人。一次,蕭紅采了一大堆玫瑰花,她把玫瑰花放到祖父戴的草帽上,因為玫瑰花很香,祖父還以為是今年雨水太大,導致自家的玫瑰花特別香的。蕭紅這時便捧腹大笑起來。看到這,我再想到她的人生,不禁也為她感到欣慰。是啊,這大概就是蕭紅黑暗人生中的一束光亮吧!
讀完這本《呼蘭河傳》,我也對童年產(chǎn)生了新的看法:童年是我們這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我們應該好好珍惜童年,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莫及。
讀《呼蘭河傳》,像吃一塊巧克力,有苦澀,也有甜香。
【讀呼蘭河傳有感】相關文章:
讀《呼蘭河傳》有感03-07
讀呼蘭河傳有感03-25
讀呼蘭河傳有感05-27
讀《呼蘭河傳》有感【推薦】02-25
讀《呼蘭河傳》有感【精】01-22
【精】讀呼蘭河傳有感06-25
讀呼蘭河傳有感【推薦】07-02
【熱】讀《呼蘭河傳》有感03-23
讀《呼蘭河傳》有感【薦】02-05
讀《呼蘭河傳》有感【熱門】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