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喷奶水中文字幕电影,日本aⅴ高清一区二区三区,欧美亚洲日本国产,欧美日韩亚洲中文字幕

<legend id="flx4p"><abbr id="flx4p"><thead id="flx4p"></thead></abbr></legend>

<mark id="flx4p"><thead id="flx4p"></thead></mark>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正方體體積教學設計

      時間:2024-08-26 04:10:24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正方體體積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正方體體積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正方體體積教學設計

      正方體體積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冀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操作、觀察、猜想、驗證、交流和歸納等數學活動的過程,探索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能應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并能解決相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2、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探索數學問題的經驗,增強空間觀念,發(fā)展數學思考。

        3、培養(yǎng)學生歸納推理、抽象概括、遷移類比等能力。

        教學重點:

        長方體、正方體體積公式的推導。

        教學難點:

        理解長方體、正方體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模型12塊;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若干個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什么叫做體積?

        2、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哪些?

        3、填空:

       。1)棱長1厘米的正方體,體積是()。

       。2)棱長是()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分米。(3)棱長是()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米。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揭示課題

        1、讓學生觀察:這兩個是什么圖形?(出示兩個形狀不同的長方體)哪個長方體的體積大些?觀察猜測。

        2、引導學生得知用肉眼估算這種方法去計算日常生活中集裝箱、體育館等長方體的體積是不科學不可取的,引出課題并板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三、動手操作,探索思考。

        1、操作準備。

        ⑴提出操作要求: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12個擺成長方體,按教師要求小組擺出不同的長方體。

       、茖[出的長方體放在桌上,并在答題卡上登記結果。

        2、觀察思考。

       、盘釂枺耗隳芸闯鲞@些長方體的長、寬、高各是多少嗎?讓學生在小組內互相說一說,并說說是怎樣看出來的,然后將這些長方體的長、寬、高依次記錄在表格中。

       、茊l(fā):怎樣才能知道這些由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擺成的長方體的體積?引導學生依次去數每個長方體中包含的小正方體的個數,并記錄在表格中。

       、亲寣W生在小組內互相核對填寫的結果是否正確;選擇一些長方體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數出它們所包含的小正方體的個數的。

        3、分析推想。

        (1)提問:觀察表格中的這些長方體的長、寬、高以及它們的體積,再聯(lián)系剛才數出它們體積的過程,你能從中發(fā)現(xiàn)什么?

        引導學生提出猜想:長方體的'體積是它的長、寬、高的乘積。

        四、出示教學例題,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1、談話:通過剛才的操作和討論,我們提出了一個猜想。那么長方體的體積是不是它的長、寬、高的乘積呢?這個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2、依次出示例題中的三個長方體,提問:如果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擺出這三個長方體,各需要多少個小正方體?啟發(fā):看著圖想一想,你能根據每個長方體的長、寬、高來思考上面的問題嗎?

        3、組織交流:擺出的每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是多少?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這個結果與你操作前的想法一樣嗎?追問:如果再給你一個長5厘米、寬4厘米、高3厘米的長方體,你以想像出怎樣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擺出來嗎?擺出這個長方體一共要用多少個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

        五、概括公式:

        1、提問:根據剛才操作過程中的發(fā)現(xiàn),你能說說長方體的體積與它的長、寬、高有什么關系嗎?怎樣求長方體的體積?通過交流得出公式: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2、繼續(xù)提問:如果用V表示長方體的體積,用a、b、h分別表示長方體的長、寬、高(出示如教材所示的長方體的直觀圖),你能用字母表示長方體的體積公式嗎?學生嘗試后,交流得出:V=abh。

        3、長5厘米,寬4厘米,高3厘米的長方體,長縮短1厘米(圖上從右邊去掉一排),高增加1厘米(圖上在上邊增加一排),此時的長、寬、高各是多少?變成了什麼圖形?

        啟發(fā):正方體的棱長有什么特點?你能直接寫出正方體的體積公式嗎?交流得出: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進一步啟發(fā):正方體的體積公式也可以用字母來表示。請你打開課本看一看。讓學生閱讀后說說正方體體積的字母公式,并重點追問的含義,進一步明確的讀、寫方法。

        六、應用拓展:

        1、做“試一試”。

        先讓學生說說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是多少,正方體的棱長是多少,再讓學生獨立計算。交流時,注意讓學生先說說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再說說分別是怎樣列式的。

        2、做“練一練”第1題。

        先讓學生分別說說每個圖形的長、寬、高或棱長,再讓學生獨立完成。交流時關注學生是怎樣得到每個幾何體的體積的。如果有學生仍舊是用數小正方體個數的方法,要引導學生與用公式計算的方法相比較,強調用公式計算更簡便。

        3、做“練一練”第2題。

        選擇幾個式子讓學生說說其表示的意思,再讓學生計算出每個式子的得數。

      正方體體積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和實踐活動,經歷探索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掌握并能正確計算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

        2、經歷觀察、操作、探索的過程,發(fā)展動手操作、抽象概括、歸納推理的能力。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3、運用體積計算公式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探究活動中體驗學習數學、發(fā)現(xiàn)數學的樂趣,學會與人合作。

        2、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探索長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長方體體積公式的意義。

        3、教學用具

        教學課件、一個長方體拼制模型

        4、標簽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激趣引入

        同學們,最近你們發(fā)現(xiàn)的城市有哪些變化呢?在城市里為什么要建這么多高樓大廈呢?如果建平房,會怎么樣?

        老師帶來一件衣服,誰想試一試?(點名讓一胖一瘦上來)問:同樣一件衣服,為什么有的寬松,有的緊?(因為他們體型不一樣,也就是占的空間不一樣)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跟空間有關的內容。

        板書課題:體積

        二、學習“體積”、“體積單位”的概念

        1、出示大、小蘋果,問:哪只蘋果占的空間大?你能從自己的身邊選兩件物體,比比它們的大小嗎?

        2、出示差不多大的土豆和一個長方體石塊,你知道它們哪個大嗎?那你有什么辦法?演示書上的實驗,得出:土豆占的空間小,石塊占的空間大。

        3、師揭示: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土豆和石塊相比,誰的體積大,誰的體積。

        4、計量體積的大小,要用到什么呢?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哪些?請同學們自學14頁中間部分。

        5、學生匯報:

       。1)常用的體積單位

       。2)拿出課前做的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體,說說哪邊哪些物體的體積大約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

       。3)立方米是怎么規(guī)定的?老師用3根1米長的木條搭成一個互相垂直的架子,放在墻角感知1立方米的大小,并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體積跟1立方米差不多大。

        6、擺一擺:用棱長是1厘米的正方體木塊,擺成下圖中不同形狀的模型,你知道它們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見教材)得出:要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就要看這個物體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

        三、自主探究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公式

        1、猜一猜: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跟什么可能有關?

        2、實踐:拼擺長方體,四人一組,用不少于16塊小正方體拼擺長方體,并分別記下擺出的長方體的長、寬、高和體積。

        3、小組合作:學生四人一小組操作并做好實驗記錄。

        思考:

       。1)每排擺幾個?每層擺了幾排?擺了幾層?

       。2)一共擺了多少個小正方體?

        (3)這個圖形的體積是多少?

        4、匯報實驗結果

        每排個數

        每層排數

        層數

        小正方體個數

        所拼長方體的體積

        5、探究長方體的體積公式

        讓學生觀察表格中填寫的各數,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小正方體的個數=每排個數×每層排數×層數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6、學生匯報,交流,板書

        7、討論:擺出的長方體的體積,與它的長、寬、高有什么關系?得出結論: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用字母表示:V=abh

        8、應用公式,學習例題:一個長方體的長是7厘米,寬是4厘米,高是3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讀題,思考:求磚的體積就是求什么?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是什么?利用公式,直接求出體積。

        四、知識遷移推出正方體的體積公式

        1、師:長方體和正方體之間有什么關系?

        生:正方體是長、寬、高都相等的特殊的長方體。

        師:根據這種關系,你能推導出正方體的體積公式嗎?

        2、師生共同歸納: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用字母表示為:V= a×a×a= a3

        師強調:讀作a的立方,表示3個a相乘。3 a表示3個a相加。

        3、應用公式:

        例題2:一塊正方體的石料,棱長是6厘米,這塊石料體積是多少?

        課堂小結

        回顧一下,今天的學習大家有什么收獲?

        板書

        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

        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小正方體的個數=每排個數×每層排數×層數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V =abh

        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 = a×a×a= a3

      正方體體積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經歷自主探索正方體體積公式以及將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公式歸納為“底面積×高”的過程。

        2、掌握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知道字母表達式,會計算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理解體積公式“底面積×高”的實際意義,會利用公式計算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

        3、在把長方體體積計算遷移到正方體體積計算及公式歸納的過程中,感受數學思考的條理性和數學結論的'確定性。

        教學重點和難點:

        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以及其體積公式的推導。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1號長方體,長4厘米,寬4厘米,高3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

       。2)2號長方體,長4厘米,寬4厘米,高4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

        二、學習新課

        探究正方體體積公式:

        問:通過計算2號長方體的體積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引導學生明確:

       。1)這個長方體長、寬、高都相等,實際上它是一個正方體。

        (2)正方體體積=棱長×棱長×棱長(板書)

       。3)如果用V表示正方體體積,用a表示它的棱長字母公式為:V=a

        教師提示:a也可以寫作“a3”讀作“a的立方”表示三個a相乘。所以正方體的體積公式一般寫成:V=a3(板書)

        三、議一議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有什么相同點?

        長方體和正方體底面的面積叫做底面積。

        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如果用S表示底面積,上面的公式可以寫成:

        V=Sh

        四、鞏固練習

        計算下面圖形的體積

        板書設計:

        正方體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V=a3 V=Sh

      正方體體積教學設計4

        一、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教材41頁42頁。

        二、教材分析:

        學生已經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一些常見多邊形的特征,并直觀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從研究平面圖形到研究立體圖形,是學生空間觀念發(fā)展的一次飛躍。對常見平面圖形特征及其周長、面積計算方法的探索,既為進一步探索長方體、正方體這樣的立體圖形的特征以及表面積、體積的計算方法奠定了知識基礎,同時也積累了探索的經驗,準備了研究的方法。通過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可以使學生更好地以數學的眼光觀察、了解周圍的世界,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同時也能為進一步學習其它立體圖形打好基礎。

        三、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長方體,正方體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理解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初步學會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2、培養(yǎng)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同時發(fā)展他們的空間觀念;

        3、在活動中使學生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教學重點:探索長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

        五、教學難點: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六、教具準備:掛圖,若干個1立方厘米小正方塊

        七、學具準備: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16塊

        八、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課題

        1、實物引入

        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體積和體積單位,誰來說說什么是體積,體積單位有哪些呢?

        昨天的知識你掌握的很好,相信你,前置作業(yè)完成的也很認真吧?你準備了幾個一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啊?都擺成什么形狀了?體積是多少呢?

        根據學生回答,其他學生也動手擺。

        你是怎樣知道的?因為這個長方體由4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拼成,所以它的體積是4立方厘米。圖下板書:4立方厘米

        如果再拼上一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它的體積又是多少呢?(學生操作)。

        再拼上一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這個長方體就含有5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它的體積就是5立方厘米。

        2、揭示課題,可見要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就要看這個物體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怎樣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板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二、猜想驗證,探究新知

        1、提出猜想

        你能不能擺出一個長方體,并計算它的體積?出示表格。學生四人一小組,每組一張表格。

        長寬高正方體個數體積

        長方體1

        長方體2

        長方體3

        長方體4

        請同學們一小組為單位,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擺出4個不同的長方體,觀察擺出的長方體的長、寬、高,把上面的表格填寫完整。

        學生活動,師巡視。小組匯報?學生黑板前展示表格,并做詳細匯報。引導學生觀察表格:觀察表格中的數據,從中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呢?通過觀察比較,同學們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想:長方體的體積等于它的長、寬、高的乘積。這個猜想是否正確呢?我們還要進一步研究。

        (板書:)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2、驗證猜想

        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擺出下面的長方體,各需要多少個?先想一想,再擺一擺。

        1、長4厘米,寬1厘米,高1厘米。

        2、長4厘米、寬3厘米、高1厘米。

        3、長4厘米、寬3厘米、高2厘米

        三個不同的.長方體,根據剛才的發(fā)現(xiàn)能猜出它們的體積嗎?根據回答:4×1×1=4立方厘米4×3×1=12立方厘米4×3×2=24立方厘米

        那究竟對不對呢?讓我們再來擺一擺。學生小組討論,動手操作,師巡視。組織交流,課件出示拼擺后的圖形。

        你是怎么擺的?體積是多少?和我們之前的猜想一樣嗎?

        那如果再給你一個長7厘米、寬4厘米、高3厘米的長方體,一共要用多少個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它的體積是多少呢?出示例17×4×3=84立方厘米,所以它的體積就是84立方厘米。

        3、概括公式

        根據剛才的驗證,得出之前這個結論是正確的。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如果用V表示長方體的體積,用a、b、h分別表示長方體的長、寬、高,你能字母表示長方體的體積嗎?

        V=abh

        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就是什么圖形?你能直接寫出正方體的體積公式嗎?把你的想法在小組里說一說。

        學生匯報:

        因為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在正方體中長,寬,高都相等,所以公式中長、寬、高都叫棱長,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變換后,雖然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公式寫出來不相同,但計算方法的實質是一樣的,都是長×寬×高。

        出示正方體,出示公式。

        正方體的體積公式也可以用字母來表示。但用字母表示正方體的體積公式時,還有一些特殊的地方,書上對此作了詳細的說明。請大家打開課本看一看。學生閱讀課本。正方體的體積:V=a3

        強調寫的時候,3要寫在a的右上角,并且要寫的小一些。

        小訓練:完成例2,在練習本上完成,集體訂正。

        三、鞏固應用

        計算下面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1、長9厘米、寬6厘米、高5厘米

        2、長0.5米、寬2.5米、高0.8米

        3、棱長6分米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你都有哪些收獲?

      正方體體積教學設計5

        教學內容:

        推導長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方法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公式的推導,能運用公式進行計算。

       。、培養(yǎng)學生空間和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

        長正方體體積公式的推導。

        教學難點:運用公式計算。

        教學設計:

        一、出示課題,學習目標

        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公式的推導,能運用公式進行計算。

        二、出示自學指導

        認真看課本觀察:每排個數、排數、層數與體積有什么關系?如何計算長方體的體積?

        三、學生看書,自學

        四、效果檢測

        如何計算長方體的體積?

        板書:長方體體積=長×寬×高

        字母公式:V=abh

        五、練習

        1、一個長方體,長7厘米,寬4厘米,高3厘米,它的面積是多少?

        根據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你能想出正方體的體積怎樣計算嗎?

        正方體體積=棱長×棱長×棱長V=aaa=a3讀作a的立方。

        2、一塊正方體的石料,棱長是6分米,這塊石料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

        請同學們擺一個體積是24立方厘米的.長方體,擺后說一說長、寬、高各是幾厘米?

        長方體體積=長×寬×高提問:長方體的長、寬、高不同,體積相同這是為什么?

        六、小結:

        怎樣計算長、正方體的體積?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有沒有其他的方法?這個問題我們下節(jié)課研究。

      正方體體積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體積的含義。

       。2)認識常用的體積單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3)能正確區(qū)分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和體積單位的不同。

        過程與方法

       。1)運用觀察實驗的方法理解體積的含義。

       。2)結合生活中的事物感知體積單位的大小。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2)滲透事物之間普遍聯(lián)系的辯證唯物主義。

        教學重點使學生感知物體的體積,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體積觀念。

        教學難點幫組學生建立體積是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大小的表象,能正確應用體積單位估算常見物體的體積。

        教學用具教師準備:盛有紅色水的大玻璃杯一個,用繩捆著的大小石頭各一塊,沙一堆;投影儀和1立方米的木條棱架一個;體積是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各一個。學生準備:12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學具。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我們已經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計算方法,這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學習和研究長方體和正方體的一些知識。

        二、探索研究

        1.實驗觀察

        觀察(1):把一塊石頭放入有紅色水的玻璃杯中,水位有什么變化?這是為什么?

        觀察(2):這只杯子里裝滿了細沙,現(xiàn)在把細沙倒出來放在一邊,取一塊木塊放入杯子里,再把剛才倒出來的沙裝回到杯子里,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情況?為什么?

        觀察(3):在(1)中把石塊換成小一點的,你觀察到什么?為什么?

        圖片觀察:投影出示課本上的火柴盒、工具箱、水泥板,哪一個物體所占的空間大?

        結論: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板書課題:體積)

        加深理解:(1)你知道什么是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2)你能說出身邊的哪些物體的體積較大?哪些物體的體積較小?(3)做第30頁的“做一做”。

        2.教學體積單位。

       。1)介紹體積單位。

        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1立方米、1立方分數、1立方厘米的體積各有多大。

        1立方厘米:①讓學生拿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并量出它的棱長。②看看我們身邊的什么的體積大約1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出示一個棱長1分米的正方體,你知道它的體積是多少嗎?我們生活中的哪些物體的體積大約1立方分米。

        1立方米:出示1立方米的'木條棱架,讓同學們上來看一下1立方米的體積的大小。我們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體積大約1立方米?

        (3)建立表象,感知大小

        投影顯示第36頁的第2題,讓學生口答。

        3.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體積單位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投影顯示第31頁的“做一做”的第一題,讓學生說。

        三、課堂實踐

        1、做練習七的第1題,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12個小正方體先擺后說。

        2、做練習七的第3題,學生獨立做后集體訂正。

        四、課堂小結

        學生小結今天學習的內容。

      正方體體積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1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學會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并能利用公式正確進行計算。

        1.2過程與方法:

        在公式的推導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空間想象能力、提出問題的意識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且服務于生活,產生熱愛數學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2教學重點:

        2.1掌握長、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2.2教學難點:

        長、正方體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工具

        教學課件、一個長方體拼制模型(長4厘米、寬3厘米、高2厘米)每組24個邊長1立方厘米的小木塊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下列長方體的長、寬、高各是多少:

        長:8厘米長:6分米長:8厘米長:12米

        寬:4厘米寬:2.5分米寬:4厘米寬:10米

        高:5厘米高:10分米高:4厘米高:1.5米

        2、下列圖形是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搭成的。它們的體積各是多少立方厘米?

        3、怎樣知道這個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呢?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板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二、新知探究

        1、長方體的體積。

        (1)活動一:

        師:鄭老師在每個4人小組都放了12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體和一張學習單,下面我們將以四人小組的形式進行探究。首先請看活動要求(課件出示):

        A、四人小組合作用12個小正方體擺形狀不同的長方體;

        B、每擺出一種請在學習單上做好記錄,然后再擺下一種;

        C、擺完后想想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在四人小組內交流;

        D、每組選出一位代表進行匯報。

        生小組合作動手操作反饋,學生匯報,生每匯報出一種情況,師在黑板上的表格中板書:

        師:觀察表格,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引導學生得出:只要用每行的個數乘以行數,得到一層所含的體積單位數,再乘以層數,就能得到這個長方體所含的體積單位數。

        板書:體積=每行個數×行數×層數

        師:剛才同學們用12個小正方體擺出的長方體體積都是12平方厘米的,鄭老師剛才也擺了兩個,不過體積比你們大多了,但是要看懂鄭老師的長方體必須發(fā)揮一下你們的空間想象能力。(課件出示)

        你知道這兩個長方體的體積嗎?你是怎么知道的?(生說,師填表)

        (2)活動二:

        師:四人小組合作,你們能擺出一個體積更大的長方體嗎?

        預設:長5厘米,寬5厘米,高4厘米。

        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每排個數、排數、層數相當于長方體的什么?

        生:長寬高,因為每一個小正方體的棱長是1厘米,所以,每行擺幾個小正方體,長正好是幾厘米;擺幾行,寬正好是幾厘米;擺幾層,高也正好是幾厘米。

        2、下面的長方體,看它包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并指出它的長、寬、高各是多少。

        (2)觀察上面?zhèn)部分之間的關系,可以得出:

        第一個:5=5×1×1

        第二個:15=5×3×1

        第三個:12=3×2×2

        通過上面的關系式,可以得出: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如果用字母V表示長方體的體積,用a、b、c分別表示長方體的長、寬、高,那么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可以寫成:V=a×b×c。

        根據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你能想出正方體的體積怎樣計算嗎?

        3、正方體的體積。

        因為正方體的性質,所有的棱長都相等,所以,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如果用字母V表示正方體的體積,用a表示正方體的棱長,那么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可以寫成:V=a·a·a。

        a·a·a也可以寫作a ?,讀作“a的立方”,表示3個a相乘。

        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一般寫成V=a3。

        三、鞏固提升

        1、計算下面圖形的體積。

        V=abh=7×3×3=63(cm?)

        V=a3=4×4×4=64(cm)

        2、求下列長方體的體積。

        8×4×5=160(cm3) 6×2.5×10=15(dm3) 8×4×4=128 (cm3) 1.5×10×12=180(m3)

        3、雄偉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矗立在天安門廣場上,石碑的高是14.7米,寬是2.9米,厚1米。這塊巨大的花崗巖石碑的體積是多少立方米?

        解:V=abh

        =2.9×1×14.7

        =42.63(m?)

        答:這塊石碑的體積是42.63立方米。

        4、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

        (1)0.23=0.2×0.2×0.2。( √ )

        (2)5X3=10X。( × )

        (3)一個正方體棱長4分米,它的體積是:43=12(立方分米)。( × )

        ( 4 )一個長方體,長5分米,寬4分米,高3厘米,它的體積是60分米。( × )

        5、一個長方體的體積是48立方分米,長8分米、寬4分米,它的高是多少分米?

        48÷8÷4=1.5(分米)

        答:它的高是1.5分米。

        6、一個長方體的棱長總和是96厘米。它的長10厘米,寬8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

        96÷4=24(厘米) 24-10-8=6(厘米)

        10×8×6=480(立方厘米)

        答:它的體積是480立方厘米。

        7、一個無蓋的長方體魚缸,長8分米,寬6分米,高7分米,制作這個魚缸共需玻璃多少平方分米?這個魚缸的體積是多少?

        (8×6)+(8×7+6×7)×2=244(平方分米)

        8×6×7=336(立方分米)

        答:制作這個魚缸共需玻璃244平方分米。這個魚缸的體積是336立方分米。

        課后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

        我們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V=a×b×h

        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V=a×a×a=a3

        板書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V=a×b×h

        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a×a×a=a3

      【正方體體積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正方體體積教學設計通用03-17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優(yōu)秀教學設計(精選7篇)06-25

      《圓柱的體積》教學設計08-31

      圓錐的體積教學設計03-02

      《圓錐的體積》教學設計04-17

      [精華]圓錐的體積教學設計11-24

      《圓柱的體積》教學設計(精選10篇)06-28

      《圓柱的體積》教學設計15篇05-13

      長方體的體積教學設計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