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不可違教學設計
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guī)范;生活需要各種規(guī)矩,更需要法律的規(guī)范和保護;我們生活離不開法律,學法、用法、護法是我們應盡的責任,愛法是我們應取的態(tài)度,法不可違。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法不可違教學設計,歡迎閱讀。
法不可違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感受法律的尊嚴,增強法制觀念,做知法守法愛法的人。違懂得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使學生能夠認清合法與非法行為,初步具有守法觀念。
第一目重點:違法行為的分類
第二目重點:犯罪的基本特征
2、教學難點:
第一目: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三者的區(qū)別。
第二目: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
【教學理念】
1、堅持“以學生為本,以貼近學生生活為內容”,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切實參與活動,在活動中得到認識和體驗,產生踐行的愿望。
2、依據(jù)新課改教學理念,讓學生在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分享中不斷激發(fā)學習的興趣與愿望,感受法律的尊嚴,增強法制觀念。
【教學方法】
1.學生學習方式:通過分析案例、小組討論等活動,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在合作和分享中豐富、擴展自己的經(jīng)驗,增長知識、提高能力。
2.教師教學方式:教師是課堂活動的引導者和參與者,主要采用啟發(fā)、引導、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氛圍等方式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愿望,在學生在已有的認知水平上通過典型事例進行情感的升華。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流程】
一、誰都不能違法(板書)
書本p91小勤的故事提問
視學生實際幫助分析p92三個情景
1、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板書)
小組活動:閱讀p91-92情景,填寫p93表格
2、違法行為的含義(板書)
提問:怎樣對違法行為進行分類?
(提示:根據(jù)其違反的法律)
違法行為的分類(板書)
提問:是否只有三個分類?
(提示:違憲行為)
強調并解釋“相應的.”
提問:要不要承擔責任?如何確認?
3違法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板書)
二、犯罪必受懲罰(板書)
1、什么是刑法?制定刑法目的。(板書)
結合p94的刑事違法行為的特征。
2、犯罪的含義(板書)
設問:如何界定“對社會的危害程度輕或重”?
結合p92例二例三
3、犯罪的基本特征(板書)
結合案例
填寫:p94一般違法行為和嚴重違法行為的比較
回應課題“法不可違”
閱讀p95虛線框,回答問題
4、刑罰的含義(板書)
刑罰的種類
回應“任何一類違法行為都有其法律后果,都要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回應“法不可違”
閱讀p96“開玩笑”
教學反思:
1、一些法律知識較抽象,雖然是要求“了解”,但其實很多內容是學生有興趣想知道的、有疑問的,如“主刑”和“附加刑”。
2、多使用書本的內容,書本的活動環(huán)節(jié)是相互緊扣的,使用起來很實際,但可能例子的時間有點遠,可以考慮使用近期的、相對應的時政熱點。
3、部分知識與初一上冊內容相結合。
4、要結合知識點,相應做一些知識的建構。如:違法行為的分類。
5、綜觀四節(jié)課,在課后的了解和復習中,我們看到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還是不如理想的,需要多種方式進行復習。
法不可違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教學重點:使學生能夠認清合法與非法行為,初步具有守法觀念。
教學難點: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三者的區(qū)別
【學生分析】
初中生正處在身心發(fā)展、成長過程中,其情緒、情感、思維、意志、能力及性格還極不穩(wěn)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變性。他們既可以在良好的教育影響下走向品學兼優(yōu)、健康向上的道路,也可以在不良的環(huán)境影響下走向道德敗壞、違法犯罪的道路。近年內,青少年犯罪總數(shù)已經(jīng)占全國刑事犯罪總數(shù)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歲少年犯罪案件又占了青少年犯罪總數(shù)的70%以上,其中缺乏法律知識的現(xiàn)象非常嚴重。因此讓學生了解哪些行為是違法行為,使他們懂得什么行為是合法的,什么行為是違法犯罪的,懂得什么樣的行為會帶來什么樣的法律后果,以及相應地要受到怎樣的法律制
【綜合設計思路】
由復習上節(jié)課的知識導入,意在引起學生的共鳴。接著以“故事發(fā)展”的手法將各種不同的法律知識分接階段展開在學生面前,學生能通過對案例的分析和思考,讓學生在形象的真實情景中,通過喜聞樂見親身參與的活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深切體味、掌握知識,提高對法律的認識,提高尊重法律的覺悟。
【教學過程】
導入:溫故知新(“社會規(guī)則的種類于區(qū)別”知識的復習)并由此引出課題。
新知識的教授:以兩兄弟的自己和身邊的人所發(fā)生的法律故事展開學習:第1集:身邊的法律小事
第2集:兄弟二人參加法律學習班
第3集:表哥出事了
第4集:學法改變人生路。
。ㄔ诠适碌陌l(fā)展過程中,學生分階段地思考并掌握:違法行為的含義;違法行為的分類;犯罪行為的特征;刑罰的種類)
最后重點知識歸納:學生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思考歸納:
“一般違法行為與犯罪行為的關系”(解決好這個問題,學生必須以掌握前面的基礎知識為前提,這樣的活動以能達到鞏固知識的作用,也能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功效,事半功倍)。
【課后教學反思】
這個教學課的內容十分的繁多,并且專業(yè)性較強。對于初一學生來說,難度較大。因此必須要將這個知識發(fā)生背景與生活拉近,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鑒于思想品德課的課程安排的問題,在這節(jié)教授課中新知識必須要有在本課堂上學生消化檢測的環(huán)節(jié),否則學生的知識遺忘率是十分驚人的。所以在最后的“小組合作”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必要和有效的。但教學完畢后,仍然感覺知識點組織較為松散,不夠緊湊,如果能將四集故事濃縮成一到二個情節(jié),背景更加清晰,學習效果更好。
【法不可違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拼音教學設計04-05
《早》教學設計04-04
氓教學設計04-04
牧童教學設計04-02
《乘法》教學設計04-01
必備教學設計02-25
小班教學設計02-22
夏教學設計01-01
數(shù)學教學設計12-27
春酒教學設計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