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加幾》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9加幾》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9加幾》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9加幾的加法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一年級上冊的教學內(nèi)容,這是在學生已經(jīng)學習,能熟練計算了10以內(nèi)的加法和10加幾的加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以后學生學習各種進位加法的基礎。教材采用的是“湊十法”來進行加法計算。
重點
讓學生理解湊十法的算理。
難點
讓學生掌握湊十法。
關鍵
讓學生掌握湊十法的'基礎上進行充分練習。
學習目標:
1.讓學生了解9加幾加法的算理,經(jīng)歷9加幾加法的計算研究過程;
2.使學生能正確的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并選擇自已喜歡的算法進行計算。在探究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提取有效信息進行分析、綜合等能力;
3.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
4.在發(fā)現(xiàn)加法算式規(guī)律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有序的思維能力,初步滲透函數(shù)思想。
一、課前談話
師:小朋友的歌聲真動聽,老師想看到你們漂亮的坐姿。哪個漂亮的小朋友給老師介紹一下你們在下課時間玩的游戲,說說當時的心情。好,那讓我們帶著愉快的心情進入數(shù)學世界。
二、師生問好:小朋友,你們好!
三、創(chuàng)設情景,發(fā)現(xiàn)并解決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
1.師:猜猜今天老師來我們一(2)班是干什么?其實我是帶來一個難題想讓咱們班小朋友幫幫忙,愿意嗎?
2.秋游活動,老師買了一些飲料,小朋友幫老師看看?提取數(shù)學問題。
要求:四人小組討論,我們可以用小棒當飲料,把每個人的想法說給小組長聽,在派一名代表匯報。(通過小組合作,能讓每一位學生參與其中,并且折射出更多的計算方法。根據(jù)學生的匯報表現(xiàn)給予相應的評價)
3.匯報
生1:一個一個地數(shù);
生2:從9接著數(shù);
生3:湊十法(9+4=13生一邊說師一邊演示課件)
…(多個小組匯報)
4、讓學生說說你喜歡哪一種方法?為什么?從而優(yōu)化算法。
四、運用已學的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1.師:剛剛美猴王一直關注著我們小朋友,覺得學習很有趣,他也要與我們一起研究數(shù)學問題。瞧!你想到數(shù)學問題了嗎?(出示9個桃子,8個蘋果,6個梨的圖片)。
1)生:桃子和梨一共有多少?
梨和蘋果一共有多少個?
桃子和蘋果一共有多少個?
2)選擇你喜歡的問題解決。
指名匯報:生1:我解決…9+8=17,我是這樣想的…
生2:我解決…8+6=14,我是這樣想的…
…
。ň毩暽杂刑荻龋疹櫟綄W有余力的學生。同時讓知識更具系統(tǒng)性)
2.小結(jié)揭題:今天我們創(chuàng)造了什么數(shù)學知識?(9加幾)
師:現(xiàn)在小朋友用自豪地語氣說說你都會9加幾。
老師祝賀你們研究成功,這節(jié)課滿意嗎?不過有一點點美中不足,黑板上的算式有點亂,誰有辦法?
9+9=18 9+4=13 9+5=14 9+7=16
9+8=17 9+3=12 9+2=11 9+6=15
1)有序的排列;
2)找規(guī)律:(加數(shù)與和之間的關系等規(guī)律)
五.課后作業(yè)
這節(jié)課我們幫老師用數(shù)學方法解決了飲料問題,發(fā)現(xiàn)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問題,在小朋友的平時生活中有9加幾的數(shù)學問題嗎?把它記錄下來,作成數(shù)學知識小卡片。
六、設計理念
這節(jié)課的設計是本著以下幾個理念進行地:首先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學習數(shù)學知識又能為生活而服務,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二者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
其次追求算法多樣化,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性,尊重學生的已有知識水平。課堂實踐中不乏有精彩的火花,例如:有學生在計算9+8時會這樣計算:9可以分成4和5,8可以分成3和5,先算5+5=10,再算3+4=7。同時又應該看到算法優(yōu)化的重要性。
第三,在練習設計上,注重人文,面向全體,讓教室里的每一位學生都有興趣參加練習,并且選擇適合自己學習能力的問題。還要深入挖掘教材,把簡單的數(shù)學知識升華到數(shù)學思想的高度。
《9加幾》教學設計2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96~98頁。
教學要求:
1.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使學生在已有的經(jīng)驗的基礎上自己得出計算9加幾的各種方法;通過比較,使學生體驗比較簡便的計算方法;使學生初步理解“湊十法”,初步掌握9加幾的進位加法的思維過程,并能正確計算9加幾的口算。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和用數(shù)學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理解“湊十法”的思維過程。
教學準備:
教具:實物投影,投影片,小棒18根。
學具:每人準備小棒18根。
教學過程:
一、教學例1
1.教師用投影出示課本P96~97的全景圖。
教師說明:這是學校運動會的場面,從圖中你看到什么?
。ㄗ寣W生自己看圖互相說一說)
[此處從情境入手,能使學生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學習和應用數(shù)學的信心。進而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出:運動會上,學校為了給運動員解渴,準備了一些飲料,已經(jīng)喝了一些,比賽快要結(jié)束時小明問:“還有多少盒?”
師:你們知道還有多少盒嗎?互相說一說。
。▽W生互相說時,教師巡視,注意發(fā)現(xiàn)不同的方法)
學生可能出現(xiàn)三種算法:(1)數(shù)數(shù)法:1、2、3、4……12、13,一共有13盒。
。2)接數(shù)法: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著數(shù)10、11、12、13,一共有13盒。
。3)湊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飲料放在箱子里湊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
教師說明:你們說的幾種方法都很好,這三種方法中你最喜歡哪一種?
[允許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計算9加幾,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體現(xiàn)了課程標準中所提倡的新理念。]
3.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出:剛才有的同學用數(shù)的方法知道了還有多少盒飲料,也有的同學是通過計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們一起看一看這些同學是怎樣計算9加幾的。
提問:要算還有多少盒飲料怎樣列式?(板書9+4)
師:9加4該怎樣計算呢?請同學們用小棒擺一擺。
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操作:左邊擺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飲料,右邊擺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邊的4盒飲料。
教師邊提問邊指導學生操作: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幾盒就湊成了10盒?這個1盒是從哪來的?外邊的4盒飲料拿走1盒后還剩多少盒?10盒與剩下的3盒合起來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從情境中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使學生初步感知“湊十法”,并從中體驗出“湊十法”是比較簡便的計算方法。]
師:誰能結(jié)合板書完整地說一說,剛才我們是怎樣計算9+4的?
4.利用課本右邊的資源提出用加法計算的數(shù)學問題。
師:同學們接著看圖,運動會上有9個踢踺子的',還有6個跳遠的,要求踢鍵子的和跳遠的一共有多少人,應該怎樣列式?(板書:9+6)
師: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擺一擺。
學生匯報后,教師啟發(fā):你們還可以提出什么問題?
學生每提一個問題,教師就讓學生說一說一共有多少人。對于9加幾的問題,還要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通過操作,使學生進一步形成“湊十”的表象,再把表象轉(zhuǎn)化為圖式,及時內(nèi)化為計算方法。]
二、練習反饋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題)
學生獨立看圖說意,并動手圈一圈,直接看圖寫出得數(shù)。
2.看圖列式。(“做一做”第2題)
學生獨立看圖填寫,訂正時可以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3.教師提問:通過今天的學習,你都會計算9加幾了?
學生每說一個算式,就讓學生說出得數(shù)。
[運用“做一做”中的題目,分層次進行練習,不僅鞏固新知,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親身體驗9加幾的思維過程,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充分發(fā)揮主體作用。]
三、課堂小結(jié)
今天我們學習的題目有什么特點?(板書課題:9加幾)
教師指出:今天我們學習的是9加幾,計算9加幾的題目,可以用數(shù)的方法,也可以用計算的方法。
[教師的小結(jié)點到為止,不給過多的結(jié)論性的東西,不限制學生的算法。]
四、課堂作業(yè)。(“做一做”第3題)
學生在課本上獨立完成,個別有困難的學生,教師給予個別指導和幫助,也可以讓學生借助學具學習。
《9加幾》教學設計3
教學資料:
人教版一上《9加幾》
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對于低年級的計算教學要求是:“創(chuàng)設與學生生活環(huán)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shù)學知識的產(chǎn)生,構(gòu)成與發(fā)展過程,獲得用心的情感體驗!币虼耍虼烁鶕(jù)《標準》的基本理念及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力爭體現(xiàn)以下幾點:
1、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設計富有情趣的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鼓勵每個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用心參與“創(chuàng)造”數(shù)學的過程。
教材分析:
“9加幾”是第一冊第九單元“20以內(nèi)進位加法”中的第一課,這個單元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又是多位數(shù)計算的基礎,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fā)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之一,十分的重要。
這節(jié)課是在學生學習了11~20各數(shù)的認識及10加幾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而透過這節(jié)課的探討,不僅僅使學生掌握湊十的計算規(guī)律,而且能讓他們把已經(jīng)掌握的計算方法遷移到新的狀況中去,比如,“8加幾”“7加幾”等。因此,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難點是透過具體的形象操作讓學生理解“湊十法”并能正確的運用“湊十法”進行9加幾的運算。
學生分析:
學生已經(jīng)有了口算10加幾的基礎,而且對“9加幾”也有很多學生已經(jīng)會正確計算了,但大多只是停留在機械記憶上,他們能算出得數(shù),但是對為什么這么算怎樣算出來的并不清楚,處于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層次。因此,本節(jié)課將從學生已有認知起點出發(fā),透過創(chuàng)設開放的問題情景,為學生帶給一個探究算理的平臺,同時借助直觀演示來幫忙學生真正理解9加幾的算理,個性是“湊十法”。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爬斫狻皽愂奔拥乃憷恚醪礁兄笆M制計數(shù)法”;
、茖W會用“湊十法”來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
2、潛力目標:
、艜䴗愂僮;
⑵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潛力;
⑶滲透轉(zhuǎn)化思想,培養(yǎng)遷移潛力.
3、過程性目標:
⑴透過動手,口,腦,體驗成功的樂趣;
⑵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用心性;
、亲寣W生感受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提高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9加幾進位加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9加幾的口算。
教學難點:
理解并初步掌握“湊十法”.
策略選。
9加幾是20以內(nèi)進位加法的第一課。它是在學生學習了11~20各數(shù)的認識及10加幾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掌握好本節(jié)知識,能夠為以后進一步學習20以內(nèi)的進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礎。根據(jù)《標準》的基本理念及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力爭體現(xiàn)以下幾點:
1、創(chuàng)設富有兒童情趣的情境,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與動機。新課開始,根據(jù)一年級兒童的思維特點,創(chuàng)設情境,設置闖關游戲以及運動會情景為切入點,目的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用心性,并使學生體驗到生活處處有數(shù)學,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2、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本節(jié)課的整個教學過程,基本上是以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模式來進行的,這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學生是數(shù)學學習的主人。作為數(shù)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我不僅僅讓孩子們在這個自主學習的活動中不斷充分、主動、用心地表現(xiàn)自我,同時也注意用用心的語言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讓他們獲得一種用心的情感體驗,以幫忙孩子們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3、提高操作活動的實效性。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課程大力倡導的三大學習方式,本節(jié)課在充分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的基礎上,透過安排擺一擺小棒然后脫離實物的腦中想象這兩個層次的操作活動,把具體的操作過程與抽象的計算過程對應起來,使學生理解算理,掌握“湊十法”。
教學媒體:
運用多媒體課件,1設置情景導入,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用心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2動畫演示使用小棒,利用“湊十法”直觀形象地解決9加4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談話引入:同學們,我們學校正在開運動會,你們想去參加嗎要想?yún)⒓,就得先過三關,下面就讓我們闖關吧。(播放課件)
1、數(shù)的組成(快速口答)
、8能夠分成1和幾
、6能夠分成1和幾
、4能夠分成1和幾
、9能夠分成1和幾
、7能夠分成1和幾
教師追問:這些題目有什么相同的特點
2、9+(=10
9+1+1=(
3、10+3=10+2=(
10+5=10+9=(
提問:這些題好算嗎為什么這么好算呢
【設計意圖】
透過闖關游戲的形式進行復習,既為后面學習新知識打下基礎。又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激趣導入
教師:此刻我就帶小朋友去參觀運動會,請跟我來!課件出示運動會活動場景(第96,97頁主題圖),帶領學生進入情境.
提問:你看到了什么,能用數(shù)學語言說說嗎
學生觀察主題圖自由發(fā)表意見,并且能夠用數(shù)字表示出圖上參與各個運動項目的人數(shù)。
師:誰先來說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見有3人在跳繩。
生2:我看見有9人在踢毽子。
生3:我看見有6人在跑步。
【設計意圖】
此處從情境入手,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學習和應用數(shù)學的信心,進而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用心性。
三、嘗試探索,研討交流
師:比賽正在進行,學校為同學們準備了解渴的飲料,已經(jīng)喝了一些。(課件出示主題圖左下角插圖)
1、引導學生觀察情景圖,提出問題。
師:請你們仔細觀察這幅圖,有什么發(fā)現(xiàn),誰能提出一個完整的數(shù)學問題呢
引導學生觀察“分飲料”圖,提出數(shù)學問題:箱子里面有9盒飲料,箱子外面有4盒,一共有幾盒
`師:誰能解決這個問題怎樣列式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9+4=13)
【設計意圖】
數(shù)學知識的學習與真實的問題情境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數(shù)學實踐活動中,探索知識,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
2、操作學具,探索算法
師:你已經(jīng)把結(jié)果算出來了,那么9加4是不是等于13呢請同學們認真想一想,算一算,能夠借助你的小棒擺一擺。
(1)留足學生的操作時間,教師巡視。
(2)師:誰能介紹自己的操作方法
生1:從4個中拿出1個給9,9加1等于10,10個再加剩下的3個就等于13個。
生2:在9的后面之后數(shù)4下,10、11、12、13,就明白9加4等于13了。
生3:把9根小棒和4根合在一齊,然后再從中間數(shù)出十根捆成一捆。就是13
教師著重點第一種學生介紹自己的操作方法。
3、教師歸納:從4根小棒中拿出1個給9,湊成10,然后,我們把這10根小棒捆成一捆放在十位,剩下的三根放在個位。這樣,我們就得到了13。同時動畫播放小棒演示的“湊十法”。解決9加4的全過程。
【設計意圖】
本節(jié)課將從學生已有認知起點出發(fā),透過創(chuàng)設開放的問題情景,為學生帶給一個探究算理的平臺,同時借助直觀演示來幫忙學生真正理解9加幾的算理,個性是“湊十法”。
提問:(1)為什么要從4根里面拿走一根
(2)從4根里面拿出一根,就是把4分成了幾和幾
(3)再一次播放動畫。學生和動畫一齊邊操作邊口述。
4、總結(jié)算理
你明白9+4怎樣算了嗎(結(jié)合學生的回答在算式下注出“湊十”思維圖)
師:第一步
生:從4里移1個給左邊9個。
師:也就是把4分成了1和幾(根據(jù)回答板書)
然后呢
生:9+1=10。
師:第三步
生:10+3=13
師;還有誰能完整地把這三步口述一遍(點2至3名同學口述)
師:那么你們能像他們這樣說嗎同桌互相說說。
師:講述:像這樣在計算時先把9和1湊成10,再算10加幾得十幾,這種方法叫做“湊十法”。(板書“湊十法”)
這天學習的資料就是用“湊十法”解決9加幾的問題,板書“9加幾”
【設計意圖】
把表象轉(zhuǎn)化為圖式,能夠及時內(nèi)化計算方法。
四、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看大屏目利用課本右邊的資源提出用加法計算的數(shù)學問題。
生1:有9人踢毽子,有3人跳繩,一共有多少人算式是:9+3=
生2:有9人踢毽子,有6人跑步,一共有多少人算式是:9+6=
生3:有9人踢毽子,有7人跳遠,一共有多少人算式是:9+7=
生4:有6人跑步,有7人跳遠,一共有多少人算式是:6+7=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列式,板書:
9+39+69+76+7……
【設計意圖】
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初步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潛力。
師:9+3等于多少請大家自己用小棒擺一擺。
學生操作學具,教師巡視
師:誰能介紹一下,你是怎樣操作的
生:從3根小棒中拿出1個給9,9加1等于10,捆成一捆放在十位再把剩下的2個放在個位就等于12。
教師同步操作演示課件(左邊9根小棒,右邊3根,然后出示矩形框把把左邊9根小棒同右邊3根小棒中的一根圈起來)
師:如果不擺小棒,我們就應怎樣想
生:第一步,把3分成1和2;第二步,9加1等于10;第三步,10加2等于12。
教師板書“湊十”思維圖
剩下的兩道題,點學生直接口述,教師板書“湊十”思維圖。
五,發(fā)展遷移,強化理解
教師:這天小朋友們已經(jīng)把9加幾的問題全部解決,那么剩下的“6+7”你們也能解決嗎
學生探討思考,述說算法.
【設計意圖】
透過模仿性練習鞏固新知,加深對“湊十法”的理解。
六,全課總結(jié)
師:請大家觀察上面的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這天我們學習的算式都是“湊十法”解決的。
師:這天我們主要是學習用“湊十法”解決“9加幾”的問題。利用“湊十法”把9加幾轉(zhuǎn)化成十分好算的10加幾。你們能把這天學到的知識講給爸爸媽媽聽嗎
《9加幾》教學設計4
教學資料:
教科書第86、87頁例題、“試一試”和“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1.學習9加幾的進位加,掌握“湊十法”。
2.學習應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相關的實際問題,體會數(shù)學的作用。
3.學生在觀察、操作活動中,探究、思考的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得到成長。
教學重難點:
理解“湊十法”的思維過程。
教學準備:
每人準備20根小棒、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游戲?qū)?/strong>
老師與小朋友做猜數(shù)游戲,考考誰最聰明。
老師左邊放了9個蘋果,猜右邊可能是幾個
生:我猜1
師:合起來是多少算式怎樣列
生:9+1(課件顯示)
生:我猜2
師:合起來是多少算式怎樣列
生:9+2(課件顯示)
最后學生列出下列算式
9+19+29+39+49+5
9+69+79+89+99+10
在這么多的算式里我們學過哪些
生:9+19+10(課件不顯示這兩道算式)
師:小朋友們得出的算式真多,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嗎(生:都是用9加一個數(shù))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齊學習9加幾(板書課題:9加幾)
二、操作探究、學習新知
1、教學例題,探討口算方法
師:小朋友們表現(xiàn)真好!老師給大家講給故事,(邊講課件邊演示小猴買桃)有一天,一只猴子帶著一個盒子上街買東西,看到又大又紅的桃子,趕緊買了9個,裝到盒子里,繼續(xù)往前走,看到另一個水果攤前的桃子更紅更大,忍不住又買了4個。豆角老師問我們“一共有多少個”會列式嗎
生:9+4(師板書:9+4)
2、怎樣算出9+4得多少呢課前已經(jīng)讓小朋友預習過了,此刻你能夠把你的想法和同桌的小朋友討論一下,看看能夠怎樣算
3、學生討論交流不同的算法。
(1)我是一個一個數(shù)的,9個,10個,11,12,13。
(2)先把9個桃子看成10,10加4等于14,再將多加的1個減去,等于13.
(3)從盒子里拿出6個桃子,和外邊的4個湊成10,10加3得13.
(4)我從盒子外邊拿一個放到盒子里,使盒子里的9個桃子湊成10個,這樣一眼就看出是13個桃子。
(5)多指幾名學生說說
4、師:誰能到前面用小棒操作一下。(指一名學生操作)要求學生一邊操作一邊說想的過程。(教師適當指導)
再指一名學生用小棒操作。(一邊說過程一邊操作)
師:小蘑菇也用了和小朋友一樣的分法,我們一齊看一看。
5、師:老師想把小朋友們剛才說的過程寫下來,誰來說一說
板書:9+4=13
13
10
小朋友們用這么多的方法算出了9+4=13,真了不起,請小朋友們想一想,剛才的幾種算法中比較喜歡哪一種算法為什么
生:反饋
6、學生一齊說想的過程。
7、師講述:這種方法叫做“湊十法”就是先把9湊成10后再計算,我們都明白10加幾得十幾,很好算,所以把9湊成10之后計算十分方便。
引:老師這還有兩道題目,有信心試一試嗎
三、教學“試一試”
(1)出示題中的花朵圖,問:圖中的花分成哪兩部分各有幾朵這些花朵就在我們書上第86頁,你能用你們手中的神筆圈一圈,讓大家一眼就看出是十幾嗎并把自己的思考過程填寫在圖右邊的式子里。
(2)展示學生作業(yè)師問:你能說說你是怎樣想的嗎你用的.這叫什么方法呢
你為什么不把7分成3和4或2和5呢
生:因為9+1=10,師:9最喜歡誰呀(1)再用10加余下的幾就是十幾.
(3)此刻請小朋友們拿出你的預習紙,看看你做的對還是錯,如果有錯誤請訂正過來。
四、分層練習
小朋友們學得真好你們還想算9加幾嗎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出示題目圖:
問:請小朋友仔細觀察圖,誰能說一說這幅圖是什么意思呢
師:小猴子也明白用“湊十法”好算,但它不會分析思考過程,小朋友們能幫忙把右邊的式子填出來嗎
學生獨立完成。
展示一名學生的答案,并讓他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全班交流。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1)課前已經(jīng)讓小朋友們預習了,誰能把你的預習紙展示給大家看一看,
(2)展示學生的作業(yè)紙。(你能把你的想法說給大家聽一聽嗎)
強調(diào):余下了幾。
(3)全班交流,師分析:你為什么把這一根圈過來,(生:因為9和1湊成10),再用10加幾就得十幾。3被借走了1個,還余下幾,(生:余下2)
(4)師:此刻看看你們這道題做的對還是錯,如果錯了請訂正過來。
3、做“想想做做”第3題
提醒學生一組一組做。
學生獨立完成。比較上下兩組題,想一想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透過計算、比較,讓學生認識“湊十法”就是用上面的連加來計算的。
師:學到此刻,有點累了吧,我們來做個小螞蟻推木塊的游戲(課件顯示小螞蟻推木塊),將9推到誰頭上,就說9加幾等于十幾。
4、做“想想做做”第4題
師生一齊完成,教師推木塊,學生計算。
5、游戲結(jié)束了,小朋友玩的開心嗎老師這還有一道題目,想試試嗎
做“想想做做”第5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讓學生觀察比較這9道算式有什么規(guī)律(同桌能夠討論討論)
學生的回答:
(1)加號前面都是9,加號后的數(shù)都是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的。
(2)加號前面都是9,加號后的數(shù)逐漸增大得數(shù)也逐漸增大。
(3)根據(jù)一道算式推出相鄰的兩道算式的得數(shù),前面一道算式的得數(shù)比它小1,后面一道算式的得數(shù)比它大1。
(4)得數(shù)各位上的數(shù)比加號后面的數(shù)小1.
師:對呀!少的這個1哪里去了想想看
(少的那個1,給9湊成10去了)
師:哎呀!你真有眼光。說的太好了!(表揚他)小朋友們這天表現(xiàn)的都不錯,此刻請小朋友們坐好。
五、全課總結(jié)
問:這天我們學到了哪些本領
實踐題:
如果先買了8個桃子,又買了4個桃子,一共買了幾個桃子(你能用這天的方法算嗎)
《9加幾》教學設計5
【教學資料】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第96~98頁。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明白用“湊十法”來計算9加幾比較簡便,學會用“湊十法”來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能正確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
2.在探索9加幾的進位加法的過程中初步滲透轉(zhuǎn)化為10加幾的轉(zhuǎn)化思想,培養(yǎng)動手操作潛力,初步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潛力。
3.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仔細觀察的習慣。
【教學重點】
滲透轉(zhuǎn)化思想,應用“湊十法”,正確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
【教學難點】
“湊十法”的思考過程。
【教學關鍵】
把9加幾轉(zhuǎn)化成10加幾。
【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小棒、游戲用品。
學具:小棒20根、圓片20個。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啟思
師:這天,錢老師想帶一(1)班的小朋友去參觀運動會,在出發(fā)之前讓我先來考考你們。
1.對口令。
復習2、4、5、8等數(shù)的組成。
2.10加幾的加法。
10+110+210+310+410+5
10+610+7lO+810+9
師:這些都是幾加幾的算式?
師:小朋友們學得真不錯,咱們出發(fā)吧!
二、自主參與,探索新知
1.觀察主題圖。
師:我們來到運動會場的一角,你看到了哪些運動項目,分別有多少人參加?先小聲說給自己聽,再舉手匯報。(指名回答)
小結(jié):運動會場里有運動員和裁判員,賽跑組有6名運動員,跳繩組有3名運動員,踢毽組有9名運動員,跳遠組有7名運動員。
2.試著說說想法。
師:服務隊的小朋友為運動員買了一些盒裝飲料,紙箱里裝了幾盒?散的有幾盒?你明白共有幾盒飲料嗎?(指名回答,板書算式)
師:你是怎樣算一共有幾盒的?(指幾名學生發(fā)表看法)
學生中有可能出現(xiàn)的幾種狀況:
。1)1、2、3……12、13依次數(shù)。
。2)從9數(shù)到13。
(3)9和4合起來是13。
。4)13能夠分成9和4。
。5)先撿一盒放進箱子里,再想“10+3=13”
3.得出最佳方法。
師:小朋友,你們可真會動腦筋,想了這么多的好加法,那你覺得哪一種方法最好呢?為什么?
師:幾種方法都很好,但是依次數(shù)比較麻煩,9和4合起來是多少一下子很難想出來,先看紙箱本來能夠裝幾盒,這時還是要先把它變成10盒再來想,10加幾比較簡單。(演示湊+過程)為什么要拿1個放進紙箱里呢?
我們能夠把這種想法用思維圖表示出來,把4分解成1和3,1和9合起來是10,再想10+3=13”。
。ò鍟海
我們的想法在思維圖上一目了然。
4.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師:小朋友往運動場上看一看,你能提幾個用加法計算的問題呢?先問問同桌,比一比誰提得多,老師有獎品。
(指名提問題,并發(fā)給獎品)
師:剛才小朋友提的問題真棒,我們來共同解決它。
。▎为毘鍪咎唠M和賽跑組)問:踢毽組和賽跑組共多少人?
。ㄖ该惺剑f怎樣想的,板書“9+6=”)
(展示湊十過程)畫思維圖:
。ㄕ故咎唠M和跳繩組)問:踢毽組和跳繩組一共多少人?
。ㄖ该惺,說怎樣想的,板書“9+3=”)
(展示湊十過程)畫思維圖,
(展示踢毽組和跳遠組)問:踢毽組和跳遠組一共多少人?
。ㄖ该惺,說怎樣想的,板書算式9+7=16)
5.歸納算法特點。
齊讀算式。問:算式有什么特點?第一個加數(shù)是幾?我們叫它9加幾。
師:我們是怎樣算9加幾的呢?都是把9加幾變成10加幾來算的。(用箭頭將算式和10加幾連起來)
邊畫邊說順口溜:看大數(shù),分小數(shù),湊成+,算得數(shù)。學生齊說后同桌拍手說順口溜。
6.動手操作。
(1)擺小棒,“左邊擺9根紅色的,右邊擺3根黃色的,怎樣列式計算一共有幾根小棒?”(實物展示臺出示)
。ㄖ该惺剑⿴煟赫f說怎樣想的?(學生說后,展示移小棒,圈小棒)
。2)擺圖片,“左邊擺9個紅色的圓片,右邊擺7個黃的圓片,怎樣算一共有幾個圓片?”(指名列式)“說說怎樣想的?”
師:把你想的過程在書上填思維圖。(指名報答案)
三、鞏固新知,尋找規(guī)律
游戲:摘蘋果。
引導學生觀察得數(shù)的特點:(先小聲說給同桌聽)
9+1=109+2=119+3=12
9+4=139+5=149+6=15
9+7=169+8=179+9=18
小結(jié):(1)結(jié)果都十幾。(2)得數(shù)十幾中的幾比第二個加數(shù)少1。
問:這個“1”哪兒去了?掌握這個特點,我們就能又準又快地計算9加幾的加法了。
四、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師:老師有幾個問題要請小朋友幫忙解決。
1.數(shù)菠蘿。
。ù笃琳故9個再添5個)問:怎樣列式計算一共有幾個菠蘿?說說怎樣想的。(圈住其中10個)
2.數(shù)蘋果。
。ù笃琳故15個蘋果)問:一共有幾個蘋果?說說怎樣想的(圈住其中10個)
3.數(shù)雞蛋。
。ù笃琳故倦u蛋圖)指導觀察:一個雞蛋箱能夠裝幾個雞蛋?此刻已裝有幾個了?問:一共有多少個雞蛋?怎樣又快又準地算?(展示移入一個雞蛋的過程)
4.數(shù)蛋糕。
。ù笃琳故镜案鈭D)師:一個箱能夠裝幾個蛋糕?箱子里有幾個蛋糕?外面呢?怎樣算?(指名列式)(演示湊十過程)
五、全課小結(jié),完善新知
師:這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
解答這些題比較簡便的方法該怎樣想?(學生能說多少說多少)
師:對于這些題目,先想到9+1=10,再把第二個加數(shù)分成1和幾,9加1湊成10,10再加剩下的數(shù),這種方法叫“湊十法”!皽愂ā笔种匾,在以后的學習中還要經(jīng)常用到。
板書設計
【設計說明】
“9加幾的進位加法”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第96~98頁的資料,它是學生掌握了11~20各數(shù)的認識及10加幾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也是進一步學習其他20以內(nèi)進位加法的基礎,根據(jù)教學大綱要求,我確立了如前所述的教學目標。
由于一年級兒童認知結(jié)構(gòu)里具體思維是主要特點,他們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湊十法”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印象才深刻,才能運用自如,遷移到8加幾、7加幾、6加幾等20以內(nèi)的進位加法。所以,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滲透轉(zhuǎn)化思想,應用“湊十法”,正確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教學關鍵在于啟發(fā)學生將9加幾轉(zhuǎn)化為10加幾,“湊十法”的思考過程(即為什么用“湊十法”和如何用“湊十法”)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
用什么教學方法才能突破教學難點,把握教學重點,又能讓學生多方面得到發(fā)展呢?
在實施素質(zhì)教育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創(chuàng)新性尤其重要,一年級學生思維缺乏獨立性,容易被教師牽著鼻子走,所以我很注意讓一切教學活動都有利于學生盡快地構(gòu)成探索性學習模式,課堂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的.陳述,都就應理解課堂中其他人的提問、反詰和推敲,讓我們的學生具有較強的自學潛力和創(chuàng)新潛力。
運用主題圖培養(yǎng)學生提出并解決實際問題的潛力是教學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年級上學期讓學生提問題有必須的難度,因此教師需進行引導,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學生在開放性的討論中架起已知和未知的橋梁,去獲取新的知識和潛力,讓學生在自提問題,解決問題和探索方法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不同于常規(guī)的思維方法和途徑,發(fā)現(xiàn)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真正把學生的主體性放在突出的地位。
基于以上所述,我著眼于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放手讓學生探索學習,將教學過程進行了如下的設計。
首先,在帶著學生走向新知之前,再現(xiàn)與新知有關的原認知,復習數(shù)的分解和10加幾的知識,為將9加幾轉(zhuǎn)化為10加幾作鋪墊。
其次,仔細觀察,用心探索。
教學中改變教師講,學生聽,教師舉例,學生模仿的消極被動狀況。以學生群眾的自主觀察討論為主旋律,由學生在主題圖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獨立思考與群眾討論,有針對性地組織學生報告自己或小組研究的結(jié)果,表達自己的見解,促進數(shù)學交流。
大屏幕顯示主題圖,讓學生觀察,說說自己觀察到運動場上有哪些比賽小組,他們各有幾位運動員。小組討論能夠提幾個用加法計算的問題,緊之后小組討論,匯報本小組解決問題的方法,自己列出9加幾的算式,再在一齊探索9加幾的計算方法,運用動畫操作,啟發(fā)學生找到最簡便的方法──“湊十法”計算。這樣就抓住教學重點,學生自己找要解決的問題并探索解決途徑,教師只起引導作用。
兒童的思維離不開動作,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智力的起點,在引導學生歸結(jié)算理時,我先讓學生擺小棒和圓片,再填寫思維圖。然后學生小結(jié)算法,齊讀算式,發(fā)現(xiàn)共同點,教學順口溜:看大數(shù),分小數(shù),湊成十,算得數(shù)。
再次,鞏固新知,尋找規(guī)律。
一年級學生注意不持久,在突破重難點之后,用一個摘蘋果游戲,調(diào)節(jié)學生注意方式,鞏固9加幾的知識,按規(guī)律整理算式,排列算式,觀察得數(shù)特點,找尋又快又對的計算竅門。
最后,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觀察菠蘿、蘋果圖,培養(yǎng)學生看圖列加法算式的潛力;數(shù)雞蛋、蛋糕是運用“湊十法”于實際生活中,進一步體現(xiàn)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體驗數(shù)學知識的用途。
本節(jié)課的板書設計主要揭示出9加幾的算理,融入轉(zhuǎn)化的學習方法,既突出了重點、難點,又布局合理美觀。
總之,這節(jié)課透過觀察、討論和操作,用心探索,學習氣氛活躍,充分體現(xiàn)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調(diào)動了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
《9加幾》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境里自主探究“9加幾”的計算方法,并在不同算法的交流中,初步理解“湊十法”的計算思路,能正確進行口算。
2.在觀察操作中逐步培養(yǎng)探究、思考的意識和能力,發(fā)展創(chuàng)新意識;實現(xiàn)算法多樣化,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
3.能應用知識解決生活里相關的實際問題,體會數(shù)學的作用,確立初步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9加幾進位加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9加幾的口算。
教學難點:
理解并初步掌握“湊十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一、復習導入
1、 師:小朋友們,之前我們學習了10加幾,老師這里有幾道題目考考大家,你們準備好了嗎? (課件出示題目)
一題一題出示。
請學生逐一計算。
師:你們真棒,算得又快又對。同學們,我們知道10加幾就是?
生:10加幾就是十幾。
2、 師:那不是10加幾你會算嗎?有信心的小朋友坐端正認真看。
。ㄕn件出示題目)
9+1+2=( )
9+1+5=( )
9+1+3=( )
9+1+7=( )
。ㄖ该麑W生回答)
師;你能說說你是怎么算的嗎?
師:看來,不是10加幾,我們也可以把它變成10加幾。
那今天我們就一起進入今天的'學習。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ㄒ唬⿲W習例題,探索算法
1、整理條件
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這幅圖(出示例題圖),你從圖中知道了什么?
生:有9個紅蘋果,有4個青蘋果。(板書條件)
師:你看的可真仔細。
2、提出問題
師:誰能來提一個數(shù)學小問題?
生:一共有多少個蘋果?(板書問題)
師:你可真會思考。我們一起來把條件和問題響亮地讀一讀,預備起!
學生集體讀。
師:同學們真有精神。
3、列出算式
師:你會列一個算式來解決這個問題嗎?
請一位學生列式。(板書:9+4=)
追問:為什么用加法來計算?
4、計算得數(shù)
師:9+4等于多少呢?和你的同桌談論一下,有困難的小朋友也可以用小棒擺一擺,我看看哪一隊同桌最有智慧,開始。
學生展開討論。
師:好,時間到。請小朋友們坐端正。誰已經(jīng)想到辦法了?
學生可能回答:
、1、2、3、4……12、13,一共有13個。
、诤凶永镉9個,然后接著數(shù)10、11、12、13,一共13個。
、郯岩粋青蘋果放到盒子里面。
剛剛我看到有一個小朋友用小棒擺了一擺。
貼小棒,圈出10根。
剛剛有一個小朋友說,把1個青蘋果放到盒子里,F(xiàn)在盒子里有幾個?盒子外有幾個?你知道一共有幾個蘋果了嗎?
5、書寫計算過程:
師:我們一起在算式上看一看:
師:先把4分成了?先算?再算?
生:把4分成1和3,先算9+1=10,再算10+3=13.師:你們聽明白了嗎?聽明白的同學坐好。
師:誰能像他這樣再說一說?
請一位同學起來說一說。
全班說。
追問:為什么把4分成1和3.
。ǘ﹪L試計算,優(yōu)化算法
。1)(出示花朵圖)
師:聽說你們學會了湊十法,小猴可高興啦,為大家準備了許多美麗的鮮花。
左邊有幾朵花?(9朵)右邊有幾朵花?(7朵)老師想讓你們求一共有多少朵花?應該怎樣列算式?(指名說,根據(jù)回答板書:9+7=)
。2)師:9+7等于多少呢?你會用圈一圈的方法,先圈出10朵,再計算嗎?在學習單上圈一圈,再填一填。(教師巡視,及時加以指導)
(3)投影學習單,請一位學生說一說怎么算的。
生:先把7分成了1和6,9+1=10,10+6=16。
師:你真勇敢,我們?yōu)樗墓恼。和他算的一樣的小朋友舉手。。
師:你們也能像他這樣說一說嗎?先把7分成了預備起!
師:為什么把7分成1和6?
生:因為 9和1合起來是10。
小結(jié):
師:其實呀,這個方法還有一個名字呢!它的名字叫---湊十法。
。ò鍟鴾愂ǎ┦裁匆馑寄?
生:把9湊成10,就是把9變成10。
師:同學們,你學會湊十法了嗎?
你們能用湊十法來計算下面的題目?
2、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1)談話:小猴像大家一樣不但愛學習,還愛勞動,看,小猴在干什么?(課件演示:搬磚)
。2)請小朋友仔細觀察圖,來說一說圖意。
。3)指名學生說:小猴子搬磚,原來左邊有9塊磚,右邊有6塊磚,一共有幾塊磚?學生列式。
(4)師:聰明的小猴還說了一句話:“再放一塊,就是10塊!蹦阒佬『锸窃趺聪氲膯幔
生:因為小猴搬了一塊到左邊,9和1湊成10。
師:嗯,看來同學們和小猴一樣聰明,那么9+6等于幾,你會算了嗎?請小朋友們在導學單上填一填。
請一位同學來說一說怎么算的:把6分成1和5,9+1=10,10+5=15。
師:你們同意嗎?我們一起為他送上掌聲。誰也能像他這樣,響亮地來說一說怎么算的?
全班說。
。5)師:再看,老師為大家?guī)砹艘恍┭浪,同桌互相說一說三句話?
師:你會用湊十法來算一算嗎?
學生自主嘗試。
請學生交流。全班說。
三、鞏固深化,應用拓展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1)師:這幾道題目呀,都是把過程寫出來,讓同學們計算的。如果不寫過程,你還會算嗎?
(2)師:我們先一起讀一下題目要求,先圈出10根,在計算。
先要干嘛?(圈出10根)
然后再計算。
(3)完成填空,請學生交流答案。
。4)師:同學們真棒,不寫過程,都能計算。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師:我們來看第三題,這里有兩組題目,先看左邊,邊算邊想,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秘密?
指名交流答案。
指名學生說:
、俚脭(shù)一樣
、谏厦婺穷}是下面那題的計算過程,做9加幾時想上面的連加算式。
請你想著這個規(guī)律完成右邊的題目。
計算9+7,試著寫一寫連加算式。
小結(jié):在計算9加幾時,我們可以想這樣的連加算式。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小螞蟻在推木塊,用9分別加下面的數(shù),請你說算式,算得數(shù)。
指名回答。
4、9加幾和得數(shù)的聯(lián)系
(1)得數(shù)都是十幾。
(2)得數(shù)個位上的數(shù)總比第二個加數(shù)少1。(數(shù)字變色)
少的那個1去哪兒了?(生:給9湊成10了)
四、全課總結(jié)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9加幾)
在計算9加幾時,可以用什么方法來算?(湊十法)
《9加幾》教學設計7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使學生初步理解“湊十法”和“9加幾”進位加法的思維過程并能正確計算。
2、能力目標
初步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3、情感目標:
通過合作交流和動手操作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合作學習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滲透轉(zhuǎn)化思想,應用“湊十法”正確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
教學難點: “湊十法”的思考過程。
三、教學準備:PPT課件、題卡、自制學具卡片
四、教學過程
。ㄒ唬┘ぐl(fā)興趣,復習導入
同學們,又到了我們快樂的數(shù)學課堂啦,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1—20的數(shù)字寶寶,還知道可以用數(shù)字寶寶解決一些問題,現(xiàn)在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做幾道算術題,看看同學們能不能算得又快又正確!!
1、(出示課件)做填空題和計算題,采取開火車的形式。
小結(jié):十加幾就等于十幾
。ǘ﹦(chuàng)設情境,探究新知
1、提出問題
同學們真了不起,計算題做的又快又準確,小猴聰聰獎勵大家,拿來一些桃子,我們看一看,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數(shù)學問題?
。ǔ鍪菊n件)
提問:一共有多少個桃子呢?用什么方法可以算出?怎樣列算式呢?誰能說一說?
引導學生看圖列算式,板書9 + 4
2、探究算法
9+4等于幾呢?請同學們用小卡片擺一擺,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計算的。教師巡回指導。
3請學生展示不同的方法,可能出現(xiàn)的有:
a.我們是接著數(shù)的,10、11、12、13。(接數(shù)法)
b.我們是一個一個數(shù)的,1、2、3、412、13.(點數(shù)法)
c.我是先從右邊拿一個放到左邊,左邊是10,右邊是3,加起來是13。(湊十法)
教師追問:為什么要把這個拿到左邊去呢?做什么用呢?
引導學生回答:這樣左邊正好有10個了,10+3好算。
3、歸納算法
這是一個好方法,我們知道了10加幾就等于十幾,所以啊我們可以想:9加幾等于10?(1)。
板演:把4分成1和3,9加1等于10,10再加3等于13。這個方法真好。
。ㄈ┲v練結(jié)合掌握“湊十法”
看到同學們知道了9+4等于13,聰聰可高興了,他還要請我們幫忙,大家愿意幫助他嗎?
1、(出示課件)小猴聰聰?shù)牟藞@里收獲了兩種不同的蘿卜,怎么算出一共有多少個蘿卜?怎樣列算式?
板書:9+6
引導學生說算法:先想9加(1)等于10,把6分成(1)和(5),9加1等于10,10再加6等于(15)。
小結(jié):像9+4、9+6這樣“9加幾”的題目,(板書課題)要先把9想辦法湊成十,再算十加幾,這樣的`計算方法叫“湊十法”。
。ㄋ模╈柟叹毩
讓我們運用湊十法來解決兩個小問題吧!
1、想一想,算一算。請學生說算法
2、發(fā)題卡,學生獨立計算,訂正答案。
3、游戲《找朋友》
。ㄎ澹┬〗Y(jié)
1、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教師總結(jié):以后我們在做9加幾的題目時,可以運用這樣的方法:見9想1湊成10,這樣的方法叫做“湊十法”。
2、情感滲透:我們在小組活動中和小伙伴們合作,探究了解決問題的新辦法,同學們真了不起!在下一次的課堂上,還有更快樂和奇妙的數(shù)學游戲等著我們?nèi)ヌ剿,同學們可要加油干喲!
五、作業(yè)
課本89頁第1題,第3題
六、板書設計
《9加幾》教學設計8
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對于低年級的計算教學要求是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身邊具體、有趣的事物,通過觀察、操作、解決問題等豐富活動,感受數(shù)的意義,體會用數(shù)來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數(shù)感,提倡算法的多樣化,數(shù)學教案-[9加幾]教學設計。20以內(nèi)的進位加法是20以內(nèi)退位減法和多位數(shù)計算的基礎。9加幾這一教學內(nèi)容是20以內(nèi)進位加的第一課時,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因此根據(jù)《標準》的基本理念及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力爭體現(xiàn)以下幾點:
1、創(chuàng)設富有兒童情趣的活動情境,以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動機。
2、計算教學體現(xiàn)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采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3、充分利用教材資源,注重親歷性,初步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習目標:
1、讓學生從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進而解決問題,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9加幾的計算方法。
2、讓學生在發(fā)現(xiàn)多種計算方法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3、讓學生在互相交流解題思路的過程中,理解算理,初步學習轉(zhuǎn)化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同時培養(yǎng)學生認真傾聽、評價他人意見的習慣。
學習重難點:
理解算理、正確計算。
學習準備:
每位學生準備20根小棒;教學課件
學習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激趣引入
1、調(diào)動積極情感、激發(fā)學習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參加過運動會嗎?都參加過哪些項目的比賽?獲得過哪些好成績呀?
2、引導觀察課本插圖
師:勝利小學的小朋友也在開運動會,讓我們一起過去瞧瞧。ㄕn件展示課本第96~97頁的運動會場景圖)
師:從畫面上你看到了哪些運動項目?
二、合作學習 探究新知
1、從情境中發(fā)現(xiàn)問題
師:運動會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著。學校里為了讓小朋友們增加能量,補充體力,讓后勤部給全校小朋友每人分發(fā)一瓶飲料,小學數(shù)學教案《數(shù)學教案-[9加幾]教學設計》。分了以后發(fā)現(xiàn)還多了一些。(引導學生觀察圖中左下角的飲料)小朋友你知道共多出了幾瓶?能用算式來表示嗎?(得出算式9+4=13)
2、探究進位加的算法
(1)分組操作明理
a:提出操作要求
師:9加4等于13,你們是怎么想的?請小朋友先自己用小棒擺一擺、說一說思考過程,然后小組里面交流一下。
b小組學習研究(教師巡視)
(2)組織全班交流
如:a 9 + 4 = 13 b 9 + 4 = 13
1 3 3 6
10 10
c 9+4=10+4-1=13
、、、、、、
3、把上述方法適當歸類、從中滲透數(shù)學思想。
如方法a是拆小數(shù)分大數(shù),而方法b是分大數(shù)拆小數(shù)它們都可滲透“湊十”的思想。
又如方法c則可滲透多加了要減的數(shù)學方法。
而方法a、b、c他們又都是把新學的知識轉(zhuǎn)化成舊知來計算的`,可以滲透轉(zhuǎn)換的數(shù)學思想
4、尋找適合自己的算法
師:比較這些方法,你最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5、試一試
師:那么9+3、9+7等于多少呢?同學們可以借助小棒用自己的好辦法去算一算。
學生通過操作活動,獨立完成練習。
7、小結(jié)、揭題
師:小朋友你發(fā)現(xiàn)了嗎,今天的這些加法算式跟我們以前學的有什么不同嗎?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進行概括:這些都是9加幾的加法,并且得數(shù)都超過了10,我們把它們叫做9加幾的進位加法(板書課題:9加幾)
三、鞏固應用 發(fā)展思維
。、挖掘課本資源提出新問題
。1)引導再次觀察畫面
師:剛才我們發(fā)現(xiàn)運動場上有跳繩、跳遠等很多比賽項目,那么參加這些項目的各有多少人呢?
。2) 小組合作提出要解決的問題
師:在這些信息中,你能提出哪些9加幾的計算問題?小組討論一下!
。3) 師整理并展示學生提出的問題。
如:“踢毽的和賽跑的一共有多少人?”“踢毽的和跳繩的一共有多少人?等。
。4) 解決問題。
師逐題提問:算式是什么?計算時你是怎樣想的?
2、完成書中練習(做一做第二題)
師: 激烈的比賽已進行很長一段時間,這時后勤部又及時地送來了點心,每人分發(fā)了一只雞蛋還有一塊小蛋糕。結(jié)果又多出了一部分,請小朋友看圖列出相應的算式,并算出它們分別多了多少?
3、、探索規(guī)律、發(fā)展思維。
師:在剛才的學習中我們已認識了幾道9加幾的進位加法?除了這些還有嗎?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出示做一做的第三題。
9+5= 9+2= 9+9= 9+4=
。梗福 9+6= 9+7= 9+3=
(1)獨立填寫得數(shù)
(2)指幾名學生填寫結(jié)果,集體分析訂正。
(3)仔細觀察,讓學生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秘密。
學生可能會有多種發(fā)現(xiàn):如①都是9加幾。②9加上的數(shù)和得數(shù)都是按順序排列的。③得數(shù)都是十幾。④得數(shù)個位上的數(shù)總比加上的數(shù)少1。
這些發(fā)現(xiàn)都是對的,應給予肯定:接著第4種發(fā)現(xiàn)提問:你知道少的那個1到哪兒去了嗎?
四、課堂小結(jié)。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五:課堂作業(yè)。
適當選用課堂作業(yè)本及書中練習的部分內(nèi)容。
《9加幾》教學設計9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運用“9加幾”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解決問題,并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進一步熟練進位加法的算法;鞏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會選擇有用信息來分析數(shù)量關系,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積累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經(jīng)驗。
。ǘ┻^程與方法
在不同形式的練習內(nèi)容中運用“9加幾”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和技巧,并在原有基礎上靈活運用計算解題問題,提升思維水平。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體會計算學習的價值和用途,體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
學生在掌握了用“湊十法”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的方法后,通過本課的學習,進一步運用所掌握的計算技能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信息的整理,數(shù)據(jù)的分析,初步的推理,充分感受計算學習的價值和用途。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運用“9加幾”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熟練運算技能。
教學難點:在解決問題中,能夠巧妙地利用推理等方法靈活解題。
三、教學準備
課件等。
四、教學過程
。ㄒ唬┛谒憔毩,復習舊知
課件出示一組口算題目,學生進行搶答,個別題目請學生敘述算法。
【設計意圖】設計口算的練習題目,幫助學生復習已經(jīng)學習過的計算內(nèi)容,激活學生已有的認知經(jīng)驗,為后面的學習進行鋪墊。
。ǘ﹦(chuàng)設情境,解決問題1.動態(tài)情境,激發(fā)已有經(jīng)驗。
(1)課件以動態(tài)的形式呈現(xiàn)問題情境。兔姐姐已經(jīng)拔了9根蘿卜,兔弟弟又送來了2根蘿卜,問一共有多少根蘿卜?
。2)請學生根據(jù)教師敘述,重復問題情境,并找到情境中已知的兩個條件(已經(jīng)拔了9根蘿卜和又送來了2根蘿卜)以及要解決的一個問題(一共有多少根蘿卜)。
。3)引導學生分析兩個已知條件和問題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通過交流得出已經(jīng)拔了的9根蘿卜是一個部分,又送來的2根蘿卜是另一個部分,求它們的整體,需要把兩個部分合起來。
(4)請學生解決問題,列出算式:9+2=11(根)。
2.靜態(tài)情境,觀察整理信息。
。1)課件出示情境圖。
(2)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找到從圖中知道了些什么?
。3)學生共同交流,找到兩個條件(小熊已經(jīng)摘了9個桔子,還要再摘6個)以及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小熊一共摘了幾個桔子)。
(4)引導學生分析兩個已知條件和問題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通過交流得出已經(jīng)摘的9個桔子是一個部分,還要摘的6個桔子是另一個部分,要求的是它們的整體,用加法來解決。
。5)請學生解決問題,列出算式:9+6=15(個)。
《9加幾》教學設計10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shù)學第一冊第79——80頁例1——例4。
教學目標:
1、學會自主探究湊十的方法,知道9加幾可以用湊十法計算,懂得用湊十法把9轉(zhuǎn)換成10加幾計算,會看算式口算9加幾。
2、滲透轉(zhuǎn)化、集合和函數(shù)等數(shù)學思想方法,培育創(chuàng)新意識和初步的抽象概括力量。
3、養(yǎng)成仔細觀看、思索、精確表達的良好學習習慣。
【設計意圖:教學目標的制定表達了素養(yǎng)教育對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要求。沒有用使學生……這樣的字眼,表達了對學生主體地位的成認,說明白教師對教法與學法結(jié)合的重視,映射出教師對教學觀念的根本轉(zhuǎn)變!
教學重點:
用湊十法正確地口算9加幾的題目
教學難點:
依據(jù)湊十法的需要,合理地將其次個加數(shù)分成兩個數(shù)。
教學工具:
9根綠小棒、3根紅小棒、9個黃圓片、7個紅圓片等。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小朋友們,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探究、查找一種方法,計算一些題目好不好?
二、根本訓練
1、借助組成,預作潛伏。
。1)電腦出示的勻稱擺放的小棒:左邊10根,右邊5根。請生說是多少根小棒?
。2)電腦出示14根勻稱擺放的小棒圖,引導學生操作,爭論,想方法很快看出是多少根小棒?(引導學生匯報,電腦演示:分成兩局部,左邊10根,右邊4根。)
2、類比聯(lián)想,誘導湊十。
。1)促使學生看9想1湊十。電腦出示勻稱擺放的小棒:左邊9根,右邊5根。讓生操作、爭論,類比、聯(lián)想上法,得出:從右邊5根小棒里移1根到左邊來分成十和幾就能很快看出是多根了。(電腦演示)
。2)驅(qū)使學生看8想2,看7想3等湊十。電腦出示勻稱擺放的小棒:①左邊8根,右邊5根;
、谧筮7根,右邊5根。要求與方法同上。
。3)觀看思索,比擬歸納:不管左邊是9根、8根、7根小棒,我們總是從右邊移動一些小棒把左邊的湊成10根,分成十和幾。當左邊是9根時,只要從右邊移動l根……,也就是只要想9()=10,8()=10……
3、過渡:通過剛剛的學習,我們把握了湊十的方法,它對我們今日的學習作用可大呢!
【設計意圖::突出了湊十法的教學,幫忙學生形成轉(zhuǎn)化思想。沒有就課論課作簡潔化處理,而是站在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高度,對教材作制造性加工,在學生原有學問閱歷的根底上,通過操作、爭論,類比聯(lián)想,觀看比擬,歸納總結(jié)有效綻開智力活動促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參加到方法的探尋過程中去,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保證了在進位加法中的有效遷移。】
三、探求新知
1、教學例1:92=口
電腦出例如題圖(可隨師生語言進展動態(tài)性展現(xiàn))
。1)引導觀看:盒子里面有幾個皮球,盒子外面的皮球是怎樣分開的?
。2)學生操作、溝通得出:9個和1個湊成10個,把2個分成1個和1個,9個加1個得10個,10個加上1個得11個。
。3)指導學生完成算式(板書),初步形成湊十的思路,即9加1得10,10加1得11。
(4)學生完整地說92是怎樣算的?用什么方法算?
2、教學例2(板書)擺擺算算,93=口,97=口
。1)指導學生分別擺出小棒圖和圓片圖,同桌爭論,進一步探究湊十的方法,加深理解,學生展現(xiàn)湊十的過程(在投影儀上邊操作邊口述)。
。2)學生完成書上的算式,形成湊十思路,即9加1得l0,10加2得12;
9加1得10,10加6得16。
。3)提問式小結(jié):在計算93和97時,我們也是采納的什么方法?是怎樣想的?
3、教學例3(板書)邊擺邊算,94=口,98=口
。1)學生獨立操作形成湊十思路,正確填寫得數(shù),同桌互說湊十的思索過程;
展現(xiàn)思索過程,完整表達湊十思路。
。2)提問式小結(jié):計算這兩題,你仍舊是用的什么方法?為什么把后邊一個加數(shù)分成1和幾呢?應當怎樣想?
4、教學例4(板書)想一想:95=口,96=口,99=口
引導學生把操作過程內(nèi)化為湊十法,正確地、嫻熟地口述湊十過程。
5、齊讀以上算式,發(fā)覺共同點,提醒課題,讓生歸納算法及留意點。(看大數(shù)、分小數(shù)、湊成十、加剩數(shù)?)
【設計意圖:遵循了由詳細到抽象的認知規(guī)律,通過操作、演示,幫忙學生形成湊十法的.表象;通過口述湊十的過程,在數(shù)學語言的不斷交鋒、碰撞與合作中,形成操作過程的表象,把操作的程序轉(zhuǎn)化成學生頭腦中的思維程序;通過想湊十過程,在頭腦中形成原來的操作情景,利用表象使形象的學問內(nèi)化為兒童頭腦中的智力活動。學習重點不斷得到強化,難點逐步得到突破,教學目標隨著教學的進程按時精確到位!
四、輕松一刻
。娔X消失動畫和音樂)
邊舞邊說兒歌:你的眼睛里有個9,我的眼睛里有個1,9和1好朋友,湊成十不分手,不分手。
【設計意圖:利用一年級學生喜聞樂見的兒歌形式,將學生熟識的歌曲進展政編,融學習于消遣之中,取得了寓教于樂的雙重效果。妥貼自然,無雕鑿痕跡!
五、穩(wěn)固練習
1、出示卡片,看題口算:
913=口915=口94=口96=口
(1)口算得數(shù);
(2)找出每組算式間的聯(lián)系;
。3)引導學生簡縮思維過程,直接想91口。
2、獨立完成練習十八第1題。小結(jié)9加幾的計算方法和計算時應當留意的幾個問題。
3、看哪一組算得又對又快。
說明:大家喜愛看大風車節(jié)目嗎?我們A大組扮演金龜子(貼頭像),B大組扮演風車娃(貼頭像),看哪組算式算得又對又快,優(yōu)勝隊嘉獎一個大氣球,好不好,有沒有信念拿第一?
91=92=93=94=95
96=97=98=99=、
匯報結(jié)果、評獎并讓學生理解算式與結(jié)果之間關系,幫忙學生初步領悟算式與結(jié)果之間的特別關系,并通過這9道算式滲透函數(shù)思想,引導得出簡便的方法。
4、拓展延長,深化理解。
引導學生制造性地應用湊十法計算86、76等;表揚鼓舞小朋友真了不起,把湊十的方法用活了,教師也要向小朋友學習!
【設計意圖:練習緊扣目標,形式多樣,活潑好玩。留意集中學生思維,鼓舞學生創(chuàng)新,讓學生在更高層次上對湊十法進展熟悉,為后繼學習作好方法上的預備,給人意猶未盡之感!
六、學生談學習體會,完畢全課
【全課總評:留意在激趣的根底上,設計學問發(fā)生、進展的全過程,適時、適度滲透數(shù)學思想方法,激活學生思維,促使學生主動參加,保證課堂教學布滿活力,讓學生在活動中素養(yǎng)得到提高,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得到加強!
《9加幾》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了解什么是應用題的已知條件和問題,初步理解一步應用題的結(jié)構(gòu)。
2。會聯(lián)系加減法的含義解答有圖有文字的一步計算應用題。
3。培養(yǎng)初步的分析、判斷和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有圖有文字應用題的解答。
教學難點
解答有圖有文字的減法應用題。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教科書第88頁例5的兩幅圖的圖畫,獨立作業(yè)的投影片。
學生準備教科書第88頁數(shù)學游戲的口算卡片和得數(shù)卡片。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6+2=9+4=9+9=
9+3=3+5=4+6=
9+7=9+6=9+5=
2+7=9+2=9+8=
統(tǒng)計2分鐘以內(nèi)做完的人數(shù)及正確率。指名說一說計算9+3和9+7應該怎樣想。
二、探究新知。
1、導入。
。1)教師出示例5的左圖(小鳥圖),3只小鳥落在樹枝上,再出示一幅圖,上面畫有6只小鳥。
師:圖中先告訴我們什么?又告訴我們什么?
引導學生回答:圖中先告訴我們樹上有3只鳥,又告訴我們又飛來6只。
師:求一共是多少只該怎樣算呢?
引導學生回答:求一共是多少只,就是把樹上的3只鳥和又飛來的6只合起來,把3和6合起來是9,列式為:3+6=9。
教師取下后貼上的第二幅圖,在第一幅圖的下面貼上用文字寫出的條件和問題,成為例5左邊的題。
(2)揭示課題。
像這樣有圖有文字的應用題應當怎樣解答呢?今天我們就學習有圖有文字的.應用題。板書課題:應用題。
2、教學例5左邊的加法應用題。
。1)學生討論:題里告訴了什么?還告訴了什么?讓我們求什么?
引導學生明確,題里告訴了樹上有3只小鳥,還告訴了又飛來6只,讓我們求一共是多少只?
教師說明,已經(jīng)告訴我們的樹上有3只小鳥和又飛來6只都叫已知條件,讓我們求的一共是幾只叫做問題。在這道題中,第一個已知條件是用圖畫表示的,第二個已知條件是用文字表示的,問題也是用文字表示的。我們學過的應用題一般都有2個已知條件和1個問題。讓學生自己小聲說一說題中的兩個已知條件和1個問題,指名讓學生到前邊指一指。
。2)求一共是多少只怎樣計算呢?
引導學生說出,求一共是多少只,就是把樹上的3只小鳥和又飛來的6只合起來,把3和6合起來是9,列式為3+6=9
。3)讓學生把教科書第88頁例5左題的算式補充完整。
。4)反饋練習。
完成“做一做”左邊的加法題(小兔圖)。
先讓學生說一說題中的條件和問題分別是什么,怎樣計算,然后讓學生填書上的空。
3、教學例5右邊的減法應用題。
。1)出示例5右邊的圖(梨圖),盤子里有10個梨,再用紙蓋住其中的4個,并在原來位置用虛線畫出4個形狀。看圖,你知道了什么?怎樣計算?
引導學生說出,盤子里有10個梨,吃了4個,求還剩幾個?也就是從10個梨中去掉4個,從10中去掉4剩下6,列式為10-4=6
。2)拿走蓋著4個梨的紙,出示例5右題的用文字敘述的第二個條件和問題,成為例5右邊的減法應用題。
讓學生自由讀一讀題,找出題中的兩個已知條件和1個問題。
引導學生說出:第一個已知條件是,盤子里有10個梨,是用圖畫表示的。第二個已知條件是,吃了4個梨,是用文字敘述的。問題是:還剩幾個?也是用文字敘述的。
師:求還剩幾個應該怎樣想,怎樣列式呢?
引導學生說出,求還剩幾個,就是從盤中的10個梨里面去掉吃了的4個,也就是從10里面去掉4還剩6,列式為10-4=6
(3)讓學生把教科書第88頁例5右邊的減法應用題的算式補充完整。
。4)反饋練習。
完成“做一做”右邊的題(汽車圖)。
先讓學生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說一說怎樣解答,再讓學生填書上的空。訂正時提問:為什么用減法算?
4、集體討論:我們今天學習的有圖有文字的應用題和以前學習的圖畫應用題比較,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引導學生匯報:
相同點,都有2個已知條件和1個問題,都是根據(jù)加減法的含義列式計算的。即把兩個數(shù)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算。從一個數(shù)里去掉另一個數(shù),求還剩多少,用減法算。
不同點,圖畫應用題的已知條件和問題都是用圖畫表示的,比較簡單。有圖有文字的應用題是畫表格,表格中有圖有文字來表示已知條件和問題,比圖畫應用題難一些。
5、看書,質(zhì)疑。
三、課堂小結(jié)。
今天我們學習的應用題,有一個已知條件是用圖畫表示的,另一個已知條件是用文字表示的,做題時,先看清已知條件和問題,再想用什么方法計算,然后再列式計算。
四、隨堂練習。
1、練習十九第1題(圖片:練習3)。
先讓學生自己把算式寫到練習本上,然后訂正。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已知條件是什么,問題是什么,是怎樣想的,怎樣算的。
2、比比看哪組先奪得紅旗(圖片:練習4)。
把全班同學分成男女兩組,分別做紅旗兩邊的兩組題,全組同學全部完成,速度快,正確率高的獲得紅旗。
3、游戲“你爭我搶”【詳見探究活動】。
布置作業(yè)
。ㄍ队捌鍪荆
讓學生寫到作業(yè)本上,獨立完成作業(yè)后,讓學有余力的學生做思考題。
板書設計
應用題
教案點評:
教學開始抓住圖畫應用題與表格應用題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利用學生已有經(jīng)驗,引導學生學習,激發(fā)學生興趣,有利于新知的學習。整個教學過程注意引導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通過師生合作學習,使學生學會學習,通過體驗形成能力,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發(fā)展。
《9加幾》教學設計12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教材P96、98頁內(nèi)容。
教學目標 :
1.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使學生在已有的經(jīng)驗的基礎上自己得出計算9加幾的各種方法;通過比較,使學生體驗比較簡便的計算方法;使學生初步理解“湊十法”,初步掌握9加幾的進位加法的思維過程,并能正確計算9加幾的口算。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和用數(shù)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湊十法”的思維過程。
教具準備:
教學課件、小棒20根。
教學過程 :
一、激發(fā)興趣,復習鋪墊
1、談話引入:同學們,我們學校正在開運動會,你們想去參加嗎?要想?yún)⒓,就得先過兩關,下面就讓我們闖關吧。(采用闖關的形式復習1和幾組成幾與10與幾等于十幾的習題)
2、師:我們順利地闖過了兩關,趕快到運動場去吧,那里的運動會已經(jīng)開始了。ǔ鍪拘@運動會的場景圖)
二、自主嘗試,探究算法
1、創(chuàng)設情報境,教學例1
。1)師:運動場上的比賽熱鬧極了,請仔細看一看,同學們都參加了哪些比賽項目?
生:有踢毽子的、跳繩的、跑步的、跳遠的。
。2)你最喜歡哪個比賽項目,數(shù)一數(shù)每個項目有多少人? 生:我最喜歡跳繩的,有3人參加?
(3)師:同學們觀察的可真仔細,這些運動員參加這些比賽很辛苦,于是學校服務隊的小朋友的小朋友給運動員準備了許多好喝的飲料(出示數(shù)飲料畫面),送走了了一些,請仔細看一看,還有多少盒沒送?
生:還有13盒沒送。
。4)師:你是怎么知道的?先說給同桌聽一聽。
生討論、匯報。
。ㄐ〗M內(nèi)同學交流,然后各級匯報。學生們有的用點數(shù)法,有的用接著數(shù)的方法,也有的用湊十法等多種計算方法)
。5)師總結(jié):同學們可真會動腦筋,想出了這么多的方法。這三種方法中你最喜歡哪一種?
2、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出:剛才有的同學用數(shù)的方法知道了還有多少盒飲料,也有的同學是通過計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們一起看一看這些同學是怎樣計算的?
提問:要算有多少盒怎樣列式?(板書:9+4)
師:今天我們來研究9加幾。(板書課題:9加幾)
師:9加幾怎樣計算呢?請同學們用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飲料,右邊擺4根代表盒子外邊的4盒飲料。
請一名學生操作,教師引導語 言: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幾盒式就湊成了10盒?這個1盒是從哪來的?外邊的4盒飲料拿走1盒后還剩多少盒?10盒和剩下的3盒合起來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如下:
師:誰能結(jié)合板書完整地說一說,剛才我們是怎樣計算9+4的?
3、利用課本右邊的資源提出用加法計算的數(shù)學問題。
如:運動會上有9個踢毽子的,還有6個跳遠的,要求踢毽子的和跳遠的一共有多少人,應該怎樣列式?
列式算式后,學生自己用小棒擺一擺。
學生匯報后,教師啟發(fā):你還可以提出什么問題?
學生每提1個問題,教師就讓學生說一說一共有多少人。對于9加幾的問題,還要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三、練習鞏固提高。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題)
學生獨立看圖說圖意,并動手圈一圈,再看圖寫出得數(shù)。
2、看圖列式。(“做一做”第2題)
學生獨立看圖填寫,訂正時可以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3、教師提問: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會計算9加幾的算式嗎?請說出幾個9加幾的算式并說說怎樣計算的。
四、課堂小結(jié):
今天我們學習的是什么?(9加幾)同學們想到了許多的方法。其中的'“湊十法”能讓我們計算得更快。
板書設計:
9加幾
9 + 5 = 14 9 + 7 = 16
1416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學會數(shù)學地思維,是當前小學數(shù)學教學實踐的一個重點。低年級的數(shù)學教學,要注重逐步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能主動深入地用數(shù)學眼光觀察生活,用數(shù)學的頭腦思考問題,通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從而實現(xiàn)數(shù)學課堂的生活化、社會化和實用化。這些,在以上教學片斷中得到了較好地體現(xiàn),學生學得積極主動,時時閃爍著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反思這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我認為數(shù)學的課堂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情感的體驗,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營造平等、開放、操作、交流的學習氛圍,讓數(shù)學教學成為數(shù)學思維活動的教學,才能更好地體現(xiàn)新課程的教育理念。
《9加幾》教學設計13
教學內(nèi)容: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shù)學第一冊第79--80頁例1--例4。
教學目標:
1.學會自主探索湊十的方法,知道9加幾可以用湊十法計算,懂得用湊十法把9轉(zhuǎn)換成10加幾計算,會看算式口算9加幾。
2.滲透轉(zhuǎn)化、集合和函數(shù)等數(shù)學思想方法,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養(yǎng)成認真觀察、思考、準確表達的良好學習習慣。
【設計意圖:教學目標的制定體現(xiàn)了素質(zhì)教育對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要求。沒有用"使學生……"這樣的字眼,體現(xiàn)了對學生主體地位的承認,說明了教師對教法與學法結(jié)合的重視,映射出教師對教學觀念的根本轉(zhuǎn)變!
教學重點:用湊十法正確地口算9加幾的題目
教學難點:根據(jù)湊十法的需要,合理地將第二個加數(shù)分成兩個數(shù)。
教學工具:9根綠小棒、3根紅小棒、9個黃圓片、7個紅圓片等。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小朋友們,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探索、尋找一種方法,計算一些題目好不好?
二、基本訓練
1.借助組成,預作埋伏。
。1)電腦出示的均勻擺放的小棒:左邊10根,右邊5根。請生說是多少根小棒?
。2)電腦出示14根均勻擺放的小棒圖,引導學生操作,討論,想辦法很快看出是多少根小棒?(引導學生匯報,電腦演示:分成兩部分,左邊10根,右邊4根。)
2.類比聯(lián)想,誘導湊十。
(1)促使學生看9想1湊十。電腦出示均勻擺放的小棒:左邊9根,右邊5根。讓生操作、討論,類比、聯(lián)想上法,得出:從右邊5根小棒里移1根到左邊來分成十和幾就能很快看出是多根了。(電腦演示)
(2)驅(qū)使學生看8想2,看7想3等湊十。電腦出示均勻擺放的小棒:①左邊8根,右邊5根;②左邊7根,右邊5根。要求與方法同上。
。3)觀察思考,比較歸納:不管左邊是9根、8根、7根小棒,我們總是從右邊移動一些小棒把左邊的湊成10根,分成十和幾。當左邊是9根時,只要從右邊移動l根……,也就是只要想9()=10,8()=l0……
3.過渡: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掌握了湊十的方法,它對我們今天的學習作用可大呢!
【設計意圖::突出了湊十法的教學,幫助學生形成轉(zhuǎn)化思想。沒有就課論課作簡單化處理,而是站在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高度,對教材作創(chuàng)造性加工,在學生原有知識經(jīng)驗的基礎上,通過操作、討論,類比聯(lián)想,觀察比較,歸納總結(jié)有效展開智力活動促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方法的探尋過程中去,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保證了在進位加法中的有效遷移。】
三、探求新知
1.教學例1:92=口
電腦出示例題圖(可隨師生語言進行動態(tài)性展示)
(1)引導觀察:盒子里面有幾個皮球,盒子外面的皮球是怎樣分開的?
。2)學生操作、交流得出:9個和1個湊成10個,把2個分成1個和1個,9個加1個得10個,10個加上1個得11個。
。3)指導學生完成算式(板書),初步形成湊十的思路,即9加1得10,10加1得11。
。4)學生完整地說92是怎樣算的?用什么方法算?
2.教學例2(板書)擺擺算算,93=口,97=口
(1)指導學生分別擺出小棒圖和圓片圖,同桌討論,進一步探索湊十的方法,加深理解,學生展示湊十的過程(在投影儀上邊操作邊口述)。
。2)學生完成書上的算式,形成湊十思路,即9加1得l0,10加2得12;9加1得10,10加6得16。
。3)提問式小結(jié):在計算93和97時,我們也是采用的什么方法?是怎樣想的?
3.教學例3(板書)邊擺邊算,94=口,98=口
(1)學生獨立操作形成湊十思路,正確填寫得數(shù),同桌互說湊十的思考過程;展示思考過程,完整表達湊十思路。
(2)提問式小結(jié):計算這兩題,你仍然是用的什么方法?為什么把后邊一個加數(shù)分成1和幾呢?應該怎樣想?
4.教學例4(板書)想一想:95=口,96=口,99=口
引導學生把操作過程內(nèi)化為湊十法,正確地、熟練地口述湊十過程。
5.齊讀以上算式,發(fā)現(xiàn)共同點,揭示課題,讓生歸納算法及注意點。(看大數(shù)、分小數(shù)、湊成十、加剩數(shù)?)
【設計意圖:遵循了由具體到抽象的認知規(guī)律,通過操作、演示,幫助學生形成湊十法的'表象;通過口述湊十的過程,在數(shù)學語言的不斷交鋒、碰撞與合作中,形成操作過程的表象,把操作的程序轉(zhuǎn)化成學生頭腦中的思維程序;通過想湊十過程,在頭腦中形成原來的操作情景,利用表象使形象的知識內(nèi)化為兒童頭腦中的智力活動。學習重點不斷得到強化,難點逐步得到突破,教學目標隨著教學的進程按時準確到位!
四、輕松一刻
(電腦出現(xiàn)動畫和音樂)
邊舞邊說兒歌:你的眼睛里有個9,我的眼睛里有個1,9和1好朋友,湊成十不分手,不分手。
【設計意圖:利用一年級學生喜聞樂見的兒歌形式,將學生熟悉的歌曲進行政編,融學習于娛樂之中,取得了寓教于樂的雙重效果。妥貼自然,無雕鑿痕跡!
五、鞏固練習
1.出示卡片,看題口算:
913=口915=口94=口96=口
(1)口算得數(shù);(2)找出每組算式間的聯(lián)系;(3)引導學生簡縮思維過程,直接想91口
2.獨立完成練習十八第1題。小結(jié)9加幾的計算方法和計算時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3.看哪一組算得又對又快。
說明:大家喜歡看大風車節(jié)目嗎?我們A大組扮演金龜子(貼頭像),B大組扮演風車娃(貼頭像),看哪組算式算得又對又快,優(yōu)勝隊獎勵一個大氣球,好不好,有沒有信心拿第一?
91=92=93=94=95
96=97=98=99=、
匯報結(jié)果、評獎并讓學生理解算式與結(jié)果之間關系,幫助學生初步領會算式與結(jié)果之間的特殊關系,并通過這9道算式滲透函數(shù)思想,引導得出簡便的方法。
4.拓展延伸,深化理解。
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應用湊十法計算86、76等;表揚鼓勵小朋友真了不起,把湊十的方法用活了,老師也要向小朋友學習!
【設計意圖:練習緊扣目標,形式多樣,活潑有趣。注意擴散學生思維,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讓學生在更高層次上對湊十法進行認識,為后繼學習作好方法上的準備,給人意猶未盡之感。】
六、學生談學習體會,結(jié)束全課
【全課總評:注意在激趣的基礎上,設計知識發(fā)生、發(fā)展的全過程,適時、適度滲透數(shù)學思想方法,激活學生思維,促使學生主動參與,保證課堂教學充滿活力,讓學生在活動中素質(zhì)得到提高,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得到加強!
《9加幾》教學設計14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78~79頁。
教學目的:
使學生從實際情境里理解計算20以內(nèi)進位加的方法,能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nèi)的.進位加法。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小棒、小黑板、數(shù)字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導入課題。(出示掛圖)
二、教授新知
1、引導學生觀察圖中的實際情況,提出要解決的問題,引導學生列出算式。
2、教學時,可用圖片代替桃來進行操作,讓學生根據(jù)實際情況自己想想怎樣算出一共是多少,說出是怎樣算的。
對“湊十法”可以適當引導、啟發(fā):怎樣能清楚地看出一共是十幾?讓學生先想到湊滿十。
對本題的教學,既要體現(xiàn)算法多樣化,又要適當突出和提倡使用“湊十法”。
三、實際操作
1、試一試的教學。
2、想想做做的教學。(1~5題)
四、知識總結(jié)
五、能力檢測
9+49+39+89+7
9+69+99+59+2
《9加幾》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會進行簡單的9加幾計算
過程與方法:結(jié)合問題情境,用自己的方法計算9加幾的計算。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愿意與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
教學重點:用不同的算法計算9加幾。
教學難點:與他人交流算法。
教具學具:CAI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入
導入:同學們,公園里正在舉行“數(shù)學游藝”活動,邀請同學們?nèi)⒓樱蠹蚁氩幌肴?(出示公園圖片)別急!公園管理員剛才告訴老師,只有完成智慧屋里的題才可以參加游藝活動。ǔ鍪局腔畚輬D片)(學生開火車口算)
同學們真聰明,這么快就完成了智慧屋里的題,大家可以參加游藝活動啦,高興嗎?
二、探究新知
1、首先迎接我們的是一群活潑可愛的小動物,看他們是誰?(課件出示書中情景圖)仔細觀察,你發(fā)信了那些數(shù)學信息?(學生交流發(fā)現(xiàn)的`數(shù)學信息)你能根據(jù)這些信息提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嗎?
。ㄉ涣魈釂,針對學生提問教師板書。)
師:“一共有幾只鵝?”怎樣用算是表示呢?
(生可能說:9+3=并追問9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
師:9+3到底得多少呢?請同學們拿出卡片擺一擺、數(shù)一數(shù)或算一算,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ㄉ灾魈骄9+3的計算方法)
師:誰愿意把自己的方法介紹給大家?
學生能說:
生:我是一個一個數(shù)出來的。
生:我是把9記在心里再接著數(shù)3個就是12個。
生:我是從3只里拿出1只和9湊成10,10再加剩下的2只就是12只。
(教師適時鼓勵表揚)
師:大家開動腦筋用數(shù)數(shù)、接著數(shù)、湊十的方法,計算出了9+3=12,真了不起。這幾種方法你最喜歡哪一種呢?
(學生自由發(fā)言)
師:看來同學們都有自己喜歡的方法,下面把你喜歡的方法說給你的同桌聽。(學生同桌活動)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通過自己動腦動手算出草地上共有多少只鵝?炷沁叺目ń憬愫腿~子妹妹請你們幫忙兩道題,你們愿意嗎?瞧他們來啦。ㄕn件出示)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一下,有困難的同學可以找好朋友幫忙,算完后把你的算法說給你的同桌聽。
。▽W生自主探究)
師:你是怎樣算的?這道題中9表示什么,2呢?還可以用那個算是表示?
。ㄉf算法師板書算式)
三、課間活動
師:同學們都是助人為了的好孩子 ,葵花姐姐和葉子妹妹一定會對你們的幫助表示感謝。你們高興嗎?接下來我們輕松一下一七說歌《數(shù)字謠》吧!
(師生一起說《數(shù)字謠》)
我們要向童謠里說得那樣去做,一定會成為最聰明最有智慧的人。
四、鞏固提高
師:同學們,聽說我們班同學這么聰明,不遠處的花叢中小蝴蝶已排好隊要靠靠大家呢,你們看。ǔ鍪拘『麍D)你們能接受挑戰(zhàn)嗎?(能。┱l先來?
師:為什么要3+9,9表示什么?你是怎樣算的?還可以用那個算是表示?(生說算法師板書算式)
師:小蜜蜂也不服氣了,看它們也排著隊伍趕來了,誰來接受挑戰(zhàn)?
。ǚ椒ㄍ麍D)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這狹小蝴蝶和小蜜蜂不敢不服起了!你們看它們還表揚大家呢!
師:通過我們共同努力,我們探究到這么多算式,請大家仔細觀察這些算是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W生自由發(fā)言,交流算式的相同點,引出課題,教師并板書)
對!今天通過數(shù)學游藝活動學習了9加幾的算式,下面我們展示自己的機會到了,誰來當小考官,也出幾道9加幾的算式。
。▽W生出算式并自己解決)
師:游樂園里不僅快樂多多,而且智慧多多,瞧,小河邊上多熱鬧呀,告訴大家你發(fā)現(xiàn)了那些數(shù)學信息?你會提出數(shù)學問題嗎?
。▽W生交流發(fā)言)
師:接下來,我們在小河邊做個找朋友的游戲好嗎?
(教師出示口算卡片找朋友,學生出示相應數(shù)字卡片)
五、 暢談收獲:
數(shù)學游藝活動到這里已經(jīng)結(jié)束了,同學們在這次活動中都開動了腦筋,并獲得了許多知識,老師真為你們高興,誰愿意把你這捷克的收獲和大家一起分享?(學生自由發(fā)言)課下把你的收獲說給你的好朋友聽,說給你的同桌聽、說給爸爸媽媽聽。望同學們在以后的日子里乘智慧之舟在知識的海洋里乘風破浪,勇往直前!
【《9加幾》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9加幾教學設計01-11
9加幾的教學設計05-05
9加幾教學設計15篇02-24
9加幾教學設計優(yōu)選【3篇】10-10
一年級9加幾教學設計12-02
小學數(shù)學課程《9加幾》教學設計(精選13篇)11-25
一年級9加幾教學設計14篇12-02